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韩国义无反顾派军救援,被斩首4万,名将暴鸢败走开封。虽然最终魏国割温地求和,但韩国在魏国危难之际的义举(更多是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却是众人皆知。
奈何这是一个道德沦落的年代,利字当头,笑里藏刀、隔岸观火、恩将仇报的例子比比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任何一方都可以出卖自己的一切。
魏国也是被秦国打怕了,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两县,割得魏国上到国君,下到卿大夫心里肉痛无比,这割得可是自己的赋税、钱粮啊!
芒卯这才趁机向魏国新君进言,称韩国富足,国力弱小,可欺之。对上秦国,魏国自知不敌。但对付起韩国,魏国则是手到擒来。从秦国手里失去的土地就从自己的好心邻国身上抢回来吧!还可以顺道提升下国民自信心,军队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此言与国君之想不谋而合,但是韩、魏国关系毕竟不错,尤其是当魏国国都被围,只有韩国救援,现在出兵道义上站不住脚,魏王面带犹豫。
芒卯最擅察言观色,魏王已然心动,现在只缺一个借口,而借口自己早已准备好。于是芒卯辩称:“虽说韩国曾经援助过我们,但兵败后却与秦国交好结盟。大王你看今年秦国进攻我们,他们韩国就袖手旁观。我们大可以联合赵国,逼迫韩国与秦毁盟,这样三晋重归于好。至于占领韩国土地,无非是让韩国记住教训,只有团结在我们魏国身边才是正道!到时大王威名远播,一举数得啊!”
魏王听此大悦,当即打消顾虑,同意联合赵国攻韩。而赵国也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不过却不是觊觎韩国的土地。
在赵国看来,楚国已经被秦国打趴下了。那么下一步就很有可能轮到自己,毕竟眼下自己是六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赵国也想拉拢下韩国,帮助自己一起抗秦。奈何韩国不识趣,如今该教训下这个不听话的小朋友。
对赵、魏两国而言,此次作战唯一要素在于速战速决。秦、韩虽有盟友之名,但咸阳到新郑的道途艰辛,一千里的距离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如果一切顺利,说不定秦国援军还在半途的时候,韩国已被迫与赵、魏签署城下之盟。
于是赵、魏两国秘密谋划,瞒天过海,在新年来临,趁韩国疏于防范之际一举突破韩**队防线。
一日之间,华阳告危,新郑告危!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