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功,随后年年荣誉接踵而至,2010年他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已经算是到顶了。”
神探不是一天炼成的。自1990年从公安专科学校毕业算起,他已是从业20多年的老公安,张惠领干过3年的社区民警、治安民警,然后去了公安部研究所,在那里,“又干了7年时间。”他的工作主要是管设备。“那时候还年轻,才20多岁,在机关觉得干不了那活,还是觉得干一线的警察比较好。”为了照顾家里有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他选择在派出所上夜班,“主要是夜巡,家里人白天都在医院住院,要抽出时间去照顾。”
1990年到2000年,张惠领被派到万寿寺一带当巡警,这是他成长的关键期,在那十年,张惠领几乎跟所有类型的犯罪分子有接触,深谙他们的作案手段。2003年调往双榆树派出所时,张惠领已经是一身本领,据统计,他带领的探组每年能抓捕小偷骗子200多个,这还只是正式拘捕立案的数字,在派出所连治安拘留都够不上、批评教育后放走的小毛贼不计其数。
辖区内有老太太见到张惠领常常抓小偷,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神探亨特张”,其中 “神探亨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风靡中国的一部警匪剧《神探亨特》。只是美国的亨特抓的是杀人越货的重犯,中国的亨特张管的是偷窃诈骗的“毛贼”。将“亨特”嫁接到“张”上,透着辖区内人民对张惠领的亲切和尊敬之情。
张惠领的经历曾经吸引了多少对他职业感兴趣的人。有一名90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双休日及假期常跟随老张学习怎么反扒,这名学生回到学校后,写了篇论文《新形势下扒窃拎包案件的特征分析与打击技巧——基于对张惠领工作法的实践与研究》获第七届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学生把论文的奖状原件寄给了张惠领,张惠领得意地笑了笑,“这真是个意外”。
拍出民警的真实生活
2011年,一部根据北京普通民警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社区民警故事》公映,原型是西城区的一名社区民警。看了这部电影,海淀公安分局宣传处认为张惠领的故事更加鲜活,不拍都糟蹋了。
拍戏的事很快就在海淀分局内部定下来,为了把张惠领的故事写得真实,分局政治处副主任代雁亲自操刀写剧本。2012年春节,代雁在花费3个月写出了2万字的剧本,又修改了6遍才形成初稿。面对成百上千的档案记录,代雁也犯愁,他怕这些素材都流于形式。“不能夸大,要还原民警的生活。”
哪些是民警的真实生活呢?反扒民警也会有恐惧,特别是面对死亡的危险时。张惠领身患哮喘病,一次连续加班发病,随身药物也无法控制,瘫倒在派出所的走廊里。“张惠领说他当时真怕了,怕再也起不来了,拼命爬到值班民警办公室砸门求救。我把这个情节写入了剧本。”代雁说。
代雁最初的想法是让张惠领担任剧中的主角,但这一想法最终被上级部门否定,原因是便衣警察不便公开透露自己的身份;再者,电影本身是本艺术,对人物的刻画不可避免有加工的痕迹。如果张惠领在电影中办案的一套跟现实中有出入,岂不是弄虚作假?
剧本写好后,接下来是找合适的导演。那时,导演高群书想拍一批反映社会小人物故事的电影。看过剧本后,高群书觉得,张惠领这人有意思。“他抽了三十年烟,戒了五年,最后居然戒出了哮喘,不能闻烟味。他要带领很多便衣保安,有时着急就会骂人,但这不影响他是个劳模,抓起贼来本事一流,毫不含糊。”两天后,高群书答复要执导该片。
尽管高群书被认为是中国最擅长警匪类电视剧的导演,但这部电影跟惊险、神奇、探案、飙车、爆破、武打等惯常警匪题材没什么关系。这部片子跟主旋律英模片也没什么关系,尽管现实中的张惠领警官已经荣膺一大堆荣誉称号。高群书的想法是用业余的演员、专业的摄影,记录下北京这座城市在这个时代里的声音和质感、面孔与表情,一个《杜拉拉升职记》光鲜背景之外的一个北京,一个拥挤逼仄,活生生、油腻腻、冷冰冰又热烘烘的市井烟火气的北京。
观众们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真实感。民警张惠领的反扒经历是素材上的真实,而微博“大v”们在电影中的角色台词也是鲜活的。比如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饰演的碰瓷团伙司机的吐槽:“中华民族不差我一个人缺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票爷饰演的碰瓷女在审讯室中,既好笑又心酸一席话:“我是北京人,所以我从来不碰北京人,碰的都是外地的并且开好车的。你是北京警察,我是下岗女工,我没去当小姐就不错了,我告诉你我是有原则的。”这句话中暗含的地域性歧视、底层人的无奈,多少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
警察是社会黏合剂
在张惠领的办公室内,我们是边看电影边聊的。尽管这是部真实的纪录片,他对着画面还是能挑出电影内外的不同。比如,电影中镜头一个接着一个,蹲点、抓人、审讯、结案、蹲点……反映的是案子一个接着一个。但现实中,一个案子从查办到最后结案要一两年,往往是一段时间再查办不同案子。
电影中抓一次小偷要动员很多民警,张惠领告诉记者,大多数情况是一群辅警跟着他抓小偷,辅警队伍是一支由公安机关直接指挥和管理的队伍,但没有独立的执法权。“你写报道的时候一定得记上,抓人的不都是警察,另一部分是辅警。”张惠领叮嘱《方圆》记者。
张惠领就是这样一个警察,似乎他对自己的一句话都要负责,并且有义务让对方放心。就像是刚见面,他都会给人递上一张警民联系卡,让对方在遇到什么疑难时主动找他。
在人们眼中,一个载誉满身的警察应该是神情冷漠,携着通话机、神奇十足,带有侦探气质的大人物,但只要见到张惠领本人,警察的平凡和朴素会迎面而来。
在电影中,老六扮演的张惠领有这些细节值得注意:民警骑着电动车上下班;蹲点饿了就在夜市摊吃一笼包子;有对他工作误解而死缠不休的;遇到公交上的贼,他也不管不问的。
这些都是他现实中的场景,“公交上的侵财案件由专门的公交集团管。我坐公交看见贼也不会当面抓,一个人势单力薄。”
几十年的街头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