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麻烦皇后?哀家这儿已有上好的人选,全都是哀家跟前得力的宫人,一个个都是极懂规矩的,即日便可送去钟府。由她们教王氏规矩,是再好不过了。”
皇后淡淡地道:“有劳太后关怀,这些锁事儿哪能让您操心?太后身边的人固然是好的,可都是太后跟前的贴心人,哪能大材小用做这些事。还是臣妾亲自回去挑人吧。反正臣妾宫里也有现成的人选,唉呀,时辰不早了,臣妾也该告退了,后宫里一大堆锁事还等着臣妾呢。”
皇后从容退去,也拒绝了太后的一片“好心”,太后瞪着皇后平静端庄的面容,气得牙槽发疼,却又无可耐何。
然后,钟府多了四位皇后派来的教养嬷嬷。
这几位嬷嬷是皇后的人马,准婆婆派来的人,尤其人家是一心教自己规矩与礼仪的,锦绣自然不敢怠慢。不过听了这几位嬷嬷话里的意思,似乎皇后还替自己撑了一回腰,否则,现在来到府里的就会是太后派来的人了。
锦绣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场表达出对皇后婆母滔滔敬意以及感激之意,并表示,等有空就进得宫去,好生给皇后磕几个头。
几个嬷嬷见锦绣如此通透,便也放下心来,遂专心教锦绣宫中礼仪以及规矩。
宫中规矩多如牛毛,但大至上,也就那么回事,赵九凌早在先前就与她大至讲解了下,为了在老赵家站稳脚跟,这些规矩是必须学的。
锦绣在钟府内学规矩学得认认真真,倒不是她聪明好学,而是为了以后在赵家混得更好,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学。
而太后这时候则乱不爽一把了,郑贵妃心里也堵得慌,今日娘家人进得宫来又向她诉说了王氏回京短短半月,就受到多方勋贵巴结的事,更是憋得一肚子火,又火速来到太后宫里,与太后商量对策。
“姑母,这样下去不行呀。那王氏回京才半月,就把京里的名个勋贵一网打尽,如今那些夫人太太小姐们对王氏那个讨好,再这样下去,瑜儿就算以侧妃名份嫁入王府,也不是她的对手呀?”
太后牙关紧咬,阴阴地道:“岂容她再威风?来呀,传哀家口谕,让王氏好生待在家中,安心备嫁。任何人不得再去打扰求医。”她对慈宁宫中的管事大太监如此吩咐。
管事太监离去后,郑贵妃双眼一亮,喜兹兹地道:“王锦绣能得到这么多的拥护,不外乎是靠她的医术罢了。若是让她不得再行医,对这些人的影响力也弱了。各家勋贵哪个不是势利的,在她身上讨不到好处,谁还稀罕她?姑母高明。这回看她还得瑟得起来!”
太后冷冷一笑,慢条斯理地摸着手上鸦青色的护甲,神色冷厉又得意。
“要不,姑母,咱们再给添把火?”
郑贵妃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太后笑了起来,“也罢,就依你之见。给她添添火。”
郑贵妃得意至极,“姑母才下了口谕,必须安心待嫁。若她接了病人,便是违背姑母命令,姑母到时候就能以此借口好好收拾她了。若她拒绝,就会得到病人的怨恨,反正她是两头不讨好。”
……
------题外话------
又被编辑批评了,说我一章才3000字的字数,要我每章更5000字以上,这样订阅量才会涨,好吧,看在订阅量的份上,我暂且试一下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