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阿娇这次开恩科,是用自己的名义。考试的科目是黄老学说,明眼人如田蚡、韩安国都深知这是太皇太后势力的又一次延伸。
你真的觉得陛下还能胜利?田蚡放开了美姬,眯着小眼睛看着韩安国。这位皇后娘娘,可真的不是善茬儿啊,依我看,她是既有雄才大略之心,又有务实治国之才,既能审时度势,又能权衡变通。和她一比,陛下真的还嫩了些。
田大人。韩安国一拱手,你这么说就错了,皇后娘娘有才干是不错,却也毕竟是个女人。假如她还有个儿子,那我真的要建议你倒向她那一方——可关键是她还没有!在这皇宫里,能说一不二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皇太后,就算……那也是太后。皇后又如何,非得变成太后才能掌控大权不可!
可这次开恩科,皇后尽揽士子之心哪。田蚡说。
那是因为有太皇太后给她撑场子!文皇帝和太皇太后这么多年来笃信黄老学说,天下间道家的门生无不听从他们的指令,有太皇太后作保,谁能说皇后不是又一位黄老的信奉者?韩安国压低了声音,虽然如今看来,是个帝后共掌大权的意思,但你瞧着罢,天下间那条龙有两个头呢?这两位必要一决胜负的。
若他们这一相争,淮南王……
韩安国连连摇头:淮南王不过仗着太皇太后的青眼,但对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来说,最亲莫过于陛下,最宠莫过于皇后,又怎么会舍他们而就淮南王呢?
宣室殿里,他们议论中的帝后正在召见大行令王恢,听他叙说此次去往匈奴的种种见闻。
陛下,这就是匈奴的宝刀。王恢跪下,献上一柄锋利雪亮的弯刀。
哦,你带回了这东西。阿娇轻轻笑了,陛下在上林苑召集了一帮铁匠开炉炼剑,已经好多天了呢,如今可算给他找着一个样本了。
王恢一怔,对阿娇这带着一点嘲讽的话语不知如何作答。刘彻装作没听见,接过来细细看,叹道:果然是好刀。听说冶炼精钢的技术发源于匈奴西边的西域,现在那边到底是一片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却还一无所知啊。
王恢恭声道:陛下说的是,臣也只是听说,那边还有十数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风俗,各有其盛产,大多臣服于匈奴,但也有一些和匈奴有仇,比如大月氏的国主就被匈奴的王杀了,头颅被匈奴人悬在马背旁做酒器。
什么?刘彻精神大振,这么说,大月氏和匈奴有仇了?
血海深仇。
合纵连横,既然大月氏与匈奴有仇,我们何不与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刘彻兴奋地站了起来,阿娇,这样一来,精钢的技术也就有了着落!
嗯。阿娇徐徐站起,带着浅笑,黑色的眸子难得柔和,西域十六国啊,龟兹、大宛……是个好地方。
哦?阿娇你似乎知道西域的情况?刘彻追问。
不多。阿娇摇头,陛下既然有这个想法,现在也可张榜招人了。
这一张榜,果然就招来了张骞。刘彻派他带领团队出使西域,皇后阿娇在一旁也赠给了他十名随从。
朕派出去的使团有上百人,你这十个人顶什么用?刘彻大笑,留着让他们护卫你罢。
不要说大话。阿娇哼了一声,我这十个人可挡千人,张骞,让他们保护你的安全,你手中可有我大汉的使节和国书。
她看一眼张骞:小伙儿长得挺帅,也别耽搁在匈奴放羊十年了。
张骞先是推拒,见陛下都拗不过皇后,只得拜谢了。那时他怎能想到,在不幸遇上匈奴的士兵时,正是这十个人护卫了他的安全,保他平安到了大月氏,而不至于被匈奴人俘虏。
精钢的技术毕竟是他国珍宝,也不必强求。阿娇漫不经心说,但他们那边有些什么珍奇的种子果实、书籍乐器,只管都带回来。
是,皇后娘娘!张骞叩下头去。
怎么说精钢技术不重要?刘彻瞪眼睛,明明这才是朕出使西域的最大目的。
我不知道。阿娇起身,轻抬手臂伸个懒腰,无限娇慵,我是为了葡萄派人去的。
什么葡萄?刘彻反问。
这时听见一阵咯咯的欢笑,奶娘追着叫:霍少爷,霍少爷!小孩子颠颠踏着地板的声音响了起来,带虎头帽、脸上两点小涡的小去病跑进来,他长得很像女孩子,留长的头发又软又黑,垂下来略微搭着眼睛,乌黑眼睛里笑意如同波浪一样地溅出来。
阿娇一看见他就笑了,伸出手:来。
刘彻也说:去病,到朕这儿来。
霍去病相当认人,立刻笑着扑到阿娇怀里,软嫩小手搭到她脸上去,如同小奶猫探爪一样细弱地抚摸。阿娇把他小手拿下来握在手里,他安静地摊开掌心,全然信任依赖的姿态。
刘彻在一旁说:你们师徒俩感情倒好。
我一辈子就这么个徒弟了。
啊?难道我们的儿子你也不教?
陛下糊涂了。阿娇垂睫,安静地说,我这辈子不会有孩子,更罔论和陛下的孩子。
阿娇,其实……就算你有那种病症,朕也不会嫌弃你的。刘彻英武的脸上难得带上责任感,朕的所有皇子都是你儿子,他们若敢不孝顺你,朕第一个不答应。
呵。阿娇看他一眼,似笑非笑,也不知到底是在嘲讽他哪一句。
当然是要笑的,刘彻到现在还以为阿娇是石女,所以才拒绝他的召幸呢。
太自大了吧,陛下?
对了,你招的那个状元郑昌黎,和朕招的状元董仲舒一比,怎么样啊?刘彻漫不经心一样地说,他们俩到底谁学问更好?
郑昌黎可是贾谊的学生,自然不同凡响。
朕看不见得吧,董仲舒也学富五车。
两人对视一眼:君主最大的珍宝是什么?是人才!而对顶尖人才的争夺和比斗,帝后之间从未停歇。
张骞出城的时候,刘彻亲自去送,张骞最后拜别君王,三叩九磕,两人都是眼中含泪。城墙上站着玄衣广袖的阿娇,她手中是年纪幼小、身着汉服的霍去病。
你今天特别乖。阿娇微微一笑,对小孩子说话也像对大人,是不是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
使节上的铃铛声在风中轻响,天上的流云变换极快,霍去病招着小手。阿娇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