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富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降价恶循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s:

    奉上今日第一更。谢谢子伽、三牛、四叶荷赠送的平安符,谢谢。

    小娥、小锦将这想法告诉了沈家娘子,一拍即合。三个人说干就干,立即着手准备起通草花盆景来。

    沈家娘子和小锦去买了一个个大小各异的花盆,在里面填上土,小锦和小娥则用剩下的通草花做起了像真花一样大小的花卉。

    折腾了三天,三人共做了二十盆花去卖。

    明天就是寿昌镇的圩日了,我们先拿到那去试试。小锦兴奋而又期待。

    嗯,如果卖得好,我们下次再多做些。小娥说道。

    沈家娘子看着这一盆盆的通草花,对小娥、小锦充满了信心。

    这一次去圩日卖花,沈家娘子终于和他们一起去了。

    三个人照例坐着华叔的车去集市,华叔看着这一盆盆的花,赞个不停,眼睛老是在小娥身上提溜,这让小娥、小锦心里很不舒服,华叔这是贼心不死呢,还想着小娥给他做待年媳,但当初是他自己嫌弃陆家穷,还有药罐子,现在,他怎么着也开不了这个口了吧?

    到了寿昌镇,小娥、小锦在固定的摊位上摆上摊板。这个摊位位于一家鞋子铺的前面,所以每个圩日,小娥、小锦都要交三文钱的租用费,摊板平日里也就放在了鞋子铺里,到了圩日就摆上。小娥正在和沈家娘子将一朵朵的通草花和一束束的通草插花摆放整齐,忽然小锦拉了拉小娥的袖子,努了努嘴,让她看看前面。

    小娥抬头一看,正对面有三个女的也摆起了摊,上面一朵朵的不正是通草花吗?

    是李氏三姐妹。小娥看到了当年教她做花的师父,认出这是李氏三姐妹。

    小锦知道,这三姐妹就是以前和他们抢做余记生意的李氏。

    现在余记首饰铺和布庄都被指以假充真,被官府查了,余掌柜带着家人不知去了何处。寿昌镇一时间要去买布。必须去渭泾塘镇,若不是做这些个生意需要很多的本钱,小锦倒是想开一间铺子,这样总比圩日风吹日晒雨淋的好。

    她们也拿出来卖了?小娥呢喃。

    余记走后,她们的花没人收,只好拿出来卖了。沈家娘子猜想是这样。再看她们的花,也染了色,而且,她惊奇地发现她们也做了通草插花。

    这些插花她们也能做了?沈家娘子很意外。

    小锦似乎很冷静,淡淡说道:这种插花并不难做。只要有基础。买一枝回去很快就知道怎么做了。

    沈家娘子想想也是。这花制作工序又不复杂,会做花的人应该是一看就会。

    她们不仅做了插花,兜勒也做了。小娥指了指摊板边上一条条整齐码着的兜勒说道。

    她们学得可真快。小锦皱眉,不。是仿的可真快。

    这和现代社会的山寨版差不多的意思吧。小锦想。

    这东西本就不是我们独有的,她们买回去自己琢磨出来,我们也不能说啥。小娥苦笑。她现在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当年是李氏教她做得通草花,李氏姐妹的手艺很好,至少高过沈家娘子,因为当年她并没有听闻过乌雀村有人会做通草花,只听说了李氏三姐妹,可见李氏的名号比沈家娘子要响很多。也许。当年,沈家娘子做得花早已被余记淘汰了吧。现在,李氏仿着她做得花在不断改进,早前是教她的师父,现在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她的跟随者。这还真让她感到说不出的怪异。

    这李氏跟着我们卖花就卖花吧,还非得摆到我们对面,是想摆明和我们唱对台戏吗?小锦看着在忙碌着摆摊的李氏,有些气愤。

    李氏三人显然已经感觉到对面投来的不友善目光,但是她们只是冷漠地朝这边瞅瞅,很快又继续低着头做事。

    年前的三个圩日,只要天气好,都会很热闹。不一会儿,寿昌镇的主街道上便挤满了赶圩的人。

    我就等着今日来买花呢。过年了,可得热热闹闹的。一位中年妇人提着满满的菜篮子,走到小娥她们摊前,挑了一大把的红色杜鹃花,准备插在家里,喜庆。

    你们呀,可真是聪明,这到了过年,哪都买不到鲜花,你们拿这做花,家里头啥时候都能装点装点了,还一整年都能看,真好。中年妇人爽快地付了钱,临走还不忘赞上两句。

    小娥、小锦自然高兴,收了钱,不住地道谢。

    再看看对面,也有些客人在买花,但小娥、小锦能感觉到她那边的客人比这边少很多。毕竟她们现在也算是卖这花的老字号了,这几个月可不是白混的,好歹也有老顾客了。

    就这样,半个时辰后,李氏那边似乎开始着急。

    这一盆盆的花咋卖?一个男子驻足在小娥他们摊前,看着一盆盆的通草花,觉得很有意思。

    叔,这花二十文一盆。小锦指了指男子停留目光的那盆黄菊花,甜甜地报起了价。

    要二十文哪?男子显然有些不舍得。

    叔,不贵的,您瞅瞅这花盆,怎么也值十五文一个,再看这些花,掐了单卖我们也卖一文钱一朵呢,再加上这些叶子、花茎,二十文怎么也值啊?您看看是不是挺合算的。小锦推销道。

    男子想了想,也是,一盆鲜花带着花盆卖少说也要二三十文,这花不会凋谢,买回去一年四季都能摆着,倒不亏。

    那就买了,摆着跟真的一样,过年了,家里来客也能当个好玩的玩意看看不是?男子想买回去显摆显摆,让他那些城里回来的亲戚看看,也不是什么新玩意都是苏州才有,他们乡下农家也有这好玩意。

    哎,好嘞,叔,您捧好了。小锦乐呵呵地收了钱,将花递给这男子。

    沈家娘子、小娥看着小锦卖出了一盆的通草花盆景,都朝她投了个赞许的目光。

    小锦心里头也美滋滋的,这花盆原本是卖十五文,是她缠着卖花盆的师傅讲价钱,说什么单卖和大批量卖的价钱不能一样,这叫薄利多销,还说了一大通的好话,说得那卖花盆的师傅直乐呵,最后每种款式都降了五文钱,所以这花盆的成本只要十文,这盆花除去花钱,光花盆她们就净赚了五文钱。

    就在小锦、小娥沉浸在一片喜色中时,忽见一女子走过来拍了拍正在挑花的客人肩膀,说道:小红,到对面看看,对面这中花卖一文钱三朵呢。

    是吗?那去看看。叫小红的放下手中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