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88,只要我愿意,谁能阻我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亩地,那花生都堆满了粮仓,看的都喜人。

    君媱默了,五十多亩地,才出产了一万多斤,去去壳,还能剩下七八千斤左右,这可就相当于现代的十几亩啊,就这样杨氏都那么高兴了。

    “那就让长工全部把花生带场上去壳,然后咱们就榨油,到时候咱们就尝尝这种油,香而不腻,绝对好吃。”君媱笑着对杨氏说道。

    杨氏忙不迭的点头,“就按照你说的办。”

    杨氏一直都是君媱的“死忠粉”,举凡是君媱说的,杨氏势必都会支持到底,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就是肯定,女儿是个厉害的。

    去壳的过秤很繁琐,二十个长工如此忙活,也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天,飘飘洒洒的雪花,静静的洒落在大地上,细细聆听,能感受到那“簌簌”落下来的喜悦和欢愉。

    这是入冬来的第一场雪,真的很早,明明还有几天才会进入十一月。

    想一想,君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从当初的破衣烂衫,全身摸不出几个铜板,到现在的身傍千万金银,这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外面雪花漫天,厨房里一些丫头婆子忙的热火朝天。

    如今家里又添了三个婆子,四个丫头,还有四个小厮。

    这都是从宁月谨送来的人中挑选出来的,其他的有送去作坊的,也有送去府城庄子上的。

    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切身能力去分配的,好做到让每个人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碾碎,蒸胚,炒料,压榨,每一道工序君媱都会在一边细细的讲解叮嘱和把关,随着花生的香味越来越浓,厨房里的味道透过缝隙传了出去,飘香悠远。

    当那一条细到近乎呈线型的油,顺着小碾墩流进下面的碗里,所有人都不禁惊喜的大呼。

    “东家,快看,这颜色可真好看,怎么这么香啊?”柯婆子指着那碗油说道。

    “是啊,而且炒菜时的味道也好。”君媱满意的点点头,这花生油色泽光亮,气味清香,绝对是严格苛刻,不含任何水分的纯正花生油。

    只不过,古法压榨的花生油,量不多,这七千斤花生,最多能榨出一千斤的花生油,余下的就没用了。

    经过一天的炼制,看着那一小坛的花生油,虽然不是她动手,可是看着都觉得累,外面那么多呢,这何时能压榨的完啊。

    于是,作坊,再次被君媱纳入了未来发展方向。

    想着等明年暖和了,就在府城建一座花生油作坊,以后炼制好了,就可以直接通过漕运,送往全国各处,这个花生油只要保存的好,可以放很久都没有问题。

    所以,君媱只让家里人炼制了五坛花生油,足够一家人整个正月食用就可以了。

    当第一桌用花生炼制出来的油做的菜端上桌,那股不同于以往的味道,就格外的明显,不是那么的浓重,却透着一股让人舒服的清香,不冲,却格外的悠长。

    君正民和杨氏吃完之后,都是特别的满意。

    “媱儿,真有你的。”君正民笑呵呵的点点头,乐的合不拢嘴,以后就这么炼制,这可又是一项很好的收入啊。

    而且油和腊肠不一样,这谁家每餐不用点油啊,以后必定会成为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东西。

    杨氏看着丈夫那高兴的样子,冲着君媱眨眨眼,母女俩不禁掩唇笑个不停。

    晚上,君正民和杨氏说要往老宅送一坛,杨氏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毕竟现在两家的关系很不错,而老爷子更是偶尔也回来家里坐坐吃顿饭,除了刘氏从来不登门,一切都和一般的分家父子没什么区别。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从指尖溜走,严冬腊月,正式带着春节的喜悦,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这一天,是腊月十六,君媱把村子庄子上所有的人全部都喊了过来,满满当当的站了一院子。

    她看着那二十个身材结实的汉子,道:“诸位,这一年辛苦你们了,咱们家里的地,也是大丰收,如今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不管家里远近的,都在今儿给你们放了年假,明年过完了上元节,你们再回来,这一个月在家里好好陪陪父母家人,明年咱们继续好好干。当初和你说好的,每年每人十两银子,但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所以咱们今年每人十五两,陈大叔你是今年做的最好的一个,格外多付给你二两,就当是赏钱了。”

    十五两,这可不是小数目了,这些银子,可是足够一家人好好的过上两三年的。

    听到这个好消息,二十个长工忙激动的道谢。

    之后,夏月就上前,给了每人一个荷包,里面那两锭一大一小的银子,攥在手里,让每个人的脸上都那么的满足和幸福。

    “如此,明儿上午,我会给你们找三辆车,你们回去收拾一下,顺路的就一起,都回家吧。”

    “多谢东家!”

    之后,他们就全部都回去了,那边庄子他们住了这么久,两人一个房间,这样的待遇可是第一次,所以每个人那心情激动的同时也暗暗告诉自己,明年一定也会好好的干活,这一年虽然很累,可是吃的用的,都是这辈子最好的了,几乎每顿饭都能吃到肉,油水也丰厚,银钱也很多,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自己等人如何能不努力。

    至于余下的,这段时间,作坊存下的腊肠也有不少,应付一个月也是可以的,不过君媱也叮嘱了梁全,让他在年底的时候算算,给前三个做的最多的每人依次奖励三二一两银子,至于年货,她也定好了,每人四封点心,五斤的肉条,然后每人五斤蘑菇和五斤木耳,腊肠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忙碌了大半年的作坊那些婆子们也过个好年。

    家里的这些,君媱目前还不会做什么,就等着过年的时候,由着杨氏去管理了,也看看经过秦婆子一番调教的杨氏,能有多大的进步。

    而君正民,这段时间也是不断的往老君家送东西,只因为他照看的鱼塘赚了两万两,给了君媱之后,君媱就拿出一白两给他,让他想做啥就做啥。

    其实也间接的说白了,就是老君家那边,他送多少东西也行。

    腊月二十这天,小吴山作坊很是热闹,君家几个小厮推着两辆车在作坊门口,给准备放假回去忙活的婆子媳妇姑娘们派发年货。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激动,这大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