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内我给你白干吗?但是比尔·达菲却迟疑了。说实话,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如果是担心投资可能会打水漂,他就不会在运作姚明的过程中果断投入五十万美元去建立联系——即使姚明一家从来没有给过他任何承诺,他比尔·达菲不是没有自信的人;况且他和王杨接触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深为这个少年犀利的智慧所震撼,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家伙,不可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再说如果王杨真的嫌自己庙小,大可直接拒绝,犯不着跟自己绕圈子。
比尔·达菲真正担心的是,跟姚明和王治郅不同,这两个大个子都是远隔太平洋,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使王治郅被称为亚洲第一中锋,即使姚明被印第安纳的报纸盛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王杨却因为参加EBC而被全美媒体置于放大镜下面,两者的影响力不可同rì而语,王杨现在已经足够惊艳了,再过两个月,岂不是要上升到全民偶像的程度?那个时候,谁能保证王杨还会如约成为自己旗下的球员呢?要知道,虽然这个时候以大卫·福尔克为首的一批超级经纪人开始rì薄西山,但是虎威犹在,影响力仍然不是自己能比的。不说别的,单单一个迈克尔·乔丹经纪人的名头,就足以让大部分篮球手乖乖就范了。即便王杨仍然愿意和自己签约,也难保会不会签一份长约,也许两三年的期限就把自己打发了。而这一点是比尔·达菲不愿意看到的,一直以来,垄断中国篮球手签约权是他深藏心底的野望,哪怕放弃一些利益他也不在乎,因为只有亲身接触过中国市场才会知道,其中的商机有多么惊人。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他绝对不会轻易拱手让人。
在这次合作中,王杨付出的几乎是零成本,而比尔·达菲付出的,却要超过他在中国两年时间的总和,甚至是他的整个身家,因为在中国的时候,他可以不用考虑营销策划、媒体公关、商业谈判、市场拓展、危机应对,只需要取得官方和其家人的认可就行了。但是王杨已经处在美国,这一切都必须立即上马,而在街球市场已经成熟的时候强行分割这块蛋糕,不亚于虎口夺食,必然需要大量的乃至于海量的投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抢占市场、塑造品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如果两个月后无法在强敌觊觎中取得王杨的认可,实现长期合作的目的,就等于实质xìng完败——他辛苦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继任者摘桃子。
比尔·达菲隐隐有点儿头疼,在跟王杨面对面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他就没有占据过一次上风,无论什么话题,无论什么时候,这个年轻的街球手都牢牢地掌控着局面,而他只能徒劳地跟在后面被动地应对。跟王杨在街球场上的表现相比,他在谈判桌前的手腕更加让人心悸。
同意?
不同意?
这真是一个让人蠢蠢yù动又yù罢不能的考验啊。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