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权谋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无谋何进惨丧命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要最后一次上朝然后到上党避难远离洛阳这是非之地的赵铭被阻在宫门之外,心中暗自己提了几分小心,何进此时作为当朝大将军依然早早的上朝来,这几日董卓进京之后,他就忙着跟百官处理刘宏的丧事,忙的焦头烂额,董卓进城之后的几日循规蹈矩的上朝处理政事,也算安分守己,何进料定一个丞相之位就让董卓心满意足,心中渐渐的放松了警惕。

    丞相之位,普天之下人臣巅峰,三公九卿之首的高位果然具有莫大的诱惑力,董卓当上丞相没几天就有那种见风使舵的官员暗地里拜会献上橄榄枝成了董卓一党,此时朝中分为三派,一派以何进为首的一派以董卓为首,还有以王允等清流官吏为首的中间派却毫无实权。此时董卓站在文官列首,何进站于武官列首,两人虽说好的相安无事,但暗地里还是叫着劲,各自昂首向前,偶尔目光对视,两人眼神中电光火石,火药味挺足。

    汉少帝刘辩在何太后的陪同下缓缓的登上御阶,满朝文武山呼万岁之后正式开始早朝。

    作为一个粗人,董卓就得有粗人的觉悟,自己计谋不足那就找人辅佐自己,在这一点上董卓比何进强,而且董卓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现在他当了丞相,旁边的李儒水涨船高,也谋了个郎中令的差事,上朝就立于董卓之策,以方便随时给董胖子出谋划策,此时正附在董卓耳旁嘀咕着什么,董卓听完之后神秘一笑,何进暗自奇怪两人穷叨咕什么内容。

    李儒心道何必与何进这屠子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一会伏兵进出大事可成,想通这层,李儒冷冷的看了一眼何进仿佛是在看一具尸体,满脸的不屑。作为一个谋士,李儒当然掂量的出孰轻孰重,现在董卓名正言顺的当了大汉丞相,要是再把何进给铲除了,有这十几万大军在手,进可挟天子以令诸侯,退可经略关中三辅之地,那可是千里沃野的产粮大区,以李儒的见识不会看不出来,自从汉灵帝恢复州牧之后,中央无力制约地方,定会形成群雄割据的势力,董卓虽非明主,但是对李儒却是言听计从,更重要的是董卓比那些其他的州牧更有势力,一旦在洛阳站稳脚跟,外有凉州战马供应,内有三辅粮草充足,待时机成熟,汉室的影响力低到极点之时,取而代之自立为帝,他李儒必是开国第一人,因此李儒才对董卓这莽夫忠心耿耿为他筹划了一场大事。

    少帝看着满脸胡茬的胖大汉子董卓就心里发虚,躲在何太后怀中不敢看,董卓心中鄙夷这年幼的皇帝,表面上恭恭敬敬,眼神之中的轻蔑却不加掩饰的透露出来,玉阶之上王顺在何太后示意下,高声唱喏:“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起奏!”董卓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急不可耐的出班高声奏事。

    少帝刘辩磕磕巴巴的说道:“董爱卿有何事启奏?”

    “常言道自古天下唯能者居之,现在天下官吏**,反贼四起,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之事实属寻常,少帝刘辩却无一计可安社稷,此乃天象显示少帝并非真命天子,臣为天下计,为江山社稷计,斗胆揍请我皇少帝陛下退位让贤,以安天下!”董卓是说不出这样文绉绉的话来的,这都是李儒提前给他准备好的小抄,提前背熟了的,董卓倒也用功,竟是一字不差。

    群臣被董卓上来就丢出的重磅炸弹轰的心惊胆战,不由的大惊失色,何进更被董卓这一番言行惊呆了,一时间都没想到如何应对,左助军校尉赵融久在董卓军中,本是灵帝派去辅助董卓尽快平顶北宫伯玉叛乱的,但是董卓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一直在养匪自肥,在平叛这件事情上出工不出力,只顾招兵买马扩张自己的军队,一开始还对赵融这位天使礼敬有加,虚与委蛇,待到后来羽翼丰满,索性将赵融架空,赵融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隐忍至今才算熬到洛阳,今天听到董卓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登时前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嗷嗷怪叫的冲将出来大声厉喝:“董卓,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此言大逆不道,罪足满门抄斩!”

    李儒阴惨惨的一笑,阴阳怪气的说道:“丞相是为天下百姓着想,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你们这帮迂腐之辈懂什么?”

    何太后被气的花容失色,大骂道:“李儒你个杀才,闭嘴!”

    这个时候何进才反应过来,终于爆发了,此时宫中卫士皆是禁军,那都是何进的人马,自己命人把董卓就地砍了,西凉兵群龙无首,至于会不会因此攻打洛阳此刻何进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大吼一声:“殿前武士,将这两个乱臣贼子就地诛杀!”

    拱卫皇宫的禁军在统领在胡大擂的带领下呼呼啦啦的重进德阳殿,刀枪剑戟杀气腾腾,胡大擂由于上次擒拿百官有功,被何太后提拔为宫卫军统领,此时一脸杀气的胡大擂手持利剑,腆胸凸肚的站在殿上,先看了何进一眼,何进大呼:“胡大擂,你还等什么,还不诛杀逆贼!?”

    胡大擂一副很傻很天真的模样轻轻一笑,站在当地并没听从何进的命令,只是拿一双左大右小的不对称的三角眼看了董卓一眼,董卓微微点头,一旁赵融早就按耐不住,他是武官,那时的士人都是佩剑的,文官有文官剑,武官有武官剑,上朝也都腰悬宝剑,那时就跟玉佩似的算是一种装饰品,此时赵融抽出腰间宝剑,就要上前跟董卓拼命,董卓见势不妙,也从腰间抽出自己为了附庸风雅而悬在身上的文官长剑,武官剑短,那都是真正的兵器,全是开了锋的真家伙,而文官剑随长,却是属于装饰品,那时由于金属工艺学的落后,文官长剑都是不开锋的铜条而已,因为一旦文官长剑开了锋之后,容易折断,董卓抽出腰间四尺长的大剑照头就冲赵融劈去,赵融心中暗想:“老子身穿铠甲,你拿块破铜条子就像砍死我吗?”于是赵融面不改色心不跳,手中宝剑直扎董卓胸口,只是微微一侧头意图避开董卓的铜条,以免砸到脑袋上也是很疼的。

    满朝文武屏气凝神看着两人火并,就只一刹那间,鲜血飞溅三尺高,有那胆小的吓的尖叫连连。

    一具无头尸体往前又冲了几步才咕咚一声重重的摔在地上,腔子里的血液如同开了闸的水库倾泄而下,在地下形成了一大滩血迹,腿脚抽搐了几下就此没了生息。

    赵融只觉的身轻如燕,仿佛腾云驾雾一般天旋地转,眼中看到一具熟悉的穿着盔甲的身体轰然倒地,“这铠甲怎么这么眼熟,那不是我的铠甲吗?”赵融的脑袋里最后想到的这个疑问至死他也找不到答案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