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九十九道天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仁大陆,吴国京都夏城,户部尚书冉子成端坐在书案之前,手上执着一根用真正的蛟龙骨头和灵凤羽毛制作的龙凤笔,一遍又一遍地在桌上的灵龟壳上书写着。〖就来读 www.9laidu.org〗

    “九十九道……”

    冉子成的双目闪烁着思想光芒,手上的速度就更快了,灵龟壳上开始出现一丝一丝的奇异纹路。

    闭上眼睛,手上的动作,却依旧保持着惯性,灵龟壳爆出滋滋的声响,但是此时的冉子成,心神却已经全部沉入了智海当中。

    眉心的智窍,是人类所有智慧思想凝聚的地方。已经是翰林修为的冉子成,他的智海此时正狂卷着思想的巨浪。

    汹涌而澎湃,一浪一浪席卷过来,浪声在吼叫,那是阶级分化的声音。

    而矗立在这澎湃的智海之上,高耸入云,竟然已然有了九十九座圣力山峰。并且,这九十九座山峰竟然一山还比一山高,从第一座到最后一座,仿佛形成了一道宏伟的天梯。

    没有错,就是天梯。

    九十九层天梯,从冉子成的智海中一座座拔海而起,每一座都比前一座更高,一座攀着一座,形成了一条登天之路。

    “九十九层!九十九层了!还差一层,我的阶级天梯就能登天……”

    冉子成的声音在智海中回荡,犹如九天圣音,而天上五彩祥云,落下金色的圣力滚滚,化为流川,汇入智海,然后竟然又在那第九十九层天梯之后,拔海而起。

    海纳百川,圣力如河川般灌入智海,被智海中的思想之水浸透塑形,继而拔海而起,依据每个儒士的道之不同,形成各种形状的山峰。

    这些圣力山峰,便是儒士的器。孔圣言称端木赐为器乃是瑚琏,果不其然,后来端木赐进阶到大儒境界,圣力山川拔海而起,便是一瑚琏状。

    更有那法家鼻祖亚圣韩非子,传说其智海中的器在大儒修为乃是一百根量天尺,这便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以法度为尺,就算是天的罪孽也敢量刑惩罪,所以敢自称“量天尺”。

    道家亚圣修为的庄子,据说他的器不是死物,不着地,不落海。晋升大儒之时,天地变色,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梦幻蝴蝶,竟然钻入庄子的智海当中,成为了他的“器”。

    道之不同,器之迥然。而这以阶级观念为道,立志要用严格的阶级制度管理吴国的冉子成,他的器,就是一百道天梯山峰。如今,百道天梯成者九十九,在建者一,大儒修为,成功在即。

    “百道天梯建成之日,便是我冉子成彻底贯彻阶级治国理念之时。”

    十分满意于智海中的现状,冉子成缓缓地将心神收了回来,睁开双目以后,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身上散发出一股气势,似乎想要将整个天地都用阶级天梯去连接。从地上一级一级地爬到天上去。

    “老爷,太子少师曾大人来了。”

    门外奴仆管家冉同很小心地敲门道,生怕打扰到自家老爷的思想静思。

    “曾贵能来了?你让他进来吧!”

    冉子成精神奕奕,然后将桌上的百年龟灵甲轻轻用一本书卷掩盖住半角,故意留出一半来。

    “冉大人,曾某又来打扰了!”

    曾贵能,从一品太子少师,翰林文位。长着络腮胡,笑起来眯眯的,一进门就叨唠道。

    “哪里!哪里!曾大人贵为太子少师,可算是大驾光临了。此番前来,可是与我讨论那《富贵贫贱论》?”

    冉子成很客气地笑了笑,说道。

    “正是!正是!冉大人的《富贵贫贱论》现在已经深入我朝各大世家子弟当中,据我所知,翰林以上的世家子弟当中,便有一成是用了冉大人的《富贵贫贱论》开的智。现在,我们举国上下可都在盼着冉大人能够马上晋级大儒修为,如此一来……《富贵贫贱论》便可从鸣州大作,成为足以镇国的刑典。”

    走进书房的曾贵能,一边说着恭维的话,目光却一边在屋内搜索着,当他的目光触到书案那被掩盖住的一角百年龟灵甲的时候,看到上面的一丝丝裂纹,当即心中一沉,脸色微变,但是却又马上恢复常态。

    “曾大人过誉了,我冉子成自从父亲命亡之后,便立誓要用阶级观念政策统领我吴国的一切士族百姓,幸得当今圣上认同我的观点。只待我智海中的百道天梯建成,此理想便可达成。”

    冉子成显然也是注意到了曾贵能脸上那稍纵即逝的异变,但是却也不动声色地说道。

    “那敢问冉大人,如今天梯已建成几道?”曾贵能笑着问道,但是他的内心却已经开始有紧迫感了。

    实际上,曾贵能并不认同于冉子成的阶级观念。他是贫贱子弟出生,秉承的开智理念是“穷且益坚”,相信不论贫贱富贵,只要努力奋斗,便能够走向达成目标的途径。

    可是,自从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横空出世以来,不仅国君孙建实大加赞赏,而且连整个吴国的上层阶级也颇为心动。盖因一旦冉子成突破到大儒修为,《富贵贫贱论》水涨船高,成为镇国之策。那么,对于国君孙建实来说,便可颁布《阶级法令》彻底地将整个吴国的百姓和士族以一道道详细的阶级划分开来。

    如此一来,下层百姓想要摆脱命运,考取仕途就更加地困难,并且,不同阶级的士族和百姓是决然不可交流来往的,否则那样就违背了《阶级法令》。

    但是因为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以孔圣“无友不如己者”为依论,这句话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定势的共识意思,朝中的大臣,身居孔圣创建的文位,即便心中有所异议和不同的看法,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驳冉子成。再加上这套法令对于国君孙建实控制百姓和士族有着无可匹敌的实效,所以获得了他的大力支持。

    “相差甚远,相差甚远!”

    面对曾贵能的疑问,冉子成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假装不经意地将那改在百年龟灵甲上的书籍撇开,露出了里面的全貌来。

    “灵甲百裂,大儒出世?”

    一见到这裂开将近一百道细缝的龟灵甲,曾贵能的心中已经是难以言说的震撼了,他知道,恐怕此时的的冉子成已经到了翰林突破的最紧要关头,不用猜也能知道他智海中的天梯应该已经建成了九十九道,只差那最后一道了。

    “这……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