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意说给六嫂听,这话又在赵家传开,说得人多了才真正叫人担忧……”
韩氏想了想,道:“这个可能倒不大,毕竟当时赵夫人身边的嬷嬷也听见了。”
那就不单单是说给韩氏听,更有可能是为了传到赵夫人耳朵里,且还是在明菲院子附近听到的!
明菲的性子比较直,身边的丫头也都是直性子,有什么话从来不会藏着掖着。但她待人宽厚,不是爱与人结怨的人,她不喜欢的人,大不了少了来往就是,比如对明珍,不喜欢明珍总是编排明玉,会帮着明玉说话,却也不会主动去招惹。
四太太就是这么个性子,所以四房的孩子毫无例外,几乎都是如此,安分守己,各守本分。
明玉琢磨半晌,看着韩氏迟疑着道:“六嫂的意思是,这件事真是一场意外,却有人想借题发挥?”
韩氏一语双关道:“我希望是如此。”
明玉才真正明白了韩氏的意思,虽然元哥并没有大碍,可明菲却被吓得不轻,心里难免会留下个阴影,以后见了荣哥就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这事。若是再听说是荣哥推了元哥,明菲往后该如何待荣哥?
荣哥已到了记事、能独立思考问题的年纪,虽他是赵家大爷的孩子,可毕竟赵老爷、赵夫人岁数并不大,赵家太老爷还在世呢,还有很长的时间是住在一个府里。荣哥和元哥又是兄弟,一大一小,两个人年纪差的多,能一块儿玩,显见元哥比较喜欢这个哥哥。再说,比起赵家其他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他们兄弟情分也更近一些。
“还是六嫂想的周全,提醒了我。”
韩氏晓得明玉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约好明儿上午来看明菲的时辰,就说起别话。
“……如今十三妹丈留在京都,你们有没有别的打算?”
“我们自是留在京都,六嫂怎么突然这样问?”
韩氏道:“本来我就想着这两日找你说个事儿,我见你们哪里人手少,我哪里有个厨子是京都本地人,只是他不愿离开京都,我们也不好强求。以前十三妹丈不在家里,你家里也没什么客人,以后却不一定,这厨子是太太离开后,我找来的,是绝对信得过的,若离了我们家自是不难寻下处,他手艺不错,是从师宫里出来的老御厨,便是家里请客摆上十来桌,他也能办出来。”
明玉本来就愁着厨子的事,如今厨房两个婆子不过做些家常菜,若家里真有客人,也只能去外头酒楼定席面。
听韩氏这样说,哪有不应的。
韩氏道:“既然你点了头,我回去给他说一声,没得他自个儿先去寻了下处。”
韩氏已开始打算这些,“六哥的事已经定下了?”
韩氏点头:“不出意外,十月就动身,去嘉定县。”
嘉定县离淮安不远,“这样回去看老太太、太太也便宜了!”
韩氏点头,隔了半晌,忽地又想起什么事来,迟疑了好一会儿,看着明玉问道:“你和七妹妹是不是关系不好?”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们不怎么来往,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明玉点头,苦笑道:“我们从小就合不来。”
韩氏微微蹙眉,道:“十妹妹、还有你六哥,好像都不喜欢七妹妹……不晓得有什么缘故?”
莫非韩氏听说了什么?难道是六哥说了?可若是六哥说了,韩氏也不会有此一问。
明玉正想着,韩氏又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一直觉得有些怪,五嫂、五伯倒是经常与我们来往,十妹妹也只与他们来往,便是王家下帖子请,也是不去的,你六哥也不让我去。五嫂时常和我说,不晓得你们之间到底怎么了。我就想着,虽然嫁人的嫁人了,到底是兄弟姊妹,哪里会……”
说着见明玉垂着头,脸色有些难看,韩氏忙顿了顿,小心翼翼问:“六嫂是不是话太多?”
明玉摇头,依着韩氏的性子,便是晓得了也没什么要紧的,但一时之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况且,这毕竟不是什么体面的事。
见明玉迟疑,韩氏又忙道:“十三妹妹不愿说也没关系,只是,大家都是同门,这般叫外人瞧着,不晓得要生出什么话来。”
便是同姓,很多人也要认作亲戚来往,她们都是陈家的儿女,说来确是至亲,却形同陌路。韩氏的担忧没有错,明玉道:“说来都是我和七姐姐的缘故,六哥、十姐姐才这么不喜欢她。”
韩氏若有所思,马车停了下来。韩氏就笑道:“时辰还早,我去见见伯母,看看衍哥。”
正要撩帘子下马车,赶车的婆子忙阻止道:“两位奶奶略等等,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我们没法子进去。”
租来的宅子不宽敞,正门有石阶,马车只能从侧门进,但侧门只容得下一辆马车通过。只是,怎么会突然停了一辆马车?楚云飞出行都骑马,坐车一般都是女眷,秦氏在京都已没有亲戚,明玉能来往的也就这么几个人,竟一时想不出到底是谁家的马车。
待要想问,菊影的声音从外头传来:“姑奶奶总算回来了!”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