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舅舅,这次我要领兵出战,你答应了陛下的,不可食言!军帐中霍去病咄咄地向卫青道。
这些日子卫青早已被霍去病烦得头痛,这个外甥年纪小,但是剑术高,自保不成问题。但霍去病早被帝后娇宠坏了,在长安城里横行无忌的,卫青只怕把他控制狠了,他自己跑出去出事。
卫青沉吟又沉吟,霍去病觑着他的脸,又叫一声:大将军?
卫青看他眼巴巴的样子,心头一软,说:也罢,你自己挑八百士兵与你一起出去探探匈奴的情况,不许擅自挑衅!
霍去病高兴得直接冲了出去,外面芳草连天,战马昂首嘶鸣。他叫上自己早已挑好的八百属下,纵马扬刀高声道:走!我们去杀匈奴人!
这一场奔袭持续了一整天,霍去病凭着他天生的战争直觉,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直冲到了匈奴的王廷博尔斯营地。士兵们并不知自己到了何处,问道:校尉,这是哪儿?
霍去病大笑道:管他是哪儿,好不容易看到了匈奴人,还不赶紧去杀个痛快!
他将阿娇铸造的长空剑自鞘中拔出,阳光在锋锐凌厉的剑身上反射出一点冷冷光芒,霍去病道:今日我可算明白了何谓宝剑渴饮鲜血,儿郎们,只要是匈奴人,都给我杀了!愿意投降的,就绑了带回来!
是!八百士兵齐声应和,在主将那种几乎狂妄的自信下,没有人考虑过,若下方的匈奴人装备精良、早有准备该怎么办。他们只是跟着霍去病冲下去,一路砍到匈奴人的藩篱,除了跪倒的统统杀死——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只有胡无人,才能汉道昌。
在霍去病专注于自己人生中第一场荣耀的杀戮时,卫青领导的大军正在感受背叛和失败的滋味。匈奴人和汉人的混血儿李信背叛了卫青,投降匈奴,被匈奴人封为自次王,汉军的前锋部队全军覆没。
卫青和手下将军们在大帐中讨论着后续处理、如何向皇上呈报,也共同忧虑着下一步战况。士气已然受挫,这一仗到底要怎么打?
除了这些军务外,还有另一桩事情搅得他不能安枕:自从上次放霍去病出战以来,已经两天两夜没有这小子的消息了!听说他直直朝着西北方冲了过去,审问过他的亲信士兵,这次出战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霍去病的这一切行为都太不符合卫青的行事准则,他几乎已断定这外甥在外头迷了路,说不定遭遇了什么不测……
想着长安城中椒房殿娘娘那冷酷的脸色,卫青几乎都要求神拜佛了。
他按了按眉心:这次李信投敌之事,我有识人不清的罪过……
许多士兵突然一齐高喊起来:嫖姚校尉回来了!嫖姚校尉得胜归来!
卫青一喜,在自己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举步向外迎去,而这时帐门掀开了,霍去病的铠甲上带着远方的冷意和血腥味,他的神气也是这样的冷,仿佛第一次饮血过后的宝刀。见到卫青后他咧嘴笑道:大将军!嫖姚校尉霍去病回令!
卫青吼道:你跑哪儿去了?一点消息没有!
霍去病将两颗头颅往地上一掷:这是匈奴的籍若侯产,这是匈奴的国相……那头颅跟葫芦似的,咕噜噜滚到将军们的脚边,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看着霍去病。士兵押了一个匈奴人上来,霍去病说:这是匈奴单于的叔父罗姑比!
有将军惊骇地问:你从哪儿逮到他们的?
外面还有两千零二十八名首级等着点验。霍去病沉着地说,只有微笑时露出的小白牙透露出一丝得意,我抄了匈奴的王廷博尔斯营地!
好、好!未央宫里,刘彻难以抑制地大笑出声,去病之勇,足以冠绝三军!这次朕一定要给他封侯!
阿娇美丽的脸庞藏在冕毓后,她若无其事一样地说:不过是首捷而已,陛下何须这么激动。
说的是,朕早就说去病是将才,他这才是第一次胜利!刘彻兴奋地说,后生可畏啊,下次就让他来做主将,他这次平了王廷,下次就踏平匈奴单于的大帐!
对于阿娇的镇定,刘彻只觉得是理所当然,根本他这辈子就没见阿娇有任何大的情绪波动。两人上朝去,在群臣面前宣告这个消息,刘彻将霍去病封为冠军侯并享一千六百户封邑,阿娇也没什么特殊的表示。
然而当天下午,刘彻在未央宫都感到了气氛的异常,他问李妍:这些宫女都在笑什么呢?
今天呀皇后娘娘遍赏六宫,这些宫女们每人都领到了五两金子、两匹绢帛,平时过年都没有这样的礼,她们怎么能不高兴呢?李妍捂嘴笑着,就连妾都收到了礼物呢,是一顶极漂亮的玉冠,我数了一下,上面光东珠就有十八颗!
看着李妍那收也收不住的笑容,刘彻又是吃惊又是好笑:这个皇后!这也太大方了吧?他起身踱了两步,又失笑道,原来她还知道高兴啊?这人真是,高兴了也不直说,一直忍着很有趣么?有什么好处不成?阿娇啊……
阿娇,谁能让你发自内心地笑一笑?谁能让你真正的快活一天?
卫青和霍去病还未回到长安,前来拜访送礼的客人已经要踏平昭阳殿的门槛。想到皇后是霍去病的师父,也有人试探着上椒房殿送礼探访,大异平日的,宫人一一接待,客气回赠,允许他们踏上椒房殿尊贵的地板,有运气特别好的,还能得到皇后娘娘的亲自接见。
近些年,就连部分妃嫔也不大能见到皇后的面,皇后对霍去病显而易见的亲近和青睐无疑让新上任的冠军侯更加炙手可热。
就连馆陶大长公主进宫探望阿娇的时候,也提到了霍去病:娘娘,这孩子也大了,如今又有了功勋,正是说媳妇的时候,我这里倒有一个好人选。
有点早。阿娇摇头,您说的是陈家女儿?
是啊,就是你侄女儿阿莹。见阿娇还是想不起来,馆陶大长公主说,就是你大哥的女儿嘛,也是我堂邑侯府的长孙女了,怎么说,不至于辱没了去病!
阿娇说:成婚晚一些为佳。
成亲迟有什么好处?长公主不悦,你看看韩嫣,都多大的人了还是不娶妻,谁不知道他和陛下那点旧事!值得为这个不成家吗?我说啊,去病的婚事我想赶紧敲定,不然就被人抢先了!
阿娇诧异地看母亲一眼:陛下不会指婚。
我说的哪里是陛下?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