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之热血宅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捷报频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安的气逐渐热了起来。

    前线不断传来大军获胜的消息,让一众士子、官员高兴不已。也只有他们这些关心国事的人,才会在乎边疆的战况。其他的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管这些。就连那些家人在边疆作战的,也没他们积极。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平民百姓没有渠道知道边疆战况。除非官府大张旗鼓的宣扬,不然他们无法了解前方的战况。

    闰四月辛未,巳时。

    疾速的马蹄声从西北方传来,让执勤的士兵大感奇怪。

    要知道前几才传来捷报,大元帅李靖将军大破馒头山。这才多久,难道又大胜了吗?

    至于打败仗或者大军出现危机,这些士兵根本会想。要知道,这次出征的可是军神李将军当主帅。起军神的称呼,那可是关将军喊出来滴。而关将军也是屡战屡胜,从未打过败仗的牛人。

    “捷报!捷报!”

    “牛心堆大捷,吐谷浑柱王被活捉——”

    沙哑的声音却让听到军民感到甜到心田的舒爽。

    普通人不知道柱王在吐谷浑的地位,却晓得能称为王的人是个大官。知道柱王身份的人更是乐不可支,吐谷浑滴支柱都被活捉了,这场战争还用继续么?

    李世民正在处理政务,远远就听到了外面的嘈杂声。

    他抬起头,威严的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启奏陛下,隐隐听到似乎是李将军他们又获大捷了。”黄门恭敬的答道。

    也幸好是李世民,要是其他皇帝,黄门根本就不敢这么做。没有确定的消息,报上去可是有欺君嫌疑滴。

    “又大捷了,不可能吧!馒头山大捷才过几,难道又遇到吐谷浑的大军了?”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道。他对行军打仗可是很在行滴,连续大捷的可能姓太了。

    杜如晦道:“按理吐谷浑应该集结牛心堆一带。柱王为吐谷浑有名的智将,他不会轻易出击滴。”

    李世民点点头,道:“难道是君集追上了吐谷浑的残部?”

    “可能?只有这样才能短时间内捷报频传。”房玄龄在一旁补充道。

    君臣三人正唠叨呢,外面传讯的士兵已经赶了过来。

    满身疲惫的士兵跪到李世民面前,把捷报举过头顶,并道:“大军在牛心堆全歼左路军、前锋营活捉柱王,仅有右路军逃出几千人。”

    李世民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要是以往他可能要先问清楚情况再让士兵下去,今老李直接把士兵给撵走了。因为筋疲力竭的士兵,不可能把他的疑惑全部解释情况。

    要是当场就了解战况的详情,可能这个士兵熬不过去了。从吐谷浑战场赶回来一路辛苦,现在能有半口气就不错了。这次战役有太多的事情要讲解才行,李世民干脆让他先休息一会儿再。

    捷报很详细,不仅每一个人的功过都记录下来,而且连作战计划都附在上面。

    李世民看完后,随手把捷报递给杜如晦,让他们俩自己看。

    等两个伙伴看望,他笑道:“敬德与关三郎素有间隙,没想到宝林这孩子还被关三郎给重点培养了。”

    杜如晦略带嫉妒的道:“某与三郎也算熟识,他对青莲的态度还不及宝林的十分之一,真是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房玄龄也附和道:“咱家遗爱还不是一样,出征这么久,一点儿功劳都没有捞到。”

    李世民笑道:“你们这么,还有没有良心呀!青莲、遗爱在大军中的功劳也算前列了。抓柱王这种事儿连君集和万彻他们都没有,你们还想人人有宝林般的好运么?”

    其实,他们也知道尉迟宝林活捉柱王只是名声好听一点而已。战报上已经明,众将合力围困柱王。

    再这些家伙跟着关志义也算立下了不的功劳,比当刺史的尉迟敬德都强。

    房玄龄略带忧虑的道:“陛下,药师上奏的这个法子似乎不行呀!以前大军作战都是快速跃进,打敌人措手不及。如今等着吐谷浑集结,有些欠妥吧?”

    杜如晦辩驳道:“玄龄,某认为这个法子可行。”

    “哦!克明,你给某。”房玄龄问道。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基本就在一边看热闹,等老伙计商量出结果,他再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一番。

    君臣三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于是杜如晦自然不客气了,道:“灭掉吐谷浑易如反掌,比起突厥来,吐谷浑弱了不止一筹。正面碾压才能让其他政权知道我大唐的雄威。”

    房玄龄问道:“若是有意外怎么办?”

    杜如晦摇摇手指,肯定的道:“药师敢上报就明他有把握。而且据某推测,出这个主要的多半是关三郎。”

    李世民不解的问道:“克明,你怎么会有这个念头?”

    “陛下,药师作战一般都是只顾结果,不追求何种方式。这次竟然提出正大光明的攻击,明显不是他的作战风格。关三郎不同,他不仅考虑战争的本身,更加关注战争的后续影响。某觉得这次计划很附和他的风格。”杜如晦道。

    这边讨论关志义,那边他又开启了捞钱模式。

    无论是吐谷浑人还是汉人,只要愿意关志义都乐意交易。当然,他这次收的货物只有一种,那就是药材。

    几场大战打下来,缴获的物资不少。

    可是牲畜并不适留在战场,慕容伏允一把大火,让整个战场都处于缺少草料的状态。要养活牛羊,有些费力不讨好。

    唐军的食物与吐谷浑不同,他们并不需要牛羊,面食品才是唐人的正餐。

    有了与关志义合作的商人,牛羊就可以运回大唐。愿意购买的吐谷浑人,关志义更不会拒绝。有他们和慕容伏允抢草料,老关自然乐得看热闹。这明显是帮他削弱吐谷浑的战斗力,他哪会不高兴。

    吐谷浑除了帮他处理这些战利品,还收集药材让老关获利。

    由于关志义对吐谷浑的百姓秋毫不犯,因此百姓也没有跟他做对的打算,高高兴兴的和他交易。在吐谷浑人眼里,野草也能换回牛羊,这个大唐的将军确实傻得很可爱。而老关眼里,吐谷浑人也全是笨蛋。究竟那个傻,谁又能的清楚呢!

    不过,从牛心堆大战之后,整个战争与历史的记载就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