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忽听一阵长笑,永安公主道:……常听人家说,萃锦园里亭台水榭,荷塘假山,有京师‘小八景’之称,反正戏台子搭好了还要一段时间,大舅母何不让姑娘们一道去园子里见识见识,免得都在这里拘着难受。
萧大太太道:还是公主想得周到,既有此意敢不从命!
永安公主道:谁和我一道去?立刻便有一群贵女兴高采烈地围了上来。萧家三姐妹和孟茹当然率先响应。
永安却看向银月:皇妹可有兴趣陪我一起走走?
银月笑道:皇姐有命,我哪敢不从!
杨家的几个姑娘都看向了三位太太,大太太就一挥手:你们也去吧,切记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可冲撞了贵人!
永安便上前挽着银月的胳膊,带头走出院子。后头一干小姐们鱼贯跟出去,留下太太们在院子里嗑着瓜子聊天,等着看戏。
亭台楼榭,廊回路转。萃锦园里果然处处都是景致,众位贵女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两位公主,说说笑笑,一边游园一边品评园内景色,十分高兴。
工部员外郎女儿林小姐问道:永安公主殿下,您穿的衣裙真是用翠云裘裁制而成的吗?
萧十姑娘云芊嗤笑道:表姐穿出来的,那还有假的不成?林小姐立刻被她刺得满脸通红,谁知萧云芊又补充了一句:倒也是,这么珍贵的料子,错非我们萧家,等闲人家是见也难见到的。说罢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杨家诸女。永安公主则是面有得色。
五军都督府郑参军的孙女郑沛兰道:我瞧着云芊姐姐的衣裳也是极好的,料子不像是普通的货色,您这一身衣服又是用什么布料做成的?郑参军是靖海侯的老部下,郑沛兰自然要帮着萧十姑娘说话。
众人的眼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萧云芊身上了。
萧云芊早就等人称赞她的衣饰了,一听这话立刻脸上放光,得意洋洋地道:我这只是西洋布,可比不得表姐的翠云裘。大楚常年禁海,禁止海外贸易,外国的布料也就极为罕见,一般都是刚一出现,就被达官贵人天价买走,其珍贵程度虽未必比得上翠云裘,可相差也不会太远。
就有人问道:西洋布?哪里出产的?
萧云芊笑道:听我们家的管家说,这种布料是从暹罗国传过来的!那才真叫万里迢迢呢!
暹罗国?众人都抽一口凉气,那是多远的地界儿啊!其实大伙根本不知道暹罗国在哪。
这不算什么!萧云芊傲然道:我们家里可不光只有暹罗国的洋布,她伸手指着萧云蕊:九姐姐的衣料是从倭国运来的,指着萧云蕙道:十二妹的衣料是真腊国运来的!又指着孟茹道:表妹的衣服衣料是高丽国运过来的。全是外国的洋布!
众人细看时,萧家诸位姐妹的衣裳料子果然与一般国产衣料不同,只看其外在,便知这些异国的布料份属精品,绝不在苏松杭嘉四府出产的衣料之下。而且是一人一个样,不带重样的,也许在场诸位小姐家中偶或能拿得出一两样西洋布来,但像萧家这样的,那就绝无仅有了,这就不光是富贵了,这也侧面说明了萧家的熏天权势。
一时众人看向萧家诸姐妹的目光就更加谦恭了。
雨澜却听得心中一动,禁海是大楚的国策,自前朝开始,海上便时有倭寇来犯,不但在海上杀人越货,更有甚者甚至登陆沿海城市,杀人抢劫无恶不作。近年来愈演愈烈,为害极大。太宗皇帝登基不久,便下诏实行了极为严厉的海禁。敢犯者凌迟处死,家眷一律流配三千里。
只是海外贸易利润实在太让人垂涎三尺,自然便有人置国家律法于不顾,冒着杀头的危险进行走私贸易。看今天萧家随便拿出这么些珍贵的布料,而且早就听说萧家富可敌国,恐怕经营私货贸易少不了这个炙手可热的家族。
这可是犯禁的事情!
这时却听永安公主傲然笑道:这些也都不算什么!我母妃使尚衣局做了两条百鸟裙,采百鸟羽毛织成。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那才是真正的旷世奇珍。
百鸟裙的名头谁没听说过啊,据说为了给皇贵妃制作百鸟裙,当今皇上动用国家力量,派军队到岭南捕鸟,许多鸟类因此绝灭,造成了一场生态灾难。
众人全都悠然神往,雨霞姑娘也是满眼炙热,嫁入东宫的心思一时更加坚定。
雨澜却想起那天在松风书舍,听老太爷与叶敏淳商议政事,说起连年征战,户部太仓银入不敷出,边关军队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这一干社会的蛀虫却只知在这里炫富比阔!
不幸的是,她也是这蛀虫大军中的一员!
雨澜一时有些意兴阑珊,便慢慢落后了几步,到了队伍的最后。只见刚才见过一面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女儿,那个有些小娇羞的马芸娘走在最后,看见雨澜便冲她一笑。杨家妹妹!
雨澜笑着点点头,马姐姐好!她对马芸娘还是很有兴趣的,或者说她对马芸娘的老爹锦衣卫指挥使还是很有兴趣的,就抓着马芸娘攀谈起来。
一开始,芸娘还有些扭扭捏捏的,后来见雨澜亲切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渐渐地便也放松了下来。都差不多的年纪,说了几句,气氛就融洽起来。
芸娘一旦放开了,还是挺健谈的。她看了前面一眼,低声道:你对‘百鸟裙’不感兴趣吗?这时一众贵女都围在永安公主身边,巨细无遗地问着百鸟裙的诸般细节,连雨霞雨霏也都挤在那里。
雨澜摇了摇头,大楚如今外有突兀、女真虎视眈眈,内有蜀汉国中之国,大一统遥遥无期,南北两京的达官贵人们却整日醉生梦死,追逐浮华,雨澜忽然想起一首应景的诗,便念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芸娘听得一愣,好诗好诗!这么好的诗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过,是你自己做的吗?哎呀,不愧是首辅的孙女,妹妹你真是有才!
芸娘一脸崇拜地看着雨澜。雨澜这才想起这时代早没有了大宋朝,当然也没有了这首后世广为传诵的《题临安邸》。
雨澜尴尬地咳嗽两声:这首诗是我在书上看到的。
芸娘不愧是情报头子的女儿,很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哪本书上看到的,这么好的诗,我怎么从没看过!
雨澜满头黑线,这个……这不是最重要的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