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有人会提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有人会拿《教父》来举例子,但既然将三位最抢眼的觉得都拿了出来,为什么忘同样在其中有演出的李?斯特拉斯伯格呢?那可是好莱坞方法派的大师,许多出色演员都接受过他的指导。讲台上的哈灵顿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顿时引起了许多笑声。
然后,他神色一振,继续讲了起来:那么我就说说这两种表现形式的优劣,不过在那之前,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演技,只有最合适的演技。
哈灵顿说着,走到黑板前面,将之前那句话写了下来:相对于方法派,技巧派对角色的深度的挖掘的确不够,但并不意味着技术派没有去挖掘,这是一点。方法派需要天赋,需要去体会不同人物的精神世界,而年轻演员,或者说生活没有太大波澜的新人演员,要想做到这点很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用技术派的表现方式来打磨自己的演技,然后再一步步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过要注意的是,技术派的表现方式用得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很容易变得千篇一律,简单的来说,就是所有角色都被演绎成了你自己,而不是角色本身。
学生当中有人发出了低笑,似乎因此想到了谁,哈灵顿没有在意,依然高声的说着:但是方法派呢?方法派就很完美吗?当然不!即使是坚持方法派的大师们,对表现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贝?布莱希特以及安托南?阿尔托最为典型!
他将三个人的名字依次写了下来,然后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面画了条破折号,写下了人戏合一这句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应该充分的去了解角色的内心,和角色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镜头前将他的世界表现出来,这是最为经典的解释。而布莱希特则认为,演员不能融入得太过,要保持距离,要去掌控角色。哈灵顿说着,又在布莱希特后面画出破折号,写下了距离和掌控两个单词。
至于阿尔托,他笑了笑,他要求演员就是角色,要忘记自己的一切,要从内心深处相信,角色就是自己,简单的说,让自己变成神经病。
同时,他在阿尔托后面的破折号写上了疯子,顿时哄堂大笑。
这不是开玩笑,哈灵顿这时却摇了摇头,也许你们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事实却是,这种表现方法非常有效果,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在戏里戏外都全身心以角色自居,那么就算这部电影很一般,你的角色都会非常抢眼。不过,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如果不能在完成拍摄后及时调整过来,就很容易因为分不清自己是谁而陷入抑郁症,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又是如此之快,面对压力很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为什么说,阿尔托等于是在要求演员变成神经病。
说到这里他扬了扬双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有兴趣尝试的话,我的建议是,在那之前最好先给自己准备个暗示,让自己能通过某个行为从角色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比如两届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据说她的秘诀就是,在拍摄完之后吃一大块三明治,马上就能恢复过来。对此,我的看法是,她的身材保持得可真好。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然后,外面的铃声响了起来。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哈灵顿随即开始收拾自己的书本,美国的老师和教授们,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当的准时,如果你们有兴趣对比技巧派和方法派的优劣,我建议可以去看看《**号街车》,费雯?丽的表演方式是典型的技术派,而马龙?白兰度的表演方式则是典型的方法派。这部电影因为他们的对撞而产生的火花,可以看做是两种演技比拼的,教科书般的经典之作。
整堂课基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些意犹未尽的肖恩想了想,随即飞快来到门边抢出去,追上了正在离开的约翰?哈灵顿。
先生,哈灵顿先生!他高声叫道。
你是?对方回过头来。
我刚刚听了你的课,肖恩解释的说道,我喜欢你的课,很风趣很生动,也很有启发性。
哈灵顿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的继续往前走,肖恩随即跟上:我注意到了一点,虽然你分析了技术派和方法派的优缺点,但实际上还是回避了最初的问题——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哪种表现方式更好。
是吗?哈灵顿很随意的回答道。
肖恩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了下去:不过根据我的观察,你显然更推崇方法派,你也承认,如果能掌控自身,那么方法派的表现方式显然会让角色更加出众。
我有一个问题,嗯……嗯?哈灵顿看向肖恩。
肖恩?唐,你叫我肖恩就可以了。他忙回答道。
很好,肖恩,我想要问你的是,你讨论这些,讨论技巧派和方法派哪个更好,是为了什么。哈灵顿这么问道。
肖恩愣了下,稍微以思索,就给出了答案:为了让角色演绎得更加真实。
哈灵顿不置可否哦了一声,眼睛看着前方,脚步一刻不停,带着淡淡的笑容,显然对这个答案不以为意。
抓了抓脑袋,肖恩急速思考起来,结合哈灵顿之前的讲课,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但十多秒钟过去了,肖恩都没琢磨出来,眼看走廊的大门已经近在眼前。
就在这时,没有最好的演技,只有最合适的演技这句话忽然从那还一闪而过,然后前世曾听过的一句有些相似的话也冒了出来。他正要开口,但马上又闭上了嘴,直觉告诉他,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会是什么?
终于,就在两人跨出大门的时候,曾经表演舞台剧时学到的某些东西忽然涌了出来,跟着,到洛杉矶来后的一系列表演也飞快闪过,包括被弗雷德里克看中的银行经历。
为了将角色的情绪,尽可能完美的传递给观众!肖恩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哈灵顿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来,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
我听过一句话,和你所提倡的有些类似,没有烂电影,只有烂演员。肖恩本来就很聪明,又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世为人,在某些方面可以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审视。加上从高中到现在也积累的不少经验,之前几堂课上也不断在思考和摩挲,于是在哈灵顿的逼迫下,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将概念性的东西初步融会贯通。
所以我们讨论这些,的确是为了将角色饰演得更好,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