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六四章 传说中的藏品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粒饱,匀称纯净,似为一块翠料所制,难得啊。”张天元忍不住在心中暗道。

    他都没敢说出来,怕拿破仑七世会趁机加价。

    这件翡翠朝珠为缅甸翠玉琢制,色泽温润,青翠欲滴。全器共有108颗珠子,珠大粒饱。匀称纯净,似为一块翠料所制。翡翠朝珠周长共158厘米,珠径1.3厘米。

    在每27颗翠珠之间,有4颗粉红色碧玺“佛头”间隔。比翠珠稍大,在一碧玺佛头下,还垂一葫芦状碧玺“佛头塔”。佛头塔上连有一串碧玺圆珠,略比翠珠小。这串碧玺珠上有一个圆形金属“背云”饰物,内嵌粉红色碧玺。周边嵌红、蓝宝石。背云下有一个蚕头状碧玺“大坠角”饰物。

    背云佩挂时垂于背后。背云两边有三小串碧玺“记捻”饰物,每串记捻下,各有一个“小坠角”。朝珠的各部分构成是有特定寓意的。

    在张天元看来,总数为108粒宝珠,代表12个月、24节气、72候;而4个佛头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背云则寓意“一元复始”;3串“记捻”表示一个月里的上、中、下三旬,总和为30天。

    据说朝珠是由佛珠演化而来的,清代的时候历代皇帝似乎都非常笃信佛教,甚至还有出家的皇帝,对于佛教真得是相当虔诚的。

    张天元在国内见到的朝珠也是不少了,但是像这样的全绿翡翠朝珠,他还真未曾见过,只是听说过而已。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苏.州吴县灵岩山清代毕沅墓、现为金陵博物院珍藏的翡翠朝珠,为中国考古出土的、组合保存完整的全绿翡翠朝珠精品。

    毕沅原籍休宁,先迁居苏.州镇洋,后又迁居苏.州吴县灵岩山。

    他是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以后历任翰林院修撰、陕州洛州巡抚、湖广总督。

    经考古发掘,其墓中出土一大批精美随葬品,其中有两串翡翠朝珠,分别是毕沅和姨太太所拥有。

    而原配汪德在清乾隆三十四年死在甘州,墓内戴的则是碧玉朝珠。毕沅对缅甸翠玉情有独钟,他自任湖广总督后,将上等翠玉琢磨成朝珠,与夫人共同享用,开启了翠玉琢朝珠的先风。在毕沅等人的影响下,朝中人士开始使用翠玉,并蔚然成风。

    然而真正出土的全绿翡翠朝珠却并不多,最起码张天元眼前的这件东西,估计就算是国家的二级保护文物也一点都不过分吧。

    可是就是这样的东西,竟然就随意被放在架子之上,跟一些别的朝珠挂在一起。

    而且有些地方还弄乱了,将朝珠跟真正的佛珠混在了一块儿。

    估计一开始的收藏家不会这么干,这应该是后来不懂收藏的人拿下来欣赏之后,胡乱放上去的。

    也难怪拿破仑七世会担心这些东西渐渐毁在自己的手中了,毕竟遇到这种事儿,实在是让人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你说如果真得有好朋友来了想要看看这里面的东西,你让他看还是不看?

    不看的话肯定伤感情,可是看了的话,那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