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们俩也别再互相吹捧了!”
燕王薄唇一抿,牵出一抹淡笑来,又转头看向裴衍,慎重道:“叶将军那里是否已经说定,咱们拿着他的信物到丰台大营去,可真会得到那边的支持?”
西山大营的将领虽是勋贵,但并无实权,对外也就是耍耍花枪,但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无疑是掌握了士家勋贵们的大部分力量,在舆论上便占有先机。
至于丰台大营,那才是卫戍上京城的精锐部队,只是现在形势不明,他们没有站队,就连岭南王派人游说也没能将其纳入麾下,若是掌握了丰台大营,那么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这一点裴衍也是没有把握的,但听到燕王这样问,他略一思忖,才慎重地回道:“据叶将军所说,他与丰台大营的何都督是过命的交情,若不是因为他的劝告,何都督如今也不会保持中立,俩人的态度是在一条线上的,但如今叶大人已经投效了王爷,若是咱们带着叶大人的书信与信物去劝服何都督,想必能够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裴衍已经站了起来,退后两步撩了袍子单膝跪在燕王跟前,垂首道:“王爷,属下愿意前往丰台大营,务必说动何都督投效王爷!”
“好!”
燕王眸子晶亮,豪气万千地扶了裴衍起身,手掌重重地拍在他结实的臂膀上,眼中溢满了豪情,“本王麾下有你这等忠勇之士,何愁大事不成?!”
石重光这才端着酒杯过来,笑道:“王爷得此贤才,实是可喜可贺,我先预祝裴大人马到功成!”说着便递了两杯酒上前,一杯给燕王,一杯给裴衍,自己手中又拿了一杯。
三人相视一笑,仰头喝尽了杯中酒。
*
在上京城外一栋沉旧古朴的四合院内,李照正翘着脚仰靠在一张黑漆木的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把飞鱼匕首,漫不经心地看着眼前跪地的男子,华丽的宝蓝色长袍拖曳在地,胸口上绣着艳丽的团花纹,箭袖在手腕处渐渐收紧,挑了奢华的银边显得很是贵气,他咧了咧嘴,整个一纨绔子弟的打扮。
半晌后,才听到李照的声音幽幽地传来,带着几许冷冽,“这么说……人竟然是跟丢了?”
“是,小的不慎……”
跪在地上的男子忍不住颤抖了起来,额头的汗水大滴大滴地滚落在地。
“跟个人都能跟丢,要你何用?!”
李照面色一敛,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凌厉了起来,就在说话的空当,他手腕一甩,匕首飞射而过,划过一道闪亮的银芒,随之将那人的右手死死地钉在了青砖地面上,鲜血立时便浸了一地。
跪地的男子却根本不敢叫痛,只能咬紧了牙死命地忍着,额头痛得青筋直冒,口中还不忘道:“世子息怒,小的虽然是跟丢了,可照他前进的方向,该是去丰台大营的!”
“裴衍去丰台大营?”
李照倏地坐直了,眸中有寒光闪过。
裴衍如今是在燕王的麾下,自从那一剑之仇后,他可从来没有忘记过。
西凉那方如今正在与梁城开战,按理说裴衍不应该出现在上京城附近,可他就这样来了,还去了丰台大营,是不是说明燕王也不是他所表现得这般老实乖顺,竟然也有了夺嫡的野心?
“世子?”
男子低声唤了一句,眉眼稍稍抬起扫了扫李照,复又极快地垂了下来。
李照脸色一沉,“既然知道他去了丰台大营,可有让人留意那边的动向?”
男子战战兢兢地回了一句,“小的是留了人在那边的,若是那边有什么动向,即刻来报!”
“滚下去!”
李照站起了身来,居高临下地看了男子一眼,“若是下次再办砸了差事,你也不用回来了!”
“是!”
男子颤声应了一句,忍着痛楚拔出了匕首,又在衣摆上擦干净了,恭敬地摆在一旁的方几上,这才飞也似地退了下去。
李照瞥了一眼地上淌着的血迹,脸色依然阴沉。
没想到他没有主动去找裴衍的麻烦,这个人竟然敢送上门来。
季重莲……裴衍……
李照眼神一暗,咬了咬牙,他是知道这俩人如今已育有一女,日子过得倒是幸福,可惜了,有的人却不知道惜福!
李照蹙眉深思,丰台大营可不是谁都能混进去的,裴衍一个小小的四品指挥佥事,别人凭什么卖他的面子……难道是他在营中熟人,还是有人为他作保引荐?
李照心思翻转,他们父子早已经想要收服丰台大营,当时还是他亲自去见的何讳,可惜这个人不识时务,妄想以静制动,等到战局明了再选择站队,可那个时候他们还会需要他吗?
李照冷哼一声!
只要他们岭南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些左右摇摆不定的人自然会被一个一个收拾,特别是这些重要的位置,也会安插他们的亲信。
诸如何讳、叶轮、东方兴之类的,他一个都不会留!
李照在屋内来回地踱着步子,屋外阳光正好,透过虚掩的窗棂洒了进来,无数的尘埃在光影里飘浮舞动着,他脚步一顿,指间缓缓地从光影中穿插而过,看着掌心的纹路覆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他猛地一怔。
燕王!
裴衍出现在这里,或许燕王早已经不在上京城里了,探子回报的一切很可能只是燕王想要给别人看到的假象!
想到这里,李照立马唤了人进来,吩咐道:“快,去查查西北至上京沿线有没有部队避开了大道专捻了小道在隐秘地遣行,再查查梁城那方有多少兵力与西凉对敌,查清楚了速速来报!”
来人怔怔地还没有反应过来,李照已是暴吼出声,“快去!”
望着那人仓皇退出去的身影,李照握紧了拳头,若是燕王想要做那黄雀,也没有那么容易!
或许这战局不应该拖得太久,要速战速决,他才能腾出手来对付燕王这只隐藏在深处的狐狸。
战场的局势一天一个变化,起初三王的军队还能抗衡,甚至隐隐将甘肃与辽东的兵力踩在脚下,但随着岭南王世子的意外突袭,三王这边渐渐有些不支。
岷王李炎看出了苗头,竟然主动撤了军,不顾其他两王的劝阻,带着自己仅剩的兵力返回了封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