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还有一部分是店主用来钓鱼的,想要在几百上千件玩意儿里找出真家伙来,眼力、运气、胆量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商铺里也有全部都是真货的,一般也就是卖点旧书老报纸,或者搪瓷缸子水壶什么的,海报、邮粮票、现代纸币也有。
他们的这些货都是目前来说收藏价值不怎么高的,特别是钱币收藏,所谓的几连号几连赵也都是一个幌子,真正有收藏价值的钱币,不是错版了的,就是 的第一本第一赵,其它的都不会有什么价值。
很多人都在说,收藏了哪一套什么什么钱币,现在涨价到多少了,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么的广阔无限。这个价格的确是有,但却都是门店的销售价格,谁也没见过藏友之间相互交换或者交易这些东西的,那玩意儿谁买谁上当,五十年能升值个一两倍就是奇迹。
再说谁也不会没事干买一百万新钱放家里等着升值吧,有那个闲钱放银行里五十年都能得不少利息,还不用担心有贼惦记。或者是买点其他的东西,那怕是买了股票放五十年不管,升值空间也不止三倍五倍。
还有一些人是专门倒腾邮票的,这种东西还真有能够升值的,不过也是和钱币差不多,要么是错版了的,要么就是发行能量极少的。但是还有一点,真正错版的和发行量少的邮票也是极少的,而且交易量也少得可怜。说到头来,集邮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爱好,要不为什么叫“集邮”,而不叫“藏邮”呢。
(另:有时候倒腾邮票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我认识一个家伙,就是养藏獒和倒腾邮票的,早些年和别人合伙想要囤积某一版错版了的邮票,几百万投进去,到现在有十来年了,一点起se没有,把养狗赚的钱也都全部贴进去了,日子过得不能说惨吧,但是也大不如从前了。)
甚至还有一些商户和摊贩,干脆就是摆明了卖现代工艺品,这样的买卖反而有不少人光顾。三五十块买一对小胆瓶,或者百八十块钱买一只葫芦瓶回去,永乐、宣德、成化、康熙、乾隆这些名瓷倍出的底款都有,毕竟识货的人还是很少数的,弄回去摆在家里也不为彰显什么东西,就图个漂亮雅致。
这些买卖的客户里,也有不少是抱着特殊目的的,买来碰瓷的有之,买来做旧之后兜售的有之,总之是买卖要比不少的商户兴隆。
这类的店铺,赵才哲是肯定不会进去的,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嘛,有那进去看一眼的功夫,几间商铺加起来够他在天棚区看十几处摊子了,说不来还能憋着一玩意儿呢。
潘家园的商铺和摊贩总量有好几千,有了赵沐跟着,时不时就要停下来给她上一课,一上午下来也只不过是逛了一少半而已。
倒是也遇见了几件值得出手的东西,耐不住赵沐刚刚被允许有了在古玩市场消费的权利不久,她手里的藏品又少,一共三件玩意儿都被他一个人瓜分了,虽然“瓜分”这个词很不恰当,但是赵沐就是这么说的,还逼着赵才哲承认了是他和赵沐“瓜分”了,不然就回家去告状
拍卖行和卖家认定了那四幅画不是郎世陈的作品,那对灯架也不过就是中国的古典家俱一类,si下交易得到的好处绝对不比上拍卖会少一点,他们更愿意做这种不需要缴纳大笔税金的生意。
只不过是几件拍品被取消了而已,而且还是几件并不被人看好的拍品,其他的拍卖会上也不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并不会对整个拍卖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大部分买家都踊跃竞价的时候,大反常态地扎堆儿坐在一起的地方专家们却是一脑门子的官司,拍卖会还没有开场,就宣布了那五件拍品被卖家收回的消息,他们今天就是冲着那四幅画来的,能高兴能起来才怪。
为了那四幅画,十来个地方专家通宵达旦地讨论了两天,还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在网上一起研究,参考了若干的资料和实物,终于能够确定是郎世陈的真迹了,那画也被人弄走了。
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怀疑,那四幅画被卖家收回了,可赵才哲今天怎么也没有来呢,是他提前就知道了消息,还是说那四幅画就是被他买了,今天才不来了的呢?
一有人起了头,就有跟话的:“我也有点怀疑,今天取消了五件全都是中国的,也都是不被老外看好的,我们能知道那是郎世陈的画,他能不知道吗,肯定就是他下的黑手。”
也有人不同意的,道:“我觉得不可能,这儿可不是在国内,他哪来那么大的本事呢,还真当这拍卖行是他家开的了,我看这就是一个巧合而已,要不他上回怎么不这么干呢?”
第一个提出怀疑的那位反驳道:“怎么就不可能了,这拍卖行是不是他家开的我不知道,可我却知道,这几次的拍卖会消息都是从他那里知道的,他能得到这些消息,就肯定能找到拍卖行和卖家。
而且你们仔细想想,拍卖行的人并不认可这四幅画是郎世陈的,如果买下来是不是属于捡漏了:还有那对灯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可那也是紫檀木的,我估计那也是个不一般的物件。”
“那你的意思不就是说,咱们这么多人都走眼了,就他一个人看出来那是好东西了吗?”这话说出来就是一股子酸味儿。
那位白了他一眼,继续分析道:“走眼怎么了,你觉得你比他要强很多吗,走眼的人多了去了,在座的谁没走过眼啊,技不如人就要承认,这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而且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咱们主要是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赵才哲把那四幅画黑了。
你们看啊,他这个人是以捡漏著称的对吧,那四幅画肯定是个大漏,提前买下就更是大漏里的大漏了。可那对灯架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就算是有人要抢,也不会抢那个吧,这拍卖会上比那个值钱的东西还有好几件呢,为什么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东西会在开拍之前被收回了呢?
肯定是因为那东西有没被人发现的好处,而真正发现的人提前买走了,赵才哲的眼力我是绝对承认的,年青一代中的第一人,看出这个来不是什么问题。再结合他捡漏的习惯来看,这几件都是能够捡大漏的,又是同时被卖家收回,还说什么收回啊,其实就是提前卖掉了,除了他你们觉得还能是谁?”
又一个认同的声音道:“嗯,我也觉得你说的对,咱们上次在拍卖会上给他搅合了,这次他肯定留了心眼儿,不想再为人民服务了,赶在开拍之前找到卖家买下来,不给咱们搅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