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眼中湿润,看着七尺雄壮的太史慈,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凤舞文学网 http://www.qiuwu.net)
太史慈终于已经长大cheng ren,这么多年她终于熬出来了,将儿子培养cheng ren,可是她惭愧,惭愧自己拖累了孩儿,本该是一遇风云便化龙的虎将,就因为她孑然孤身而到现在还没出人头地。
看着太史慈,老夫人心底真的不知道酸楚几何,前几ri遇到秦峰一行人,饱经世间沧桑,历经人情冷暖的她发现了秦峰几人的不同,老夫人终于下定决心,打开孩儿身上的枷锁,雄鹰就应该翱翔云端,直入九霄。
抚摸着孩子的脸,老夫人款款道:子义我儿,为娘知道你心中热血,向往着沙场上的驰骋,杀敌建功,扬名立万,这也该是男儿大丈夫一生该追求的,娘知道每一次你看到那些将领军士时,心中总在沸腾,眼中饱含着期待,你不是不想,而是放心不下娘。
太史慈听着母亲的话,眼中泪在也难以抑制,顺流而下男儿泪,泣道:娘!孩儿,孩儿······
太史慈说不出话来,老夫人将他心中所愿一字不差的说了出来,大丈夫谁不想提三尺长剑,跨万里良驹,破敌建功,封狼居胥,扬名天下,太史慈从没有放弃过心中所想,每每看到那些军士身着铁甲,胯下战马飞驰,他就难以自持,血腾汹涌。
曾多少时候铁马冰河入梦来,他在梦中驰骋,跃马扬鞭,铁骑踏城,做着那一个深藏心底的英雄梦,对于秦峰的敬仰,不仅仅是因为秦峰所经历的事,天下的名气,还有那一首他年过千遍万遍的诗,他感觉那就是写的他自己,秦峰就是最懂他的人,天下间只此一人懂他太史慈的心声。
老夫人看着太史慈,笑着拍着他的肩:孩儿还记得那一首诗吗?
太史慈一愣,不可思议的盯着母亲,母亲却已经开口: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就是这首,太史慈怎能忘记,他千百遍刻于心上的诗,只不过为什么母亲会知道,太史慈看着母亲,充满疑问却又不敢说,生怕伤了母亲的心。
可是老夫人今ri似乎变了一个人,犹似神仙一样,度人心思如饮凉水,只见老夫人笑着道:孩儿一定很疑惑为什么为娘会知道是?
看着太史慈木然点头,老夫人怜爱非常,缓缓道: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娘怎么会不知道你的心思,我儿从小便英雄了得,能保护为娘,但是自己却把心思埋在心底不让娘知道,可是,娘都清楚啊。
多少次娘都听见你在梦中呢喃呵斥,有的时候还在畅意大笑,犹如将军一样挥斥方遒,娘那时候就知道我儿的梦想,看着你在梦里才能放松自己,娘都心酸,都是为娘的错,拖累了我儿。
从那时起,你每一次梦中都会吟这首诗,娘知道你心中满腔抱负,却被万千俗事缠身不得自拔,在东莱村子的时候,娘就知道了,我儿心有大志,可那时候天下混乱,黄巾乱世,无人可挡,所谓汉室又都是只知道尸餐素位,残害百姓,娘都看得出来汉室必败无疑,娘本以为黄巾起义胜利了,就会有好ri子了。
可没想到,这却是天下大乱的源头,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犹似chun秋之际,百姓民不聊生,娘才幡然醒悟,带着你逃难幽州,可没想到天下愈加混乱不堪,已经没有安宁之地,今ri遇见秦峰公子,孩儿心中热烈,娘知道,娘也看得出来你对秦公子的心思。
秦峰,母亲也知道一些,却是一个明主,值得投效,孩儿若有意,就去。
太史慈大惊失se,知道母亲了解了自己这么多,他心中多少有一些忐忑,此时母亲话出于此,太史慈真的有些难以自制,难不成母亲生气了,连忙跪下道:母亲,孩儿有错,还请母亲息怒,今后孩儿不敢再做非分之想,定会照顾母亲安享,以报母亲大恩。
话音刚落,老夫人便苦笑道:我儿莫急,母亲这不是在说你的不是,母亲说的是真的,天下混乱,已经没有可容身之地了,孩儿投效秦峰,今后也能一心一意做自己心中所想之事,不必担心母亲,到时候一定要闯出名堂,待母亲百年之后见到你爹还能骄傲说上一说,光宗耀祖。
太史慈泣不成声,跪在地上低头不知道说什么。
老夫人再次扶起太史慈,轻言细语:子义,这是你的机会,秦峰绝对不是一般人,不但心胸宽广,伟才伟略,身边聚着一群非同一般的人才,那俊美少年周瑜更是心思细腻之人,娘不知道别的,但是秦峰绝对可堪投效,逍遥楼的事情秦峰能给你说,其实就是变相的拉拢了,再说娘的心思秦峰看出了,却没有说破,此人人品也算得上不错。
而且,秦峰绝对有大秘密,甚至有很大的后手,当年汉帝千方百计设计秦家,绝对不会仅仅是因为蔡琰一个小女子,绝对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秦家能逃出,并且秦峰还敢出现在幽州,那就说明秦峰已经准备出手了,至此天下大乱之际,唯有德者居之,秦峰就是其中一人。
太史慈膛目结舌,他只是单纯对秦峰感激、敬佩,可是母亲却已经想了这么多,甚至要是让秦峰知道的话绝对会拍案叫绝,老夫人如斯睿智,甚至不下于一般谋士,难怪太史慈能名留青史,想必与老夫人对他的教导密不可分。
看着儿子的震惊,老夫人笑道:子义,不要这么大惊小怪的,今后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兵家战事尤为重要,今后你会从军,就绝不能忘记一件事,那就是随时保持镇定。为将者,冲锋陷阵,破敌千军,在于杀之一道;可是为帅者,就必须宠辱不惊,临危不惧,眼观全局,在于控之一道,切记!
太史慈木然点点头,他实在想不到母亲竟然洞若观火至斯,更加想不到母亲对用兵时居然都有那么深的研究,太史慈不禁在想母亲究竟怎么知道这些的。
或许是看出了太史慈的疑惑,老夫人缓声道:子义,不要多想了,母亲能知道这些都是在祖上书中看到的,只可惜经过这么多年大家各自逃难,xing命都难保,那些书籍估计早就遗失了,否则母亲就能为我儿讨来。
看着母亲的遗憾,太史慈不禁再次流泪,悲戚道:母亲!却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孩子,去,不要担心母亲。
太史慈泪流满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