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啊~~~~~
午后光景正好,容萧与流光站在清宁宫廊下,看着锦宜指挥着几宫人将花房移来的‘十八学士’与‘赤丹’交错植在院中花墙下,配以杜鹃白兰,映衬着数十盆茶花青裙玉面、如锦依风。
为容萧披上件云水竹青花缎披风,流光笑道:摆上这些花,也不显得初冬萧瑟了。虽说三角梅也开着,但到底没有茶花喜人。皇上疼爱娘娘,这花一开,便命人挪了来,便是原先在景仪宫,也是没有这样名贵品种的。
容萧微微一笑,头上翠镶碧玺细花扁方在阳光下闪着暖光,更衬得光润玉颜,华容婀娜。
用过太医院的药,娘娘果然容光更胜往日。流光笑吟吟道,依奴婢看,虽是天寒,宫中皆戴金以添色,却唯娘娘独适合佩玉。说着不知从何处掏出一块玉牌来,托在手上,问道:您看这块玉牌,虽花样老旧了些,但却是宫中也难得的好玉,纹路也不多,若是配好了衣饰,也好看得紧。
那玉璧入手生温,竟是难得一见的羊脂暖玉,细看上面刻着蟠螭纹,容萧将玉璧反过来,背后却未嵌字。因问道:这玉牌....是你在何处瞧见的?我怎么没见过?她的首饰一向交给流光打点,自己也记不大清到底有什么,但玉牌她本就不多戴,更不要说这种方形蟠螭纹。
这是奴婢前两月,在冷宫墙角看见的,当时瞧着眼熟。便一齐拿了来。流光一愣,也凑过去细看,莫非....这不是娘娘的?
的确不是我的。容萧又将玉牌细看了一遍,疑惑道,可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什么人戴过。但肯定不是我的,许是原先的人遗下了。你回头去查查,在我之前。是什么人住在那儿。
主仆二人正说着,便见锦宜自廊下来传,说郭嬷嬷到了。
容萧一直感念当初幽禁时郭嬷嬷的搭救,自复位后,便时不时邀她到清宁宫吃茶闲聊,起初郭嬷嬷还碍于身份不肯多来,但几番相处后。二人之间更添了许多情分,郭嬷嬷本就心仪容萧,由此渐渐成了清宁宫常客。
娘娘万安,老奴又来叨扰了。郭嬷嬷笑着福身行了一礼。
说什么叨扰,我今日正闲,盼着嬷嬷来。容萧挽起郭嬷嬷的手,形状亲密毫不作伪。笑道:前几日与嬷嬷学了错针绣,我却还想着向您多多偷师呢。
只要老奴会的,尽数教给娘娘又有什么打紧。郭嬷嬷跟着容萧走到殿内,移步到绣架前细看,笑着问她:娘娘这是绣给自己,还是.....
双颊染上恰到好处的绯色,容萧轻一低头:嬷嬷这是打趣我呢。伸手抚摸着锦缎上的两只鸳鸯,密密匝匝的针脚滑过指尖,似是无限心事在交织蔓延,她静了半晌。浅笑道:皇上不知打哪儿瞧见个文华阁御史,身上带着鸳鸯荷包,说好看,叫我也绣一个给他。
郭嬷嬷脸上露出一个了然的神情,笑着为她拢着香线,笑道:这是好事,说明皇上心里念着娘娘。
熏线的玫瑰香并不浓重,袅袅渗到丝线中。经手却留下淡淡幽香,容萧低头细细在鸳鸯眼睛处起针,眼神柔和温然:我知道,皇上待我很好。
她神色平静。有条不紊的穿针捻线,清婉的语气,像是在说一件极幸福的事情。阳光照在圆润的指盖上,仿若莹然欲滴的晶光。
明明是一副含羞深坐的小女儿画卷,却没来由的叫人感到有些茫然。
手中打了两个死结,郭嬷嬷犹是不觉,只郁然叹道:娘娘,恕老奴多嘴一问,您对皇上,到底情深几分?
容萧掐针的两指微微一挑,一根极细的金线发出细微的断裂声,嬷嬷怎么想起问这个,我对皇上,自然是一心一意侍奉,从无二心。她细细的远山黛清秀而舒扬,脸际艳若芙蓉,比起情意,这些不是更重要么?
这样的话,似是常理,却也字字无情。郭嬷嬷心中一窒,低声道:娘娘,老奴知道您忘不了禁足与冷宫。可这并不能全怪皇上....当时,您也看到了,皇上对您,不是没有情分。
嬷嬷这是什么话,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从没怪过皇上。容萧仍是温声细语,秋水一剪的双眸盈盈覆辙稀薄的笑意,但我也懂得,皇上对我的情分,也是对旁人的情分。我确是妾,但首先是臣,既为臣子,便要守着规矩本分。如果太过贪心,不仅儿女情意不可寻,怕君臣情意也全无了,这样想来,除了让自己更痛苦,实在别无他用。
郭嬷嬷闻言一愣,却复又叹息,若真是老奴会错意,也就罢了。可娘娘,若皇上这辈子只能做孤家寡人,便是老奴,也要骂上天太不公道。郭嬷嬷说着,将手中打着死结的丝线挑出来,低低道,记得皇上很小的时候,主子娘娘也在,老奴本都配出宫去嫁人了,但没想到主子娘娘刚生产过,分位太低,因尚宫局踩低捧高,连奶娘都不曾配一个来,只得唤老奴回宫伺候。饶是如此,老奴入宫也是主子娘娘生产一月后了,主子本就体弱,又没有奶娘,皇上就是靠些米汁,磕绊着活了一个月,瘦得哪有月余孩子的模样。郭嬷嬷想起当年的场景,唏嘘道,说句杀头的话,当时见着皇上和主子,老奴就觉得那句话说得真对,这皇宫看着是个蜜罐儿,其实就是狼窝啊。主子当初也是出入十六人抬的娇小姐,到这个地方,却连活都活不下去。
仿佛骤然回到记忆中不曾剥离的日子,郭嬷嬷思及旧主,一向波澜不惊的面孔也染上些许怨怼,只不知是对已逝的先帝与诸位太妃;还是对这寂寂长锁的深宫,这样的神情,使她本不苍老的月盘脸,竟透出一丝沧桑的意味,扶着皇上一路长到进学,主子的身子就渐渐不行了,当年产后落下的病根,经年也养成了沉疴。婕妤的份例您也知道,自己一个人,再加上三个奴才,将就着也能过活,但若要多养一个孩子,怎么养得过。那些年,老奴与主子没日没夜的做绣活,才能上下打点,让皇上吃饱穿暖。
宫中低品妃嫔的确份例不高,再碰上家中又无门路依仗的,的确有做绣活换钱度日的。在冷宫时,容萧自己也曾做过。听郭嬷嬷絮絮说着,她一时也触动心肠,忍不住问:即便是婕妤,好歹也生下皇室血脉,如此形状,先帝难道竟不知么?再者孝诚仁皇后母家腰缠万贯,女儿入宫,竟不曾给一分体己钱?
先帝的皇子那么多,膝下承欢的不知多少,怎么会在意这个出身不好的儿子。对于先帝,郭嬷嬷讳莫如深,略说两句,便不再多言,只转而道,若说体己钱,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