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松鹤堂,苏妈妈亲挑门帘,雨澜绕过门口十二扇金丝楠木泥金屏风进了屋子,帐帘半挑,老太太半躺在罗汉榻上,看气色确实比平日差了一些。
见礼后在檀木椅子上坐了,雨澜关切地问:听杏黄姐姐说祖母身上有些不爽。现在可好些了?可找大夫看了?吃了药没有?吃的什么药?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老太太笑了起来:瞧你这丫头,说话连珠炮似的。也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身上有点懒,歇一歇便好了。前儿老大荐了一个姓林的太医,开了张方子,开始吃着还见效,后来就渐渐的没什么效果了。
这是产生抗药性了,雨澜思忖着,陪着小心回答道:祖母身体这么好,父亲叔叔们又孝顺,您活个一百岁肯定没问题。孙女也读过几本医书,您这症候就是上了年纪,气血略有亏损,只要注重饮食调养,这一点小毛病很快就好了。我倒觉得汤药不一定非得吃,食补不如药补嘛!
老太太眉毛一挑:哦,你还懂医理?
雨澜不好意思地道:孙女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看些杂书……
这一下倒勾起了老太太的兴趣:你倒说说看。
雨澜之所以敢挑起这个话题,当然是有备而来。
前世雨澜还是李蓉的时候,手下的一位大区销售经理,工作之余酷爱研究养生之道,雨澜耳濡目染学了不少。现代比之古代最大的优势就是获取知识简单、快捷、方便,很多医学上的理论认知,经过无数时间积淀得出的结论和见识,即使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医生,也无法具备。
拥有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没有的知识和见识,是她在古代生存的最大优势。她要想办法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纵不能像里的女主角那样大杀四方,也不能丢穿越同胞们的脸不是!
于是乎雨澜从健康的四大基石说起,一直说到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将前世的理论和观点用这个时代的语言一一包装,再说出口来,听得老太太频频点头。
老太太也读医书,也懂医理,虽然雨澜很多观点都很新颖,但是经过她深入浅出的解剖分析,老太太无法不被她说服。
减少油脂使用,降低肉类摄取,多做运动,吃饭只吃七分饱……
比如这个吃饭只吃七分饱,是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也是科学证明的唯一一种办法,现代叫作低热量膳食。
雨澜侃侃而谈:医书里有句话: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就是说吃饭要控制食量,不能吃得太饱。古书上说有人用猴子做研究,100只猴子随他吃饱,另外100只猴子只吃七分饱。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吃得饱的猴子死了一半,而只吃七分饱的猴子只死了十几只,而且身体健康,精神也好,还很少生病。其实都是现代科学家做的实验,雨澜随口就给改到了古代。
一屋子的人听得啧啧称奇,老太太也大为高兴:节食惜福我是听说过的,倒没想到里边还有这样的道理,亏这拿猴子研究的人想得出来!有了这样的例证,对雨澜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就更加信服。
苏妈妈也说:要不怎么说还得读书呢!这样的道理除了爱读书会读书的七姑娘,谁还能知道!
又说了一会子,雨澜道:前段日子我在书上学到一个推拿的法子,在丫头们身上试过几回,很有几分效果。不如趁此机会,我给祖母推拿一番,帮您消消乏?
她眉宇间洋溢着一股自信,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信服。老太太没怎么想也就答应了。
早有一个小丫鬟进来,搬过一只春凳,让老太太一双腿搁上,雨澜跪在一个软垫上,替她按摩揉捏。按摩推拿的法子,雨澜前世是学过的,而且在那没良心的男友身上试验过好多回,她的男友体质不算好,隔三差五感冒。
她的手法熟练,压穴位,滚肌肉,驾轻就熟。推着按着,不由就想起了前世的男友,以为死过一回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可忽然想起时,还是那样痛彻心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雨澜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她已不再是李蓉了,还想这些干什么!
丫头是有真功夫的!不是说说就算的。老太太被她服侍的浑身舒泰,疲惫慵懒之感竟慢慢化去,效果灵验甚至胜过了汤药,不由大为欢喜。
按摩完毕,雨澜额头上已经冒汗了。老太太赶紧命杏黄拿来温水绞过的帕子,帮雨澜擦去脸上的汗水。雨澜坐回椅子上,语气真诚地说道:祖母可觉得适意些了?祖母若是不嫌孙女粗苯,以后孙女经常给祖母推拿一番可好?
老太太知道推拿是个力气活,不由大为感动:好!好!你是个至诚至孝的孩子!
苏妈妈凑趣说:老太太得了这么一个孝顺又伶俐的孙女,日后定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听她说得不伦不类的,老太太先笑了起来,你这老太婆子,也开始学着贫嘴了!大伙便跟着笑起来,气氛变得很轻松。笑了阵子,老太太觉得精神更好了,便从卧榻上半坐起来,叫杏黄拿了一个五福捧寿大迎枕靠着,又叫拿了卷《法华经》叫雨澜来读。
读了一阵子经,又讲了几个古记儿,一个小丫鬟进来回事,雨澜认识,是大太太身边的小桃。
回老太太,三姑太太办完了杏花宴,带着表少爷和表姑娘们,要过来给老太太您请安呢!马车就快到了。
女儿回门儿,老太太当然高兴,吩咐杏黄带人迎出二门,苏妈妈准备茶果点心。雨澜赶紧告辞:孙女尚在禁足之中,祖母召唤不敢不来,就不见外客了。
老太太想了一下:你回去也好,换件衣裳再来。你三姑姑有日子没来了,你也见见。你父亲那里,自有我担待。
雨澜躬身应是。带着晓月匆匆回了绿静斋,换过一身衣服,赶在三姑太太到家之前到了松鹤堂,去晚了就失礼了。
老太太已经换过衣裳在大厅里等着了。
一炷香的功夫,二太太爽利的声音就远远传了过来:老太太,您看谁来了?帘栊一挑,大太太、二太太、五太太簇拥着一位盛装丽人款步走了进来,后边跟着一大群少爷和小姐。
延庆王妃三十岁上下年纪,丰姿冶丽、端庄娴雅。通身上下透着一股子雍容华贵的气派,看得雨澜暗暗喝彩。
杏黄早已扶着老太太的一只胳膊站了起来,雨澜上前扶住她另一只胳膊。老太太就要行礼:臣妇见过王妃娘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