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有意见亲们可以提,还有新文亲们可以说下。
就这样了,开新文亲们多多支持。
昨晚就写好了,可是编辑下班了,只能今早更了,亲们见谅。最后写的有些简单,但也差不多了。这几天,娃娃老要我抱,没能好好码。
------题外话------
后记:史书有载,自杜氏贵妃入宫,帝再无纳妃,再无新宠,帝一生只宠爱贵妃一人,杜氏贵妃为帝共育七个子女,皆长成,帝崩,贵妃半载随帝而去,贵妃生之大皇子太子继位,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冷宫,曾经的吴贵嫔一天夜里去了,等巧月发现迟了。
两年后,太子大婚,萧绎在太子大婚后,杜宛宛又生下几个子女,太后生了一场大病,去了,宁贵人随之而去。
订给了杜家。
最后小县主和杜家的嫡次子看上眼。
太子妃人选也定了下来,昭阳公主的伴读年家的嫡次女年晓晓。
一年后,几个孩子都订了人。
有一天杜宛宛想起来,就问晗儿,晗儿一听她提起景家那位公子,就羞红了脸,杜宛宛明白了晗儿的心思。
这一下杜宛宛发现自己不用操心了。
煜儿是太子,他心中早有太子妃的人选。
先看着,要是好,就给晗儿。
萧绎告诉她,景子轩还算不错。
玉姐儿的事定下,就是晗儿,还有煜儿,琰儿阳儿还小,在萧绎和她一起用膳的时候,她挥退宫人问起。
玉姐儿脸羞红了。
知女莫若母,不用玉姐儿说什么,杜宛宛已经看出来。
“皇上说可以。”
她把她和忠亲王的事说了出来,说的时候她也是担心的,怕自己配不上忠亲王。
玉姐儿知道母亲是担心她。
与此同时回想着是不是有什么自己没注意到的,不然怎么她都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事。
杜宛宛大惊,然后舍不得,觉得忠亲王不知道做了什么,在她没有发现的时候,忙问起玉姐儿。
最后支支吾吾点了头。
让人下去后,她悄声问了玉姐儿,她边问边观察着她的表情,不想玉姐儿一听脸就红了。
第二天,她见到玉姐儿。
“你怎么知道?”杜宛宛不想承认,萧绎不多说,让她先去问,问了再定。
“哈哈,看你的样子,玉姐儿多半是愿意的。”惹得萧绎愉悦的笑起来,他抱着她,看着她。
杜宛宛:“……”
萧绎直接道。
“那你问完再说。”
谁知道玉姐儿怎么想。
“玉姐儿我还没问。”
“啊?”杜宛宛发现自己还没有问,他就说可以,那?
“可以。”
萧绎听完,倒是想了想,觉得还是可以,她看向心肝,玉姐儿他是看着长大的,忠亲王他有他的想法。
等着他的意思。
她看着他。
想了会,她下不了决定,让人找萧绎,在他过来后,把萧平想娶玉姐儿的想法说了。
萧平没有说话,杜宛宛问完才知道自己不该这样问,她让他下去,派了人让玉姐儿入宫,然后她想着忠亲王适不适合玉姐儿。
“玉姐儿呢?”她看着萧平。
玉姐儿适合忠亲王妃这个位置吗?
那玉姐儿呢?
哪里知道平儿看上玉姐儿。
她想到玉姐儿的性格,她一直最担心就是玉姐儿的亲事。
这?
这个孩子她也算看着长大,知道他的性情,可万万没想到他喜欢她的玉姐儿,还想要迎娶为王妃。
看着萧平,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却不想,隔了十几天,萧平来见她,跪在她的面前,求她把玉姐儿嫁给他,说他喜欢玉姐儿。
她告诉皇帝,让他帮忙看看。
亲事不能再拖了。
萧绎让她把人接进宫,教一些东西,到了时间,便嫁去草原,事情过去,杜宛宛忽然发现她的玉姐儿也大了。
这位新封公主,不是别的人,是晗儿的伴读之一。
晗儿才多大。
这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带着人很快回了草原,倒是没有因为没娶到真的公主不高兴,后来杜宛宛才知道自己想太多。
杜宛宛没有劝他。
萧绎告诉她,萧兰他是不可能放出来的。
第一次问起萧兰。
杜宛宛知道旨意的时候,有些意外,她这几天其实想到一个人,大公主萧兰,她去了御书房。
嫁到草原为大王子妃。
封了一个大臣的女儿为公主。
这位大王子没有在京城呆太久,走之前,萧绎下了旨。
也不再问他会怎么做。
杜宛宛一听,放下心。
萧绎笑着摸了一下她的脸:“你想多了,心肝,朕最心爱的公主朕怎么可能舍得。”
她问他难道真把晗儿嫁到草原上。
他说是。
萧绎回来,她便问起她,到底怎么想,那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是不是真的想要迎娶公主。
好在那位大王子说完没有再说,长得和传闻差不多。
只是当着人她不好说什么,感觉到各色的目光,她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准备私下问一下皇帝。
她不想她的晗儿去受苦。
她怕皇帝把晗儿配给那个大王子,她不是有什么偏见,只是晗儿还小,草原气侯多变和中年完全不同。
当场杜宛宛脸色就不好。宫里就一个公主,就是她的晗儿。
这位草原归顺的部落大王子直接道,想娶一位公主。
在宫宴上。
说完,她看萧绎皱着眉若有所思,问他怎么,他又不说,不过没等多久她知道为什么了。
杜宛宛想笑。
晗儿很是不待见那位大王子,觉得长得太黑。
晚上萧绎回来,她问了问,把晗儿的话说了出来。
太子还有晗儿几个
-->>(第1/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