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2.强基固本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营生活虽然不算长,但却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村子形如兵营,石墙高大,庄门也异常厚实,内侧门房内更放置着长矛和板刀,用铁链拴着,遇jǐng时庄主取钥匙解开铁链,庄客即能上墙防卫。而不远处的塔楼上则放置有锣鼓。遇jǐng击锣,议事击鼓。

    庄主领数十庄客列队迎接,向李熙行军礼,李熙问众人故乡何处,答曰循州博罗县。

    李熙看众庄客娶的妻子面黑唇厚,目光呆滞,不似中土人氏,问何所来,答曰从人贩子手里买来,因为是外乡人,生活又贫窘,当地人不愿意嫁配为妻,为传宗接代计,只好从人贩子手中买下这些蛮人。

    李熙鼓励他们安下心来好好营务田亩,将来生活会越来越好,待境况好了,再纳几房年轻貌美的妾侍,也可聊补遗憾。庄主感慨地说:“生活安定了,有官府照顾,我们的rì子会一年好过一年,这个自不必说。但大王您看看,我的牙齿都松动了,即便境况好了,也娶不了小妾了。”李熙微笑道:“梨花还能压海棠呢,你才多大年纪,四十几岁而已。”米沛插嘴说:“你将来多纳几房妾侍,和你儿子比着生,看看是你生的儿子多,还是你儿子生的孙子多。”米沛以为自己的俏皮话说的很有趣,说完咧嘴哈哈大笑。

    石桥营田所里设了一座小学堂,背靠苍山面临一条清溪。

    小学堂所在地本是一户豪强人家的别业,年前一场瘟疫让这户人家势力大损,葛崖压价购入,转手赠予石桥营田所创办学堂,为奖掖葛崖的善举,小学堂聘请葛崖为督学,葛崖得以督学的名义对学堂的一切事务做最后裁决。

    这所占地约一亩的学堂位于一块阜地上,四周环绕着池塘和水田,只有一条小径连接内外,学堂房舍四五十间,学生三十八名,教师二十二名,另有校工八名。

    营田所说他们创办这所学堂的目的是为了给流民子弟一个读书进取的机会,泉州太守说此举显示了泉州地方对招募流民营田垦荒的重视,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师生比例,更是昭示学堂的办学规模将逐步扩大,以使每个来泉州定居的流民子弟都有学上,都有凭借读书之途径摆脱下贱宿命的希望。

    宣传工作很高调,却不能掩饰办学的冷清,即使学堂承诺学费全免,食宿全免,另外还有chūn秋两套衣裳,但愿意把孩子送来的家长还是稀疏可数。

    他们宁可把孩子送去漆器店做学徒,送去竹器店学做竹器,送去酒肆学生意,也不愿意把孩子送进什么小学堂,小学堂是干啥用的?

    用他们的话说读两年书有什么用,能指着那个吃饭吗?考秀才,考进士,那是大户人家老爷们做的事,人家家底厚实,有的是闲工夫,读成了光耀门庭,读不成也仍是士绅,小老百姓也跟着瞎参合,恰如麻雀跟着蝙蝠飞,说不得就撞墙上撞死了。读书若有用,何来百无一用是书生之说?

    也有人这么说,要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官老爷家的弟子为啥不去呢,那么多教师,为啥不收束脩呢,不收束脩还贴补口粮和chūn秋衣裳,这是人做的事吗,他们脑子是让门夹了吗,天下掉金元宝,谁信谁是乌龟王八外加笨蛋。

    有父母的孩子多不愿进学堂求学,哪怕泉州刺史亲赴小学堂巡视,去营田所劝学,众人也丝毫不为心动。入学的三十八名学生都是父母双亡或父母辈身有残疾无法照料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是冲着那份口粮和chūn秋两套衣裳来的。

    面对这些居心不良的学生,教师们都愤愤不平不肯教授,这些教师都是福建各州乡间的饱学之士,其中有人以前就当过塾师,但多数是家境贫窘的落魄文士。闻听泉州厚资招贤纳士,于是纷纷来投,本以为来了能混个一个半职,不想却是让他们做教书匠,每月八贯钱,给全家口粮,每户给两亩菜地,五亩林地。

    这条件实在不大吸引人,于是大半人连夜亡去。

    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大浪淘沙后剩下了二十二颗顽石。

    二十二个教师教三十八个学生,怎么教突然也成了问题,按一个老师带六个学生计算,只要六个半老师就够了,剩下的十五个半怎么办?诸位老师为此吵吵嚷嚷争了半个月,仍然没个结论,眼看学生陆续报到,快要开学了,不得已只得请督学葛司户来定夺。

    葛司户一锤定音,本学堂学制三年,设三个年级,每年级分三个班,第一年为开蒙年,设书、文、算、画、体、礼、农七门课。第二年夯实基础,除上述七门课外,另外添加理、工两门课。第三年分科jīng修,除第二年九门课照开外,另外根据每个学生将来的志向量身增设一门功课。这么一算,教师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

    各位教师对葛司户的主意难以评断高低,这个干法实在是太新奇,他们虽饱读诗书,对此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过也无所谓,他们当初肯留下来,无非是为了每月八贯钱和全家温饱,你说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

    葛司户的提议全票通过,剩下的是商量谁主掌哪一门课,这又免不了一番争吵,对此,葛崖就不去过多干涉了,书、文、算、画、体、礼、农每门课教授的内容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没有任何独创的东西,都是实践中已有的,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至少是自己说了他们可以接受的,太新奇的东西现在还不宜灌输给他们,稳定人心把学办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举步维艰,葛崖还是把小学堂办起来了,而且已经步入正轨。李熙对此赞赏有加,当年他要求福、泉、漳等地各办一所小学堂,怎么办他写的清清楚楚,说的明明。却只有葛崖当作大事来抓,且抓出了模样。,

    李熙从没寄予小学堂很高的期望,不指望学生们三年后去考秀才,走科举之途,那个太难,即使站在他的角度也觉得难如登天。办小学堂就是为了让这些孤苦无依的男孩女孩们有一个读书明理求上进的地方。

    至于更深一层的考虑,自然也是有的,不过那还有些遥远,眼下先走好这一步再说。

    李熙巡视了教室和宿舍,去看了食堂和教师们的菜园子,初秋时节,菜园子里满是碧幽幽的蔬菜,侍弄的很好,还有人养了鸡鸭。这就好,有心把菜园子侍弄的这么好,说明他们有长期扎根于此的打算。要想做成点事,组织稳定才是根本嘛。

    李熙走访了两户教师家庭,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