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年之前,全省能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就已经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了。
任重而道远,说起企业的竞争力,梁伟法作为负责经济的省长,也有深入的研究与自己的心得。
晨曦纸业给并购后,原材料都从国外进口高价优质木浆;环保投入也做到不向饮马河排放一滴污水,拿张恪的话来说,这部分的投入要占到销售额的3%,这个数据与省经济研究院的判断比较符合;员工薪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相比并购前的水平,提高将近三倍。
种种情况相加,纸厂的经营成本增加幅度似乎令国内同类纸业难以想象,然而给并购之后,纸厂的实际盈利能力丝毫未见减弱,地方税收相比较往年也有较高幅度的增加,新光纸业在收购晨曦纸厂之后,年销售额突破七十亿,也成功跻身进入国内造纸行业三甲企业之列,实际竞争力也要远远超过国内平均水平。
新光纸业发展到当前水平之后,除了与国内其他顶尖大纸业集团竞争之外,就要面临海外纸业巨头的竞争威胁,中美达成双边协议,迈进加入世贸组织的关键一步,国内纸业市场也将大幅度的向海外纸业巨头打开。
造纸产业下一步的竞争,大概就体现在林纸一体化规模上了吧?
中央不会允许海外纸业巨头的进入对国内的环境与林业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海外纸业巨头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走林纸一体化这条路。
缓解环境压力,同时也是为了能生产中高档纸质产品,需采用木浆为造纸原料;要避免给当前已经触及危险红线的林业资源造成额外的压力,要么从海外大量进口木浆,要么就是大规模的种植速丰林,建造林源基地。
大规模进口木浆要忍受高成本的煎熬,再加上其他国家也将逐步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将进一步提高进口木浆的成本,最终建造自己的林源基地才是真正的出路。
梁伟发心里这么想着,微微侧身看向西南方向,虽然夜色里视野看不太远,但是他知道金山西南丘陵地带有大片属于新光林业的速生林。新光林业大规模进入江南省的时间稍晚,但是在东海省有近三百万亩的林地生长周期已经进入第三、第四个年头。
梁伟发知道三井旗下的王子造纸、印尼的金光纸业等国际纸业巨头都有明确到中国投资的意图,面对这些虎视眈眈的纸业巨头,新光纸业除了在林纸一体化上拥有至少三到四年的时间优势之外,至少东海、江南两省,新光纸业不用担心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大片的林源地都给新光纸业的关联公司新光林业垄断了,剩下的空间也填不饱海外纸业巨头的肚子了。
新光林业除了继续完善在东海、江南两省的林业布局之外,又开始向浙东、河南、海南等省市渗透。虽然国内林权关系复杂,要彻底理顺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政治上的强力支撑,在其他省市大规模的植林行动无法展开,但是新光林业至少比那些还没有行动的海外纸业巨头要抢先好几步。
九六年,锦湖孤注一掷的在东海大规模植林,当时令人万分费解,此时才体现出锦湖的高瞻远瞩,特别国际木浆价格持续上涨,尤其让人觉得锦湖提前布局林纸一体的战略再是正确不过了。只要择地建造大型制浆工厂,锦湖就能迅速完成林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布局,从而一举超越国内其他纸业同行,即使面对海外纸业巨头的竞争,犹有充裕的回旋余地,甚至可以说面对海外纸业巨头也拥有竞争优势。
虽然说锦湖在九六年就画出制浆项目大饼迄今未见踪影,但是随着纸业市场对外资的逐渐放开、新光纸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光林业这些年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植林,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木浆进口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涨,进口木浆价格大幅飚升,大家心里都清楚,就算锦湖在马来西亚云源集团旗下的制浆工厂拥有大量股份,最终还是要在国内上马制浆项目的,而且制浆项目投资可能将远远超过最初估算的六十亿。
理论上来说,吨浆吨纸。新光纸业此时的产能就突破一百二十万吨,三年内计算产能达到三百万吨,要是到时木浆原料实现完全自给,也就意味着将来的制浆项目也要达到三百万吨规模,少说也是两百亿人民币或二十五亿美元的超级投资。
两年前,锦湖说要上两百亿的超级项目,大家都会撇撇嘴不屑一顾;但是时至今日,谁都不敢说锦湖不会不动声色的就真掏出两百亿来上制浆项目。
等制浆项目建成,新光纸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吧?
梁伟发有时候在想,国内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学锦湖事先多想两步?劳动力廉价的确是种优势,但是说起这个时心里总应该有些羞耻感。人们辛勤工作,为企业创造业绩,临到头甚至连吃口饭都成问题,想起那些建议将最低工资标准定在三百元的专家教授,梁伟发心里微叹,他们到底是希望普通员工永远任劳任怨的为企业能有竞争力做出无私的奉献。
说起来,还是经济上没有底气,有些事情,省长说了不算,省委书记说了不算,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无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不是人为定多高就有多高,经济发展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饮马河西岸厂区绵延,灯火辉煌,生产流水线作为工业化的怪兽不会在入夜停下来休息;东岸这边除了路灯与景观灯之外,工业建筑就廖若晨星了。
金山湖溃堤影响太恶劣,对金山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打击几乎可以说毁灭性的。晶圆厂这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超大型项目,对金山来说,就显得意义极为重要了。
想想新亭,东山岛建港工程上马之后,大型投资接二连三,工业用地价格从九七年白送上涨到九九年的每亩十二万,为了能使东山临港工业区的有序发展,有效利用工业用地资源,省里将临港工业区一百亩以上的项目审批权收了过来。新亭的经济崛起已经指日可待了,作为江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省会金山何时才能重振经济?这个问题始终是沉重的压在省市诸人的心头。
在徐学平家听张恪透了底,梁伟发就有些按捺不住,与赵有伦唆使着寒夜赶到湖堤这边实地纸上谈兵一番,徐学平的兴致也很高,似乎就有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工厂矗立在眼前。
要是任着梁伟发他们的性子,恨不得今天夜里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明天就破土动工。
“中晶微芯的管理层这段时间来都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