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土的少年
大学毕业五年时,我们举办了第一次“同学会”。在这场同学会上,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陈同跟王若菲分手了。
席间,陈同一直在笑,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苦笑。
陈同追了王若菲四年,结果人家硬是没答应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为了王若菲拒绝了外地的高薪工作,结果不得不在这个城市里艰苦打拼……
王若菲不是我们系的,但跟我们很熟,因为她的男朋友老罗是我们班的。大一那年的暑假,他们在校外租了间房子同ju,但经过了一个暑假,老罗就跟她分手了。老罗跟大家的解释是,她花钱太多,我养不起。
之后,王若菲就成了一个怨妇!老罗躲着她,她就时常找与老罗同宿舍的陈同,打听老罗的情况。陈同不会撒谎,于是…来二去,王若菲倒把他当成了最可靠的人,时常向他哭诉。
有一次,她哭着哭着趴在陈同身上;又有一次,激动的她抱着陈同吻起来;当她又一次抱着陈同吻的时候,陈同不再像僵硬的木头了,他也回吻了她——然后,“啪”的一耳光:“就凭你也敢想我?”
王若菲知道陈同的家境,正如她从一开始知道老罗的家境一样。她很快又开始了第二次爱情。
令人没想到的是,陈同在迷糊中接受了王若菲的一吻,从此就死心塌地爱上了她。之后,王若菲爱了又分,分了又爱,每一次受伤,都跑到陈同身边寻找安慰,然后再去找别的男孩儿。
在大家眼里,陈同真的如王若菲所说的来自土星,脑子正常的男孩儿哪里会被王若菲这样玩弄于股掌?
但陈同却为了王若菲,留在了这个城市,被迫创业!他的一番苦心,终于被王若菲接受。两个人在一起了,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能够幸福。然而,老天对陈同的确不够青睐,他又一次被王若菲蹬掉了。
大学毕业之后,陈同在本地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自己开了家店。不得不说,他的眼光是非常精准的,没有本钱的他,居然开了家托儿所!
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生意。那段时间我正好不忙,所以经常去看他。我在周围转了几圈,然后就给他的卡上打了一万块钱:“算我入股,我是你的大股东啊,以后赚钱了记得分红给我。”
那一万块钱,其中五千块还是我找父母借的,他们认定我的钱要打水漂!结果,当然是他们错了。
陈同的托儿所开张之前,他打电话请我吃饭。当然,他也邀请了王若菲,但她晚上要上班。
我建议说:“别让王若菲在夜总会上班了,那个地方,不好。”
他解释说:“她在那里做财务,不是干别的……”
王若菲是会计专业,就业面广得很,为什么非要在那里做?无非就是工作轻松,工资高。最主要的是,可以认识有钱人。
长久的付出,总会换来回报。王若菲终于心想事成,她居然真的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有钱人。其实说起来对方条件并不是很好,虽然他有几套房子,有一辆二十多万的车,在银行做管理信贷的处长,但是人已四十开外,而且是个秃子。
其实,当时陈同是赚了钱的。
陈同请我吃饭时,询问我托儿所收费的事儿。他计划一个孩子一个月收四百块钱,我直接让他翻一番,遇到寒暑假则是一千!
他犹豫:“贵了点儿吧?”
但我比他要现实一点儿:“四百太少,生存第一。”
结果,最后定价六百。托儿所一办起来,陈同立即瘦了很多,说明他做得很辛苦。我建议他招人,他犹豫,后来,我辞职了帮他忙。我跟他说,我是大股东,是大老板,生意忙了,我自然得照顾我的生意。
原本我对那份工作就不是很满意,想帮他一阵子,然后再找工作。但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两年。
因为托儿所的生意确实很不错。最高峰时,居然收了47个孩子。所以,我们的收入是相当不错的。
令我意外的是,陈同坚持按股分红。每个月的钱,除去房租和必要的开支,结余都在三万以上,我分到的是三分之二,而他拿三分之一。
我的一万块钱投资,最后稍稍一盘算,居然拿回了二十万。
那几年,陈同真的不算穷。他跟王若菲的感情也还可以,总之,生活很有希望。但很快,小区里增加了六七家托儿所,我们牌子老,生意好,但陈同却把生意转给我了,他要去做另一个生意:国学培训。
这个决定,让他攒下的十多万块钱,全部打水漂了。
王若菲再一次冲他吼:“陈同,你真是土星来的!”
2.知心的人要在一起
很多人认为陈同对王若菲那样痴情,很愚很蠢,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一味迁就的人。
关于分红,王若菲不知跟他吵了多少次,但他坚持原则,按股份分红给我。我收获了二十万,然后买了房子。而陈同,有志于推广国学教育,错过了买房的时机,然后,他就再也买不起房了。所以,王若菲离开了。
一切都很自然。
王若菲知道自己在陈同最贫苦的时候离开,会被大家指责,她像为自己辩护一样,写了几篇长长的博文。她曾经跟着他去到河北老家,那个村子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全是土路,那几天又下雨,道路泥泞,她去过一次就发誓以后再不去第二次了。陈同老爸醉心于做农村带头人,给不了儿子多少钱,自己又落了一个多病的身体,将来老了岂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王若菲将陈同这个典型的“凤凰男”的家庭写得很是凄惨,而且陈同家居然还有个太爷爷,加上爷爷奶奶和陈同大哥的孩子,一家十几口人,在她看来都是包袱……
而在我看来,五代同堂的家庭,如果没有孝道维持,两代同堂都不可能啊!孝悌温良的一家人,居然会被认为是包袱。
王若菲说:“袁敏,我知道你对陈同一直有好感,那你就去跟他那一大家子过一辈子吧。”
在ktv的大厅里,我跟陈同不约而同地跑了出来,坐在这里喝茶。我问他的生意,他说:“赔了两年了,但影响力是有了,目前,我们班已经有二十多个人了。”
我说:“你眼光很长远,不局限于一时,很好!”
他笑:“袁敏,我发现,最了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