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五兄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8章 回京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像四夏这样的懒人,就得从灵魂里受到教育,她一定认清了,天底下享福的人并不只是她一个,自己比别人没有多大的资格享受,没有了心里的硬气,也许是怕雨春撵她走,也知道自己的本事,几百两银子是保不住的,真的是雨春的猜想,根据表面现象,四夏是怎么想的,雨春不会知道,她眼一时安分,就收留她一段。

    吃过饭,四夏找到了自己的绣盒儿,开始绣起了花,四婶看了四夏绣的花,偷偷地问雨春:四夏的性子好像是改了,坐的很安稳,这些天没做活儿了,绣的活计怎么还长进了?魏四婶有些好奇,一定是在二冬那里吃不饱穿不暖,待够了。

    知道这里享福,就不敢掉歪,终究是塌下心去,会不会很快就还性呢?

    四夏就是那个样子,时好时坏的,没什么准性气。雨春只有敷衍两句。

    雨春当然愿意四夏变好,她估计自己是太奢望了,人的性格怎么会变?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是千古不破的真理。

    马车走在京城的大路上,雨春一路心急,想趁汪知府得不到消息之前,把情况汇报给太上皇。

    在雨春的催促下,甄大也顾不了马车颠簸,一路甩着马鞭子,京城的大路不是太不平,在疾驰的情况下,也不住店,也不打间,只买些食物带在车上。

    永久跟来,四夏岂会落下,雨春也有些不不放心把他们留下,连魏四婶和绣坊的人都回了家,借口就是让她们在家踏实过年,雨春怕王永昌那帮反贼,狗急跳墙,为了报复她,祸害绣坊这些人,留了周华云手下的三十名侍卫住在绣坊,就是为了保护魏四婶一家。

    侍卫有探马,王永昌一有动静,侍卫就会知道,会保护魏四婶一家快速的离开,等到京城的援兵过来,雨春就没有顾忌了,如果二冬出谋,抓永久和四夏要挟自己,还是个麻烦,雨春不得不妨,永久还没有放假,也顾不得那些了。

    留着王永昌不动,是放长线钓大鱼。王永昌这里一定是个聚财之地,自己就是要打草惊蛇,动了汪知府不动王永昌,只要王永昌安然无恙,他的上司一定会派兵增援,那样就好追查他们的主子是谁了。

    时间赶出了一天,雨春到了餐馆,看看天色不是很晚,大概在未时,快速的吃了一碗饭,就进了宫。

    雨春有皇上赐的穿宫玉牌,可以随时进宫,无人阻拦,她的丫环都是宫奴,算是皇宫的人,可以跟随一个等在宫门里,接雨春出宫。

    其余三个都等在外宫门,待雨春出来。

    甄大,贾二自是跟随雨春保卫,雨春进了太上皇的宫殿,他俩就守在外边。

    详细和太上皇讲了捉拿汪知府家人的经过,柴老乐了:我的女儿就是计谋百出,不料胜,先看到危险与不利,兵家之道也,可惜你生了女儿身,要是男儿,随你大哥出征,一定会场场皆胜。

    父亲,您太夸张了,我去出征?我可是不懂一点儿军事,我只是怕无辜地损失生命,小心了一些罢了,我的脑子里装的只有赚钱,别的是纹丝不懂的。

    太上皇就就笑:你不懂?是装的吧,为父明白,你就是不愿进宫,一提进宫的事,你就畏惧十二分

    雨春快速的转移话题:父亲,您跟大哥说明白,让他扬言派兵抓王永昌,幕后的一定慌张,皇上的动作慢点儿,他们自会轰然出动,也会提早起誓,从兵源就引出了幕后,幕后的主使一抓起来,他的暗兵再多,也不足为患。

    放心吧,你大哥心里也有数,你的餐馆给你派一千御林军,他们可能会打你的主意要挟皇上。太上皇这样的安排,雨春知道是对自己的关心,有人保护就比没有强,自己可不逞能。

    多谢父亲关心,女儿小心就是,您不用担心,女儿一定会没事。雨春只有感谢,眼里全是小星星,被人关心真好,心里暖洋洋的。

    春儿,要不你住到皇宫,还是这里安全。柴老只怕万一出事。

    父亲,那帮反贼成不了气候。历史上可没有这帮反贼的记录,无名小辈,是闹不起来的,柴荣这个皇帝厉害得很,比赵匡胤强得多,武功比他高,智谋比他强,能力比赵匡胤高得多,赵匡胤是捡了柴荣的胜利果实。

    柴荣这样的皇帝,收拾一波反叛,嘴皮子一动他们就完了,只是他的寿命不长,要不哪里显得赵匡胤。

    次日,雨春到了烧烤店,看看自己走了十几天,烧烤店的秩序井然。

    严可丽,宋芝兰俩人把店管理的很好,严可丽把账簿拿给雨春看:郡主,这是半个月的总账,去了成本,净利七百一十七两。

    雨春有些不信,一天净赚四十多两,赶上镇上的烧烤店一个月的,奇迹。

    看到雨春迟疑的目光,宋芝兰就说:郡主,你细细地看看就明白了。

    雨春问道:这账是谁记的?

    回郡主,是我记的。宋芝兰一说,雨春就说是一怔:你识字?

    嗯。宋芝兰就低了头。

    雨春惊喜地瞅着宋芝兰:你怎么不早说,让你当账房多好。

    严可丽说:她父亲是个秀才,战乱期间遭了难,家里又连年遭旱灾,为了保住弟弟的命,被卖进宫做了宫奴,有好几次差点被孙姑姑打死,总算捡了一条命。

    哦。雨春没了下言,宫奴哪有一个好命的,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被逼急了才卖女儿,有几个像陶家那样不事生产,光指望卖女儿过日子,遭了艰年自是没有办法:你是和你爹学的字?

    宋芝兰点头:是的,我爹在的时候,我娘对我还是不错的,我爹没了,我娘心里有不痛快,就拿我撒气,非打即骂,我也是不愿在家里呆了,没想到离开狼窝又入虎穴。

    这就是女孩子的命运,父母都不会把气撒到儿子身上,宋芝兰自从进了宫,母亲得了二十两银子,做宫奴就几百钱,还被上下克扣,吃不饱饭,连救命的钱就没有,隔了俩月,她的母亲就托人跟她要宫里的月钱,别说是没有,就是有,她还得用这个钱保命,哪有余钱再给家里。

    自己是书香门第出身,成了奴籍,就够憋屈的了,还要再次向她索命,对这个母亲她也是无语了。

    宫奴没有见家人的权利,也不想再见到他们,知道他们没死就够了,自己的命换了他们的活命,也对得起他们了,要不是被郡主救了,自己没有可能活着出宫。

    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