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人故事选集(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奇迹小子林书豪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哈佛校队征战ncaa一级联赛了。

    一个赛季结束,回到中国,他连续走了平湖、上海、东莞,每一个地方,他都算是个明星,但每一个地方,他都是个可爱的隔壁家大男孩儿,每个人都喜欢他。

    在平湖,他在平湖中学教小孩子打篮球,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他都投入足够的耐心,孩子们乐意跟这个大哥哥一起打篮球,打完篮球也不放过他,签名合影一连串,旁边的工作人员看不下去了,上前说时间到了该走了。林书豪一回头,轻轻地说:“再签五分钟吧,人家等了很久。”

    在上海对于林书豪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早上的晨练,这个朴实的大男孩儿不但自己练习力量、运球和投篮,还带着弟弟书伟练习,林书伟已经就读于纽约的汉密尔顿大学,将会受邀参加nike的全亚洲训练营。

    每天早上兄弟俩6点半起床吃早饭,7点半开始训练,最后,他们回归健身房做力量,每一个细节动作,书豪都告诫书伟一定要做到位,不要有任何折扣,否则那就是欺骗了自己。每当弟弟感觉动作吃力的时候,他都会大声鼓励。

    全部动作完成,兄弟俩又像小时候那样打闹说笑,亲热劲儿就好像前一天晚上全家在外滩散步,一位长辈送给他们两人一人一支镭射光笔时那样,活泼而阳光,就像回到了童年。结束训练准备离开酒店的时候,我问起林书豪关于天赋的看法,书豪的妈妈吴信信说,当初书豪加盟勇士队的时候,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的查特·福特把林书豪贬损得一无是处,家里都觉得很气愤。林书豪一直憋着不说话,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看球的爸爸妈妈就说,那怎么了?拉里伯德还不是没天赋,照样能成巨星!

    听到这个,林书豪又露出了他那招牌式的憨厚微笑,慢慢地说出了一句话:“我常跟我弟弟说,这世界上有太多天赋出众却懒散的人,感谢他们吧,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没什么天赋的人机会,因为我们会努力。”

    二

    林书豪很喜欢美食。他甚至把吃作为一种排解压力、释放心情的手段。比如2010年选秀失利后,他曾经一顿吃掉了几十个鸡翅。

    喜欢归喜欢,这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饮食原则。尤其来到中国大陆,面对无数叫不上名字来的美食,林书豪从来都是先问清楚“这是什么”,然后才会动筷子。

    如果一道菜很美味,但违背了他作为篮球运动员的营养规则,或者和他的信仰——基督教有所冲突,他是断然不会吃的。

    还有一些美食,固然营养成分很高,但他觉得不太人道,也会“拒吃”。我在大陆和他一块吃饭时,就发现他对甲鱼类的美食是持排斥态度的。

    一顿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个性。仅仅从饮食上,就能看出林书豪是个很有原则的人,给他定的规矩,只要他认可,那就一定会坚持下去,不打折扣。他能有今天,或许与这种对原则的坚持也有关系。

    林书豪是一个很谦和的人,待人彬彬有礼;而且所有的礼节,几乎都是“中式”的,没有西方的那种豪放。

    别人说话,他很少打断,礼貌地洗耳恭听。父母说话时,如果有哪个词汇表达得不太恰当,需要纠正,他也会在父母说完之后,小声地补充、纠正。和那些球场下的“豪放派”球员相比,他是典型的“婉约派”。

    他信仰基督教,他对教义的遵守让我都很感到钦佩。

    在大学时林书豪就非常自律,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大三和大四时,林书豪就已经是哈佛校内的明星。各种诱huo随之而来,每天总有不少女孩想方设法地接近林书豪,facebook上的邀请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交友,林书豪很有原则,他很重感情,绝对不是随便乱来的人。参加聚会,他很幽默也善于调动气氛,但他很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根据美国法律,21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喝酒。只要聚会里有酒精饮料,林书豪就会主动退出。

    吃饭的时候,我们基本用英文交流。他会说一点汉语,大学选修过中文,但说起来比较费力。虽然很难用中文交流,但他的生活方式还是比较中国化,比如使用筷子。但即便用筷子这种小细节,也能看出他的“规则意识”。夹菜的时候,他都是先用“公用筷子”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夹起吃掉。

    在大陆期间,cba球员琳琅满目的饮食,以及各种充满了诱huo的商业酒宴,林书豪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放松。他曾经说,“要是吃猪肉的话,我的训练师一定会杀了我。”即便是吃鸡肉,他也会细致到剔除鸡皮,任何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他都坚决不碰。

    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很守规则的人;即便统治社会的“公规则”缺失了,他内心的“私规则”依然会存在,而且严格地要求着自己。

    这种规则意识的突出表现,就出现在nba停摆期间。当时,林书豪坚持每天训练3次,每次1小时,在停摆的日子里从没有间断过。那些5对5、投篮和力量训练让他保持着对nba 的憧憬。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球员都像他这么坚持训练。有不少nba球员把停摆看成了“放大假”,有的球员你说他“训练打折扣”都是在拔高他们,干脆就以玩乐为主。

    从某种意义上讲,林书豪对篮球的热爱是第一位的,这种热爱超越了对nba的热爱。即便nba不存在了,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篮球运动,他就会奋斗下去。

    他的这种豪气、志向和谦逊、文质彬彬的美妙结合,让我想起了胡适的一段话。胡适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这样说: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显而易见,林书豪正是胡适眼中的“好孩子”,他有志气,但没有摆在脸上;内心高傲,但没有挂在嘴上;成绩优异,但待人和气。这很值得家长们借鉴。

    三

    林书豪是个很低调的人。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和他的性格也有关系。

    这种性格,到底算不算好?很难说。对有的人来说,或许越高调越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