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间历史故事选集(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女伺双夫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见过诸多金银财宝。她从那三块石头闪出的金光里,判断这不是一般石头之光,而是异常的金属之光。刘浏捡起一只黑石,往另外两只黑石上撞击,相互撞击发出的均是金属之,声。

    刘浏确认此石是稀世之宝——乌金矿石无疑后,对那蓬头垢面的黑汉问道:“你这黑石从何处而来?”

    黑汉转着眼珠,指着密林底下那条涓涓流水的蓬溪说:“从那里搬来!在那里,这种黑石头遍地都是!”

    刘浏半信半疑,道:“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黑汉回答道:“可以。”即带她去了。

    刘浏到溪畔一看,从脚下直到一处陡峭的山崖,均是和她在草寮里见到的灶石一模一样的黑石。这爿黑石山崖,在秋日正午的阳光照耀下,放射出一种璀璨夺目的光芒,就像一座金山银岭。

    刘浏暗自惊喜,这黑汉仅是一山野匹夫,哪能认得这座黑石山是乌金矿石呢?他更不会懂得这些矿石要经过冶炼,能炼出稀世之宝的乌金。正因如此,他才会把这些乌金矿石拿来做烧饭的灶石使用。刘浏当然不会直言告之,只问:“你为何一人跑到了这深山老林?”

    黑汉含泪答道:“我十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村里宗亲见我年幼,没得依靠,为霸占我家屋宅田园,诬我偷村人东西,将我赶出村子。我有家难归,便独自来到这里躲藏,靠打猎和采野果为生,过起这野人生活。”

    刘浏听了,顿时生出恻隐之心,便问他:“你今年多大?”

    黑汉答道:“今年二十有六,我姓龚名成,已在此独自生活了十个年头。”说罢,泪雨滂沱。

    刘浏安慰道:“龚成,你不必过于悲怆,我告诉你,从今日起,你应该是有救了……”

    不久,刘浏出重金从外地请来专事矿业冶炼的一队人马,乘着船只沿青佛江溯游而上,直抵蓬溪那片深山野林,不日,安顿好的工匠便开始对这座黑金矿石进行挖掘和冶炼。工程并不复杂,先砍去溪滩两岸和悬崖峭壁上的树木,再开掘出一条巷道,于是,一块块闪烁着诱人光辉的乌金矿石,便源源不断地从巷道运送出来,又经这些能工巧匠们在矿炉里精心冶炼,半个月后,第一块纯正的乌金,在一片惊奇的目光下交到了矿主刘浏的手中。

    据青佛县志记载,这是青佛县有史以来首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冶炼出金子。它不是官府发现开采,而是出自一个平民女子的慧眼和巧手。此后,源源不断的乌金从蓬溪金矿炼出,经刘浏之手销往国内外。

    再后来,刘浏又在乌金矿场周围陆续发现了铜矿、钨矿、铁矿和煤矿。金矿和铜矿储量较少,金矿在刘浏之手开采冶炼达六年之久;铜矿和钨矿一直开采到明末后期转为官府开采,至今长达五百多年未竭:铁矿储藏量十分丰富,开采至今,铁矿曾被冠名为“三采田铁矿”,喻意为明、清、民国三个朝代开采之矿山;而煤矿在刘浏之手,只开采一小部分,因当时对煤之运用较少,又有交通水运等诸多不便,矿井几经荒弃和几度挖掘,不时有煤产开采运出,但真正大开发是到了近几十年的事。此是后话。

    可见,刘浏对青佛县贡献有多大,也可见老县令屈英当年能选中刘浏这样的女中豪杰做儿媳,真是独具慧眼。

    且说那源源不断出炉的金坯,自然给刘浏和龚成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此后,矿山的冶炼大都由龚成掌管,因龚成不识字不懂账目,销售就一直由刘浏执掌。一年后,刘浏在蓬溪矿场再婚,嫁给了比她小三岁的龚成。龚成对这种老少配甚感满意,因为是刘浏使他告别了在深山老林的野人生活,让他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财东。

    刘浏用这些新获得的财富,为龚成在原来的蓬溪里黑土村四周购置了数千亩良田,仅田出租一年就可收租谷万担。当刘浏带着几年前被族人赶出村子的龚成回到黑土村时,那些早有所闻的族人,因愧疚而纷纷逃避。然而是族人做了亏心事自己害怕,刘浏并不想与这些乡里族人计较。族人闻知刘浏不是回来行报复之举,才又纷纷回来向龚成道歉,并且主动退回占去的房屋田产,刘浏一一致谢。但为了给龚成争一口气,刘浏特意在这些归还的房屋田园旧地大兴土木,建起一幢仿屈家模样的三落大宅,样式完全按照屈英设计的模样和格局。这是青佛县的第二座三落大宅,同样耗用了三年时光才建成,只不过它不是建在城里,而是建在离城百里的蓬溪黑土村。刘浏取宅名为“二兴居”。

    二兴居竣工时,刘浏和龚成已婚六年,刘浏为龚成生了两个儿子,刘浏按五岳排行,一名为敦华,二名为敦衡。后来,刘浏为龚成续娶两个年轻而貌美的小妾,说这是弥补龚成娶她老妇少夫之缺憾。

    龚成喜上眉梢,整日笑得合不拢嘴。

    四、不肖儿洗心革面

    刘浏见龚成家道已殷实富足,人丁兴旺,便对龚成说:“我已为你创下一份几辈人都享用不完的家业,我们夫妻一场,是我们命中注定之缘分。不过,我实言告你,我仍日夜思念前夫。你能有今日,先要知足,再是要感恩于我前夫屈焕有,没有他之落魄为乞,就没得你之今日与我为夫妻。现在该是你‘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如何物归原主?”龚成听后,掩面痛哭。

    刘浏又劝慰道:“你能有今日富甲一方,如果没有前县令——我前夫之老父给我的银两做资本,哪有钱银来开采矿山,炼出乌金,如此功德应记在老县令的身上。人之恩德,当思报之。你现今什么都有了,可老县令之子——我之前夫屈焕有却仍乞讨于他乡,不知生死。人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他是我的结发夫君,我不仅思之,还要救他于水火之中,以尽人妻之责。现在你应帮我再做一件事。”

    龚成泣然道:“我能帮你何事?”

    刘浏答说:“你按我的吩咐去做就是!”

    多日后,黑土村二兴居大宅后院新开张了一个乞丐营,用于招揽远近十乡八里乞讨要饭之人,只要是乞丐都可来此乞丐营入住,吃穿用度一律免费。

    此事传出,四面八方的乞丐闻之,奔走相告,纷至沓来。天下有如此好事,哪有不来的?不到两个月,乞丐营就来了二百余人。一日,有乞丐营头报说,有一名叫屈焕有的乞丐新入住乞丐营。是夜,刘浏叫龚成将屈焕有带进三落正院。

    在大厅堂,刘浏隐于屏风内处,此时只见一身瘦骨嶙峋,衣不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