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脸上都洋溢着母性的光辉,看起来分外圣洁。
这次的生辰也是黛玉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了。这天一大早,贾敏就起来去了厨房,她要亲自为女儿做生辰宴。贾代善他们也过来了,大家齐聚一堂倒像是过节一般,热热闹闹的,都是自己人。
这次的家宴,所有的菜肴皆是贾敏亲力亲为,她希望女儿能记住家里的味道。快开宴的时候,胤禛也过来了。虽然他和黛玉不能见面,但是只要在一个屋子里,听着黛儿在那边说话,他就觉得满足了。
过完生辰。大家各自归位,恢复正常生活。却也是在等待着九月份那一天的到来。
黛玉的嫁妆早就准备好了。家具是一色的紫檀木,从桌椅到拔步床,皆是早年准备好的木材找了最好的工匠单独做出来的。这不说在京城,就是在整个大清,也绝对是独一份。
还有林家在江南的庄子六个铺子六个,京里的庄子六个,铺子六个。再加上各色的字画古玩,首饰布料,还有皇家给的聘礼,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贾敏估算了一下,大约一百二十台抬不完。这还是几个庄子放在一台上,首饰别人都是一整套一个匣子,贾敏是一个匣子分了好几层,一层一套。
布料还没准备多少,因为担心有些布料放一些时间就不鲜亮了。准备的这些都是像是鸳鸯锦,蜀锦这一类的越放越鲜亮,眼色越娇艳的,这类的布料便是进上的也没多少,都是有价无市的。
总之,黛玉的嫁妆到时候绝对会亮瞎所有人的眼。黛玉有一次过来的时候,贾敏正在打点整理,看到自家母亲不要钱似的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往她嫁妆里加,看到那些在外面万两难求的名家真迹字画母亲竟然装了好几个箱子,还有那手串,什么南海珍珠的,珊瑚的,碧玺的,林林总总的,一个匣子放的满满的全是手串,这要是一下子全部带上,把她胳膊压断了也带不完。万分惊叹的同时更是感动。
就这样,黛玉说太多了,贾敏竟然还说她觉得还差了些,但是装不完了。索性等以后在慢慢送过去。还有压箱底的银子,这个等到成婚前再给她。
就这样挨着,时间也过得挺快的。往年夏天都挺难受的,虽然贾敏和林海还有黛玉不怕,但是其他的几个还是挺不喜欢过夏天的,总觉得夏天时间太长了,太热了。今年却似没感觉一般,转眼之间夏天就过完了。该是黛玉出嫁的时间了。
黛玉出嫁的时间在“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九月。在那个遍地菊花的金黄色的季节,黛玉将会迎来她的后半生命运的转折点。
对了,在五月份,端午节刚过,孔佳宜为林家生下了第三代继承人,林海为其取名叫林子焱。没过一个月,英莲那边也生了,是个千金。取名林子煜。
快到成亲的日子的前几天。林海郑重其事的办了一次祭祖,给黛玉取字。本来取字都是女子十五岁及笄的时候有长辈取得,不过黛玉还没到十五岁,还没及笄,自然也没办及笄礼,但是马上要成婚了,等不到了,就先办个仪式,给黛玉取了一个字“瑶”,意为美玉,美好的。
这个字与前世宝玉随口胡邹的“颦颦”可是有寓意的多。取字代表的都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期望和祝福,因此一般都是寓意美好的。哪里是像宝玉说的那样,只是看着黛玉蹙着眉,便随口就起了一个“颦颦”的?
何况女子一般都是由父母或是有名望的长辈取字。当时黛玉刚到贾府,林海虽然远在江南,但是却是在的,而且还是堂堂探花郎,不比宝玉那个黄口小儿有分量的多?他的女儿哪里轮得到别人给她取字?说严重点,那不是咒着林海死吗?
只不过是黛玉尚且未曾及笄,更亦未曾定亲,因此才尚未取字,就算是林海没了,没来得及给黛玉取字,也还有黛玉以后的夫君呢!哪里轮得到他?
何况他就那样问黛玉有没有字也是极不妥的。一般未婚的女子称为待字闺中。就是说还未取字未曾婚配的意思。他一个外男直接这样问黛玉一个女孩子可有字是极其失礼的,若是林海在此,绝对会当场给他一巴掌,这不是侮辱人家女儿吗!
就算这些都不说。取字代表的是对这个人以后的希冀。而宝玉取得那个“颦颦”是什么意思?那是表示蹙眉的,他是想要黛玉一生都这样皱着眉头不开心吗?
然而在贾府,竟然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反对,一个原因就是贾府在贾母和王氏的共同压制下早就没有规矩可言,迎春那些女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规矩。再一个就是,从侧面反映了黛玉在贾府是多么没有地位。没有人会替她去呵斥宝玉,尽管那本来就完全是宝玉的错。
黛玉每每想到此处,便是一番寒心彻骨的痛。那是她刚进贾府的时间啊,竟然就这样被侮辱却无人理会,已经可见她以后在贾府的日子不会安定了。然而当时刚刚丧母,并没有人教导这些世俗规矩的她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自己一进府,就被这样侮辱,更是被红口白牙咒自己父亲。自己却就那样受了!
好在这一世她远离了贾府,远离了宝玉,以后也不会再有交集。她的字是父亲给取得“瑶”,是对她的美好希冀。她不再是“颦颦”,不是“颦儿”,更不在是前世那个寄人篱下被亲人算计欺负的可怜孤女。
只有在这一刻,她才深刻地感觉到,她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世的命运,更甩开了前世的阴影。她有了一个全新的幸福的人生。前世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她要做的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九月初十就是她大婚的日子,而九月初九就是耀妆的日子。这一世,她会有一个最风光最隆重的婚礼,她会让所有人记住,她林黛玉,在这一天嫁给了她的四哥哥,她将会是最幸福的女人。
九月初九,林府打开大门,一台台嫁妆从林府里抬了出去。第一台已经到了四贝勒府,后面却还有近半的嫁妆尚且留在林府内。
没有人能估算出黛玉的嫁妆到底有多少,只能从那层层叠叠放置的代表房产商铺的土坯还有那精致的整套紫檀木家具知道价值不菲。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表面上他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还有那极多的可遇不可求的名贵字画古玩是隐在下面看不到的。
有好事者看着一台台的嫁妆暗自数了数,从林府抬出的第一台到最后一台一共一百四十八台。简直可以说震惊整个大清了。这样的世纪婚礼在大清,或者说在历朝历代都是独一份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