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子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好办了。(凤舞文学网 http://www.qiuwu.net)派一个老成稳重的官员去午门宣读圣旨,解释朝廷的政策,将举子们驱散。接下来该抓捕的抓捕,该下狱的下狱。
正统皇帝当即降旨一道:礼部左侍郎并春闱一十八房考官俱着革职,并考生杨承宗、张琳、何孟春,徐原华等人,着刑部差员火速缉拿详加审讯。
出了这样大的事,正统一早就派了太监去请内阁诸位士陈循住得离紫禁城最近,因此也是第一个到的。正统立刻将他宣了进来,由大学士陈循亲自执笔一挥而就写成了圣旨。
司礼监的太监捧着圣旨去刑部传旨不提。
陈循当得了文华殿大学士,本人在士林之中也是极有威望的。正统当即就指派他去午门安抚举子。陈循也是老奸巨猾之辈,知道此次的科场舞弊案,实际上牵扯的是太子和赵王之争,他如今已经进入内阁,乃是正一品的大员,位极人臣,就算有了拥立之功,也没有晋升的空间了,况且陈循今年已经六十九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正准备再干个两年就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呢,自然更不愿意牵扯进太子和赵王之间的官司里。
可是今天适逢其会,皇帝的命令已经下了,他就是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接下来。不由在心里暗呼倒霉,若是因为这件事叫某一位皇子记恨上他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他也是老奸巨猾之辈,心念一转便有了主意,此事事关国家安定,民心向背,皇上有命,老臣不敢推脱。老臣建议,请一位皇子出面与老臣共同出面安抚众位学子,老臣代表内阁,皇子代表皇家,与士子们谈判,岂不是更能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不管是太子出面还是赵王出面,到时候陈循就会沦落成一个配角,不管这件事处理成什么结果,自然有太子或者赵王顶缸,他就不用负全部责任了。
正统皇帝听了这话频频点头:爱卿所言甚善,你们三个,谁愿意跟着陈爱卿走一趟?
话是这样问,目光却落在了太子身上。
他是太子,有什么事自然该是太子先出面!
太子却是面色一变,他本来就心中有愧,此刻站在文华殿中,和午门隔着老远的距离,都能听见外头哭声震天,十分惊人。正统不同意用武力强行镇压,出去了肯定要和举子们面对面地对话,若是万一他们一时发起疯来……他还惜命的很,怎么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
他也知道一屋子的人目光全都落在他的身上,不过他假作不知,正统皇帝眼中就不由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正统皇帝自己就是个胆小的,听见外头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他坐在龙椅上,心里也有些发毛。不过越是胆小的人越是欣赏胆子大的。正统皇帝抬眼看见叶敏瑜和叶敏昭兄弟两个,叶敏瑜是冷静如恒面不改色,叶敏昭更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显然都没将外边举子闹事当成一回事。
书生无用,叫他们拿着笔杆子写写文章骂骂人可以,真正撸胳膊挽袖子上演全武行,他们还真没那个本事。有什么好怕的!
正统立刻觉得心中一阵安慰。大儿子不成器,总算还有两个成器的。
叶敏瑜见此情景,嘴角勾起一道嘲讽的弧度,他跨前一步说道:儿臣愿随同陈大人前往,愿为父皇分忧!
正统皇帝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神色。温言道:好好好!你的孝心朕知道了!多带几个锦衣卫出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叶敏瑜答应着,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当年北京保卫战的时候,面对着突兀蛮子和女真骑兵他都敢带头冲锋,又怎么会把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放在眼里。
叶敏昭看着叶敏瑜带着陈循龙行虎步地出了文华殿,感觉到太子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不由心里暗笑太子愚蠢。
这个蠢货,这个时候出面,既能在父皇面前卖个好。更关键的是只要这件事处理好了,就能在士子中间树立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对于夺嫡的帮助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这个白痴明明有这么好的机会,却不知道把握,拱手就让给了对头,真是愚不可及。
叶敏瑜带着陈循从左顺门出来,陈嘉按照皇上的吩咐安排了一队锦衣卫保护他们。
午门前面是一个大广场,现在正是乱糟糟的一片,上千举子汇聚在此,加上只比他们人数多,不比他们人数少的内宫侍卫、锦衣卫,乌压压一大片,众举子们情绪激动,破口大骂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总之是人声鼎沸,一片沸沸扬扬。军兵们没有得到命令,不敢对举子们下手,只是拿着兵器虚张声势,一开始这些读书人还有些害怕,时间长了,他们也看明白了,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有人甚至开始利用四书五经给这些士兵们洗脑起来,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能听得懂。
叶敏瑜刚刚到了广场上就有人发现了。宫里有人来了!
他的随侍太监十分机灵,立刻大喊了一声:皇四子赵王殿下驾到!文华殿大学士陈大人驾到!
赵王殿下!是赵王殿下!
陈阁老!
赵王殿下和陈阁老要为我们做主啊!
叶敏瑜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表现神勇,不但让他在军中树立了威望,在民间也拥有极好的口碑。这些读书人大多数都听说过叶敏瑜的事迹,对他的印象都还不错。
黑压压的人群涌了上来,陈循也是面色一变,这些人一下子拥上来,一人一脚也能把叶敏瑜给踩烂了。
他不由大急,高声喊道:保护王爷!又对着激动的举子们喊道:各位有话好好说,不要冲动!
锦衣卫立刻刀枪齐出,排成一排,枪林剑雨组成一道人墙,将人群和叶敏瑜隔开。众人毕竟不敢用血肉之躯去碰锦衣卫们的刀剑,立刻停了下来,叶敏瑜神色间看不见丝毫紧张,陈循不由暗暗佩服。
叶敏瑜一挥手,侍卫们手脚麻利地搭起一座高台,叶敏瑜便上了高台。陈循见他主动承担起了责任,乐得不和他掺和,不过叶敏瑜仍是叫人扶着陈老头上了高台。
叶敏瑜先是朝着众人的方向作了一个罗圈揖,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朗声道:各位学子,我是皇上的第四子赵王叶敏瑜。今日奉了皇上之命来和各位相见。皇上圣明,各位的遭遇,他老人家已然尽知,对于科场舞弊,皇上也是深恶痛绝,已经传下圣旨,将涉及此案的礼部左侍郎姜政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