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知道坏事儿了!你妹啊,我还有好几个庶子没有打包出去呢!你要是惹了麻烦败坏了家里的名声,我这次的任务可完不成了!手忙脚乱赶紧叫人去追福顺县主,但是已经晚了,这边追人的下人才走到门口,就跟大长公主派来送人的内监打了个对头。
作为皇帝的亲姐姐,英华长公主压根用不着对吴王妃留什么情面,直接派人训了她一顿,教女无方之类的词劈头盖脸地砸过来,只把吴王妃砸的都要哭出来了!妈的,我辛辛苦苦十几年,提丈夫养大了几十个孩子,谁不说我孩子教得好?这个祖宗根本不是我教的好么?
福顺县主也被砸晕了,她此刻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的,她是皇帝的侄女,可她只是个堂侄女啊!皇帝的堂侄女多得数不清好么?她去招惹的是皇帝亲姐姐跟的儿子!远近亲疏稍微算一算就知道了……
这件事儿过后,福顺县主彻底老实了,但是她那个谈了半截的婚事也算是泡汤了,人家李雅虽然没有王宝芝那么牛掰,可好歹也是个高帅富官二代,人家干嘛委屈自己啊?第二天,国子监祭酒就派了人过来客客气气地说自己的儿子天生顽劣,怕是配不上县主,这婚事便作罢了吧!
吴王妃能说啥?人家不乐意当备胎还能逼着人家当啊!只得强笑着同意此事作罢。
这下子福顺县主真的傻了,她对李雅不满意那是相对王宝芝的,这会儿亲事泡汤,她才想起来李雅也是她自己看上的,而且是在王宝芝之前她最喜欢的一个了……这下鸡飞蛋打,她蔫了,老老实实躲在自己院子里不敢出门。
不过即使不出门 ,此事的恶劣后果也出来了。已经谈好婚事的对方当然不能悔婚,但剩下的三个儿子死活没人问津了……吴王妃现在只能安慰自己,幸好大部分都定下了,幸好福顺郡主发作的晚。
出了这样的事儿,吴王妃对给剩下的三个儿子找妻子也就没什么信心了,想着干脆还是回江宁吧!起码那里,没有人会不给他家面子。她一回江宁,便让下了帖子办赏花会,只说院子里的荷花开了,请城中的贵妇千金们过来聚一聚,赏赏花,叙叙旧。她请夫人们聚会,女儿则请女孩子们,又让吴王下了帖子,请了城里不少青年才俊过来参加另一场聚会。
这些事儿,稍微有点门路的都打听到了,不过就像吴王妃想的那样,在开封,吴王的儿子确实不算受欢迎,可是放在江宁,还是称得上香饽饽的:吴王毕竟是这里的藩王,就算平日里不管地方事务,可是各地的军政长官谁能不卖他面子?跟他家攀上亲还是有很多好处。
当然,这种事儿,不管秦节还是穆维,都觉得跟自家阿昭没甚关系,也就没跟她说这事儿,左右吴王妃总不至于把主意打到秦昭的头上--吴王府配得上秦昭身份的只有嫡出的十三郎,问题是那位十三郎今年才九岁,谈亲事什么的还为时尚早,
作者有话要说:注1:把县主卖给商人家做老婆不是我随便说的,是真实的历史。
许多时候人们以为商人地位低下,其实呢,这东西都是相对的,没错,士农工商是这么个排序方式,可是一个家里有一百亩地的秀才,跟一个家产百万的巨商,谁社会地位高?别说普通的读书人了,就是皇族,要是混的惨了,也只能领点国家补贴混日子。而这些人偏偏又是最好面子的族类,所以钱不够花就要想办法,说起来啊,把女儿嫁给商人换回大笔的聘礼这种行为在北宋的一段时间里是非常流行的。
史家李焘记,宋哲宗元祐七年夏四月戊午,“太皇太后曰:一事甚悔,前日乃往问帽子田家,见说是家凡十县主,毎五千贯买一个,国家宁要汝钱。也是何门当户敌”。又北宋后期人朱彧记:“近世宗女既多,宗正立官媒数十人掌议婚 京师富人如大桶张家,至有三十余县主。”
一个大商人,敢在太后面前直言自家有十几个县主做媳妇,五千贯买一个弄来的;而另一个大商人大桶张家更是买了足足三十多个县主。
这个事情我在《李想的北宋》里提过,这里我还要再次吐个槽:阶级确实是天生的,但是阶级再高,自己没出息照样没用!皇族咋了?没钱照样卖女儿。
PS: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恶心透了,穿越就是个坑!哪怕你穿成金枝玉叶的县主,被爹爹为钱卖了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绝对不能反抗,中国的孝道那一套,别说把你卖了,就算打死你也不算什么重罪呢!男孩子还有个盼头,长大了成人了就拥有了一部分做“人”的权利,对女孩子而言,我真得说:穿成啥都没有在现代当个普通人爽啊!就自由这一条,给个公主也不干啊!
要么我怎么喜欢写男性的穿越而不是女性穿越呢?那种生活简直想都没法想,落差太大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