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其它的拍品大致打量一番,也不管还在议论纷纷的专家团成员,赵才哲就带着陈秋白和赵沐离开了。
专家团发生挪用公款赌博这样的事,肯定是要有一个处理决定的,带队团长和第一副团长董老要在酒店等着国内对那些人的处罚决定,到底该怎么办,两人也好有个商量。
董老不在,几个外门师兄也没有在,就剩下那些地方专家们相互讨论着,赵才哲才懒得和他们说什么,经过上次的拍卖会之后,彼此之间已经是完全翻脸了。
对于这种人赵才哲真是想不通,你这么明显的来占人家便宜,人家又不是傻子,能看不出来吗。可他们还就是赖上了,搅和了科隆的那一场,又跑来这边搅和,还想把赵才哲当做给他们带路的冤大头了。
赵才哲的心里已经是不爽到极点了,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得寸进尺的,有了这次就会有下次,不给他们来点绝的他们还真以为这样就能把自己吃定了似的,这几件东西他是要定了,绝对不会再给那些家伙机会。
过了这一站就是伦敦的拍卖会,必须有主办方的邀请函才能参加,也就没有和他们相遇的机会了,以后也不会再和他们有打交道的时候,坑他们一把就坑了,谁让他们自己先不规矩的呢,就不要怪别人用更卑鄙的手段。
回到酒店之后,赵才哲就给斯特里奥去电话,让他帮着找人联络一下这间拍卖行和那几件拍品的委托人,他要si下进行交易。
对于赵才哲的苦衷,斯特里奥表示很理解,什么东西都怕碰上不守规矩的,如果你还是一个有原则的人,那就更加的悲哀了。那些家伙花公家的钱不心疼,只要能够带东西回去就是功劳,当然是要玩了命的加价,而且赵才哲就是一个风向标,只要他看好的东西,肯定会有人抢的。
当天晚上,赵才哲就在酒店里见到了拍卖行的负责人和拍品委托人,赵才哲的理由就是他很喜欢那几件拍品,但是却没时间参加拍卖会,希望能够进行si下里的交易。
小拍卖行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以通融商量的,委托人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这么几件不太被看好的东西,现在有人愿意出高价买下来,他们当然是乐意的,可也免不了要抬抬价。
赵才哲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积极,那样很可能会给对方捏住,对于狮子大开口的一百万欧元,朝着脚跟上就是一刀。四幅画和一对灯架,五件拍品的总估价是十万到十三万欧元,最后被赵才哲以六十万欧元的价格拿下,三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
拍卖会的当天,赵才哲并没有出现,约好了菲利普和艾克豪森等人出海钓鱼去了。而之前被专家团成员所看好的四幅古画,和那对不怎么惹眼的灯架,则是被告知卖主违约收回了拍品,从拍卖会的名录中取消了。
拍卖行和卖家认定了那四幅画不是郎世陈的作品,那对灯架也不过就是中国的古典家俱一类,si下交易得到的好处绝对不比上拍卖会少一点,他们更愿意做这种不需要缴纳大笔税金的生意。
只不过是几件拍品被取消了而已,而且还是几件并不被人看好的拍品,其他的拍卖会上也不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并不会对整个拍卖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大部分买家都踊跃竞价的时候,大反常态地扎堆儿坐在一起的地方专家们却是一脑门子的官司,拍卖会还没有开场,就宣布了那五件拍品被卖家收回的消息,他们今天就是冲着那四幅画来的,能高兴能起来才怪。
为了那四幅画,十来个地方专家通宵达旦地讨论了两天,还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在网上一起研究,参考了若干的资料和实物,终于能够确定是郎世陈的真迹了,那画也被人弄走了。
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怀疑,那四幅画被卖家收回了,可赵才哲今天怎么也没有来呢,是他提前就知道了消息,还是说那四幅画就是被他买了,今天才不来了的呢?
一有人起了头,就有跟话的:“我也有点怀疑,今天取消了五件全都是中国的,也都是不被老外看好的,我们能知道那是郎世陈的画,他能不知道吗,肯定就是他下的黑手。”
也有人不同意的,道:“我觉得不可能,这儿可不是在国内,他哪来那么大的本事呢,还真当这拍卖行是他家开的了,我看这就是一个巧合而已,要不他上回怎么不这么干呢?”
第一个提出怀疑的那位反驳道:“怎么就不可能了,这拍卖行是不是他家开的我不知道,可我却知道,这几次的拍卖会消息都是从他那里知道的,他能得到这些消息,就肯定能找到拍卖行和卖家。
而且你们仔细想想,拍卖行的人并不认可这四幅画是郎世陈的,如果买下来是不是属于捡漏了:还有那对灯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可那也是紫檀木的,我估计那也是个不一般的物件。”
“那你的意思不就是说,咱们这么多人都走眼了,就他一个人看出来那是好东西了吗?”这话说出来就是一股子酸味儿。
那位白了他一眼,继续分析道:“走眼怎么了,你觉得你比他要强很多吗,走眼的人多了去了,在座的谁没走过眼啊,技不如人就要承认,这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而且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咱们主要是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赵才哲把那四幅画黑了。
你们看啊,他这个人是以捡漏著称的对吧,那四幅画肯定是个大漏,提前买下就更是大漏里的大漏了。可那对灯架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就算是有人要抢,也不会抢那个吧,这拍卖会上比那个值钱的东西还有好几件呢,为什么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东西会在开拍之前被收回了呢?
肯定是因为那东西有没被人发现的好处,而真正发现的人提前买走了,赵才哲的眼力我是绝对承认的,年青一代中的第一人,看出这个来不是什么问题。再结合他捡漏的习惯来看,这几件都是能够捡大漏的,又是同时被卖家收回,还说什么收回啊,其实就是提前卖掉了,除了他你们觉得还能是谁?”
又一个认同的声音道:“嗯,我也觉得你说的对,咱们上次在拍卖会上给他搅合了,这次他肯定留了心眼儿,不想再为人民服务了,赶在开拍之前找到卖家买下来,不给咱们搅合的机会,这个完全能说得过去。”
“是啊,我听说赵才哲在国外混的不错,你们没见他都不和咱们住一起吗,来来回回的总有车接车送,做到这点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