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大丈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三章 总兵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新兵便会训练成型。新设备也应该制造的差不多了,只要有了新设备就可以大量生产新式武器,那时官兵再来围剿,李景就用不着被动防守,就算主动出击取胜的把握也是极大。

    又过了数日,李景终于得到官兵出动的确切消息。

    孙猛和刘洪几乎是同时把官兵行动的路线,以及进攻的方式告诉李景。

    两人同时还告诉李景,这次两府联合出兵上面还派了名总指挥。

    这个人叫钱重,乃是河南都指挥使同知。

    ..

    河南都指挥使司命令卫辉彰德两府卫所同时出兵围剿土匪,必然要派人统一指挥,而这个人就是钱重。

    钱重很清楚梁元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因为在明朝统兵跟打仗是两回事,都指挥使司只有统兵的权力,没有指挥打仗的权力。

    指挥打仗的权力在朝廷手中,在兵部手中。

    当有战事的时候,朝廷会任命一名将领,也就是总兵官去指挥作战。

    这样做的用意是防止下面的人成为军阀,拥兵造反。

    从避免地方军阀作乱这一角度来说,明朝做的不错,明朝从开始到灭亡,还真没出现地方军阀造反的事情发生。

    至于明成祖朱棣跟侄子争夺皇位,那属于人家的家事,不算此例。

    这么做确实避免了军阀作乱,但同时又出现另一个问题。

    由于总兵官只是临时任命,因此对自己的部下根本不了解,基层军官和士兵也不了解总兵官。

    也就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这样一来,这仗还能打么?

    总兵下令士兵出击,但是士兵怕死,不敢出击,或者是基层军官发现机会想要出击,但总兵官怕死不敢出击,于是机会就白白错过。

    所以说,明朝虽然拥有当时最大的军事实力,却总是打败仗。

    后来明朝的统治者也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总兵就成为常设职务。

    不过总兵的品级虽高,但是带兵却是有限,一般也就五六千人。这么点儿人,肯定是无法造反的。

    而且一般都是在边军设总兵这个职务,内地几乎没有,起码河南境内暂时没有。

    没有的意思就是,想要打仗必须要报知朝廷,让朝廷任命将领。

    可这次剿匪是在徐百川的地境,不能报知朝廷,因此明知这是个坑钱重也得跳进去。

    因为派两府出兵剿匪是钱重的意思,你要不带兵那就通报朝廷,让朝廷任命统兵将领,那样一来,就等于把徐百川给卖了。

    就算崔呈秀是兵部尚书,也保不住徐百川。

    卫辉府境内有大量土匪作乱,竟然需要两府卫所出兵围剿,你这知府还能干下去么?

    因此徐百川必须捂住这个盖子。

    而钱重需要帮助徐百川捂住这个盖子。

    官官相护么,何况他和徐百川属于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要不护,那别人怎么看他?

    但钱重也不是糊涂人,他知道不能以带兵剿匪为由去指挥两府的卫所兵马。

    他想了一个招,去检查下面的练兵情况,因为他就是管这个的。

    这样一来就名正言顺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