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儿一样的人儿,竟忘乎所以了,还是进殿说话吧。
一行人踏入正殿,慧妃在上首做好,叶敏昭挨着她坐了。慧妃又给雨澜看了座。见雨澜和叶敏昭竟然颇为相熟,就问:看你们两个的样子,竟像是一早就认识了?
雨澜正欲回答,叶敏昭抢先将延庆郡王府偶遇以及御花园雨澜帮助自己解围的事情说了一遍。只是略去了雨澜作为枪手代替自己作诗一事。
慧妃听罢一笑:你二人倒也有缘。这次若非七姑娘解围,皇儿恐怕一时难得脱身,我这个做母妃的,也要好好谢过你才是!
雨澜连忙欠身道:举手之劳而已,娘娘何必挂怀!小王爷聪睿敏慧就是没有我,也一定能够从容脱身,化险为夷!
叶敏昭被她夸得一阵脸红。
慧妃问了老太爷、老太太,话题一转道:我与你母亲从小一同长大,亲如姊妹,当年我进入皇宫,她嫁入相府,一转眼已经十五年过去了。你母亲天不假年,年纪轻轻就那样去了,大内宫禁森严,我竟连见她最后一面也不能,回想起来真是心如刀割……说到此处眼泪便再也止不住了,从那张绝美的面颊上一滴一滴掉落。
雨澜大是感动,想不到这个享尽了人间富贵的妃子对母亲竟是这样的牵挂。
雨澜不由对慧妃的好感度大增。
雨澜离席而起跪在地上,泣道:娘娘,家母幼年之时便已早逝,臣女不能在床前侍奉汤药,实是生平憾事。娘娘身份尊贵,却一直能对家母念念不忘,家母地下有知,也定会含笑九泉的。况且家母故去已久,还请娘娘节哀,千万莫要哭坏了身子。
慧妃听罢这才勉强止住哭声。叶敏昭早已从宫女手中接过一条丝帕,亲手递给慧妃,很显然,母子二人感情极为笃厚。
慧妃叫贴身宫女将雨澜扶起坐好。
如此哭了一场,雨澜和慧妃便亲近多了。慧妃道:七姑娘如今长得这么大了,又出落得这样标志可人,齐姐姐看见了不知该有多高兴呢。本宫在这深宫之中也是寂寞,你平日若是有暇,就多来瞧我。你是我好姐妹的女儿,以后在杨府不管受到了什么委屈,尽可以告诉我,本宫能帮你的,一定不会推辞。
雨澜连忙郑重道谢,又应下日后必定常来常往。慧妃留她说了好一阵子话,谈起昔日与齐姨娘的姐妹情谊,两人又是一番唏嘘。
时辰差不多了,雨澜便起身告辞。
叶敏昭自告奋勇送她出宫。叶敏昭年纪虽小,却贵为亲王,雨澜怎么敢劳动他的大驾。自然是出口婉拒,谁知叶敏昭极力坚持。
两人在一群内侍宫女的簇拥下离开景阳宫,叶敏昭吩咐内侍宫女远远坠在身后,雨澜自动自觉地落后半步,小王爷皱眉回头看了她一眼:我母妃与你生母亲如姊妹,你我也算通家之好,你又何必与我那般生分!再说了,你隔那么远叫本王如何与你说话?
雨澜恭谨道:君臣之道乃五伦之首,臣女岂敢不尊?不知小王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之前雨澜不知叶敏昭的身份,对他从不向别人那样恭谨,叶敏昭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从未感受过的轻松和愉悦,可是如今雨澜也摆出这副姿态,说话虽然得体,语气里却泛着一股子酸味,再没有以前敢作敢为的魅力,叶敏淳不由大为失望:本来以为你和别人不一样,原来也是俗人一个!
十来岁的一个小萌孩子,偏偏像个大人似的做出一副伤心失落的表情,雨澜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小王爷眼睛一亮,见她回复了动人的神采,不由高兴道:这样才是你吗!
雨澜表情一转,又故作庄严肃穆地道:奴婢失仪了,请小王爷赎罪!
叶敏昭年纪虽小,人却聪明,笑道:就别在我面前装什么贤良淑德了!
雨澜和他十分投缘,感觉他就像自己前世的小表弟一样,也的确不想再装下去,就放松了身体和他并肩而行,笑着问:那小王爷是喜欢我贤良淑德呢,还是像以前那个样子?
叶敏昭眉毛小刷子似的扑闪了几下:按照先贤圣人之言,女人不是都应该贤良淑德的嘛!不过贤良淑德的女人我见得多了,你嘛,还是原来的样子好了!
雨澜替他总结道:这叫物以稀为贵!
叶敏昭笑了起来,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总结的真好!虽然你仪礼方面差了些,不过你的学问真好,连先生也夸你呢。
雨澜笑道:先生夸的是你,不是我!
叶敏昭脸色一红。雨澜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小王爷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想要我帮忙,您赶快吩咐吧。再耽搁可就要走到神武门了!
叶敏昭惊讶地看了她一眼,这个女子年纪轻轻,竟是这样的冰雪聪明。她微微地笑着,静谧美好,让人看了既舒心又安心。他心里陡然升起异样的感觉,觉得面前的女子仿若自己的亲人一样让人倍感信任。
雨澜双眼亮晶晶的,等着小王爷说话。
叶敏昭踌躇了半天,终于期期艾艾地说:还是和我的先生有关。我有一个师傅杨芳,是詹士府的少詹士,为人最是古板,我只不过不爱学那些经义诗词,他竟敢屡次当着两位皇兄的面罚我,让我丢尽颜面……叶敏昭说完了心中不由忐忑,要知道古人最是尊师重道,这么大言炎炎地想要报复老师,在一般人的眼里可要算得大逆不道了。也就是雨澜,换一个人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所以呢,你就想报复他?让他也丢个丑?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重面子,正是顽皮淘气的时候,有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了。雨澜毕竟不是真正的古人,她可没觉得小王爷的想法有多大逆不道。
她想了想:既然如此,何不堂堂正正出一个问题难道他,那不就什么仇都报了?
叶敏昭连忙摇头:杨师傅学富五车,学贯古今,哪有什么问题能难得住他?不成不成!
雨澜却是胸有成竹,这个时代的人,哪个不是重文轻理,只要随便出一道数学题,估计就能把那些胡子一大把的老东西难倒了。我给你出一道题目,把鸡和兔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有三十五脑袋,九十四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是古代很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了。放在现代只要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就能轻松解出。如果那古板的老夫子真能解得答案,她后面还有的是数学题目呢,什么勾股定理了,正弦函数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