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限创世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VF全资料(1)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合军第一种采用的热核引擎的可变型战斗机,也是动画中第一种登场的可变型战斗机,由制作兼机械设定河森正治设计,参考当时美国海军最新式的F-14雄猫式战斗机修改而来,其命名则是引用北美公司在60年代生产的XB-70三倍音速轰炸机。在80年代初期,其参考现役战机修改而来的流线外型与仿照美国海军机的涂装,曾随着超时空要塞中精彩的战斗场面风靡无数当时的年轻动漫画迷与军事迷。

    在故事设定里,这种飞机被广泛发配于地球统合军各单位,在并活跃于超时空要塞各系列作品中。尽管在21世纪20年代后逐步为VF-4闪电三式战斗机与VF-11雷霆式战斗机逐步取代,但是人们依旧以VF-1的代号“女武神”来称呼这些后续的机种,并且在许多以21世纪中叶为故事背景的游戏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飞机的踪影。

    实战

    本机于2008年11月开始发配部队。至隔年马克罗斯进宙式时之时点,其已配备约千机。配备马克罗斯航空联队者(包括其护卫航舰普罗米修斯号,突击登陆舰ARMD-01、02号)共约400架左右,其他则分散配置给驻扎于地球各地与外星基地之航空联队,活跃于第一次宇宙大战中。尽管其大多数使用单位皆覆灭于杰特拉帝军的炮火下,但其在保卫马克罗斯及对杰特拉帝军机动要塞实施最后攻击时亦有不可磨灭杰出的表现,并于日后成为地球统合军的胜利象征。

    战后,由于在地球上的生产线业已毁灭,只能靠着残存于月球基地与其他宇宙殖民地的残存零件拼合新机。不过,地球统合军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2010年8月,生产线终于完成重整,开始制造新的机身与各种零件。地球生产线在2015年关闭,之后仍由许多殖民地工厂继续生产。

    第一次宇宙大战后之后,大量的VF-1转任各地的警察任务。由于对于地球人类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问题,微小化的巨人在地球各地发动了暴动。在镇压这些暴动中,本机也有着卓越的表现。但是,毕竟对付的是自己的国民。这一段历史,也算是这架飞机服役生涯中不算光彩的一页。

    2020年,地球统合军对其VF-1机队实施了一次主要提升与延寿。以更轻且更坚固的新结构更换了已老化的结构,并且换装了新引擎,性能大幅提升。改装后的VF-1,曾活跃于21世纪30年代中期对抗残余巨人军基干舰队的战役中。面对强敌,始终不见疲态。

    然而,也就是在这时,VF-1也开始逐步退出现役。2020年,地球统合军当局宣布以VF-4闪电式战斗机为其主力机种,并逐步汰除老旧的VF-1。2030年初,VF-11更是快速的取代了前两者在军中的地位,成为地球统合军新一代主力战斗机。2040年,地球统合军宣布汰除VF-1,正式结束了其31年光辉的服役生涯。

    后续发展

    尽管在2020年,地球统合军宣布将以VF-4汰换VF-1。然而,事实上,由于种种的操作问题,新式的雷霆式战斗机从未能彻底汰换VF-1。事实上,除役后的VF-1大都被拿去大量配发许多的国民兵与边防单位,继续在这些B/C级部队中,应付不预期的警察任务与低强度冲突。

    此外,尽管地球政府单方面在2015年正式关闭VF-1的生产线。但是事实上,在此之后,许多的产能都被转移到了分散在各个船团以及外星殖民地的工厂,继续生产这种飞机。为此,这种飞机的生产总数,始终没有一个定论。而这些下游工厂生产的飞机,又为适应诸多不同的任务环境而有多所更动,与官方的标准型亦有多所不同。

    随着后续VF-5000与VF-11的推出,加速了VF-1退出现役的脚步。退役的VF-1在卸除武器装备或后为许多的私人收藏家购买,或移交给博物馆,作为摆设、展品或私人交通工具。即使如此,由于地球统合军殖民地太过庞大,使用VF-1的单位也太过众多,新飞机的产量亦无法跟随殖民地的扩张,而无法将其作1:1的汰换。甚至在2040年以后的冲突中;尽管性能已大幅超越前述所有飞机的VF-19业已问世,我们却仍然可以看到这种飞机的踪影。

    也因为VF-1的名气太过响亮,即使“女武神”是VF-1的代号,也被用来称呼VF其他系列战斗机,使的“女武神”成为全体VF战斗机的代名词,而这些非VF-1的战斗机本身的代号也只有研发开发单位在使用。

    其实,真正无法使其汰换的原因,还是因为这种飞机的名气实在太大。在许多观众的心中(或者,工作人员的心中?),明美与垂直尾翼上漆绘着海盗旗的VF-1,已成为了超时空要塞系列的象征。为此,即使在后续系列故事背景中VF-1已是3/40年机龄的老旧装备,但现实生活中的制作单位却始终舍不得让它退出现役。由此观之,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若仍有以21世纪中叶之后为故事背景的超时空要塞系列作品推出,我们还是可以继续看到这架飞机的出现。

    衍生型号

    超时空要塞

    VF-X-1:VF-1原型实验机,与对手VF-X-2竞标胜出后改称YVF-1A[2],无头部雷射炮。

    VF-0:将VF-X-1改装投入实战的实验性量产机,采用传统EGF127涡轮引擎而非日后的热核引擎。

    VF-1A:正式量产机型,头部配备一门毛瑟ROV-20雷射炮,曾授权新中洲与诺斯洛普生产。

    VF-1A+:与A型的头部监视器有所差异而编为A+以区别。

    VF-1B:直接换装VF-1S头部的A型火力加强型。

    VF-1C:VF-1A的民间用型,多做为飞行员培育学校的训练机。

    VF-1D:双座型转换训练用教练机,仍保留原VF-1J之武装。

    VF-1J:火力加强型,换装九星重工制新型头部荚舱,原先装置于头部的ROV-20雷射炮增为两门,其他与VF-1A大致相同。由于这批飞机全在日本工厂制造,故付与“J”之型号。

    VF-1S:由诺斯洛普生产之少量型号。大幅翻新航电设备,换装推力更强的FF-2001D热核引擎,头部雷射炮增为四门。由于造价昂贵故产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