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的世界,人族崛起,不过是千年以内的事情。
十万年前的太古时代,苦境大地,由妖族天庭执掌。
而妖族的最后一任统领,正是大名鼎鼎的妖神,斗神血泣。
斗神血泣天资不凡,先天根基卓越,非是池中物。
奈何苦境世界的格局,相对而言,委实太过渺小。终其一生,皆被困于池中,无法取得足够的资源,令修为再进一步,踏足象征永恒之混元境界!
直到数万年前,斗神血泣因突破混元境界无望,有感大限将至,被迫于无尽空渊中闭死关不出。
那之后,妖族失去了巅峰战力,再也无力压制洪荒百族……
而魔族趁势崛起,此消彼涨之下,苦境进入了妖魔乱世的年代,最后魔族成为了胜利者。
那时候三教式微,武道混乱,众生苦不堪言。
直到数千年前,上古七星之主天策真龙的君临大地,才开启了人族的崛起之路。
天策真龙以上古七星为将,一统三教,建立了天策王朝。然后,击败了当时的魔族主宰,魔神诛天。更是席卷魔族半壁江山,称霸中原之地:在那之后,中原之地,才开始被称作是中原……
可惜天策王朝爆起爆落。在不断的战争中,七星相继凋零,天策真龙吸收星灵造成性格丕变,变得嗜血好杀,竟然为了追求极致的武力,开始杀害随他出生入死的上古七星,终于变成完全的魔王,被驯刀者、越剑人率四刀四剑联手牵制,随後被封灵岛的银箭射中,坐化于引灵山……
盛极一时的天策王朝,亦随之覆亡。
幸好魔族亦在之前的战争中两败俱伤,元气大伤无力进取,人族得以占据了苦境半壁江山。
……在坐化前,天策真龙定下千年大计。剧情发展到萧洪进入的数十年前,当世七星之主紫星眉中计败亡,死於引灵山中,被天策真龙藉体重生。又适逢魔神诛天伤愈重出重掌魔族,才开启了另外的一段传说,此即为某布袋戏中的《霹雳图腾》与《龙图霸业》的剧情……
天策真龙之后,苦境人族的第二次崛起,是不久之后的天都罗喉时代。
魔神诛天,在被天策真龙重伤后,身负战败失地的罪责,被迫交出魔族权柄,隐退闭关疗伤。从四界越境而来的魔神邪天御武,击败了所有竞争者,成为魔族的下一任魁首。
邪天御武掌权之后,积极的鼓吹战争,很快便开启了战端,向羽翼渐丰的人族势力反攻……
在邪天御武的盖世凶威之下,西武林迅速陷落,安定不久的中原局势再度陷入危局。
这时候,武君罗喉横空出世,以计都星象的无上皇龙之力横扫西武林,建立天都。又与兄弟合力斩杀魔神邪天御武,一鼓作气清扫了魔族的另外半壁江山,人族从此君临天下。
可惜因为有心人玩弄人心向背,意图污染罗喉的无上功体,魔神邪天御武临死前的诅咒亦适时发作,导致武君罗喉,亦走上了天策真龙的旧路……
……罗喉的复活,在本来的剧情中,应该是二十年后的事情。可是因为轮回者的插足,结果……
不过无论如何,天策真龙与武君罗喉之后,人族终于是成为了苦境的主宰。
曾经显赫一时的魔族和妖族势力,都怀着满心的不甘,在名为苦境的历史舞台上落幕。
但是,在阴暗隐蔽、众人视线的地方,有心人的阴谋仍然在继续,遗留种族间的征战依旧在继续。
其中影响最大的,似乎还是千年前,蜃海冥都之中的连番战事:首先是万年以降的妖魔之争,然后是四大奇观的入侵,接下来的魔、妖、厉三族之争,以及随之而来的终焉,圣魔大战!
蜃海冥都,正是昔年的妖族最后一任统领,妖神斗神血泣,在闭死关之前,为妖族留下的再起之机。其中保留了妖族最为至尊的一处天脉,也保留了妖族战力的大半精华。
其内,有妖鬼、妖灵和妖魈三大族群,有狱天玄皇、穹魁封世末、和妖天师三大统领,还有堕神阙、鬼荒、荒初、妖刹四大战将,以及并称暗界三尊、黑狱三使的六大护法,可谓是兵多将广。
其外,联系蜃海冥都与苦境大地的出入口,也有三座地煞大阵守护,分别以附近的三大妖族地脉为源头,由封印一族与守护一族,负责看守!
……如此广大的一份根基,终于还是落入了有心人的算计之中,只为了其中的天脉之力……
……
嘛,事情还是要从人族说起。
人族一统天下后,三教分封,各有其归处。
道教主张出世,作为本土大教,抢占先机,占了各处的名山大川,从此乐得逍遥。
然后是儒教。儒教主张入世,所以化整为零,供职各大王朝,得享人间繁华。
最后是佛门。作为后来者的佛门,主张的是出尘。什么叫做出尘呢?顾名思义,就是脱离烦恼的尘垢。尘世尘世,出世入世都是因为有尘。于是只要能够出尘,出世还是入世就无所谓了……
……所以道士为方外之人,儒生行走人世,和尚自诩方外之人却行走人世……
佛教众的优越感,因此油然而生,每每以莲华自诩,认为出淤泥而不染。他们甚至开始嘲讽起道儒两教的觉悟不够,认为道儒两教舍本逐末、不能看穿问题的本质、不能如他们这般百无禁忌……
于是乎,三教分封的时候,佛门就悲剧了。
道教精通阵法,早就利用各大名山大川的地脉之力,铺设了威力惊人的杀阵。然后,道士们对佛门中人说,听说你们无所谓出世入世?妙啊,那象征出世的方外是我们的,你们入世去吧……
儒教精通人治,在各大城市以百万雄兵,陈兵相待。他们也对佛门中人说,听说你们百无禁忌?很好,那象征入世的人世就是我们的,你们出世去吧……
佛门虽然起于中原,也有佛道合流的大势,却毕竟是分作两个流派。其一半是后进者,另一半是外来者,无论哪一半都是无根之萍,根本就没有与儒道两教相争的基础。
看来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理念在领域上的相左,让道儒两教并无太大的利益冲突,于是达成了共识,建立了还算可靠的盟约。而根据教义在双方的领域都能插手的佛门,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