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女继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怡宁居父女闹意气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老爷给老太太请了安,又陪着老太太闲话几句,辞了出来回到外院书房。见了几个清客相公,处理几件衙门里的差事,眼见天已经擦黑了。这时那个叫作秋绫的小丫头进来回道:七姑娘跪足了一个时辰已经回自己的小院去了。大老爷不在意地挥挥手,没说什么就叫她下去了。

    对于这个七女儿,他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更是想都不愿意想起,因为每次想起她都会勾起一段极不愉快的回忆。

    有管事进来问他要不要现在传饭,他觉得并不怎么饿,就摇头道:过一会子再说,你去把二少爷三少爷叫过来,我有几天没见他们了。大老爷这一生,读书、娶妻、做官都很顺遂,美中不足儿子生得不多。只有两个儿子,还都是庶子,难免就有些膝下荒凉的感觉。这些年来,他年纪越来越大,对于两个庶子也越来越重视。眼看着两个孩子就要去考童子试了,他更是不敢放松。

    管事的答应着下去了,不一会就带着二少爷承业和三少爷承宗屏息静气地进了书房。一进屋,两个少爷便跪了下去:给父亲请安。

    起来吧,站在一边说话。语气十分不善。他其实对两个儿子都十分疼爱,但在大楚,讲究的是严父孝子,抱孙不抱儿,儿子怕老子是规矩,打罚都是平常。父子间不像是亲人,倒像对头。

    两个儿子起了身低着头站在一边,大老爷啜了一口茶,问道:今儿几时散的学,先生讲了什么?

    回父亲的话,承业回道:虑着府试院试的时间近了,傅先生上课的时间就比以往长了些,最近几日都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今儿儿子们各写一篇文章,傅先生改了我们的文章,又讲了半个时辰的《论语》,时辰到了才散学的。

    大老爷见他应对得体,虽然年方十五,却已长了一身好皮囊,有几分风流倜傥的意思,很像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就有几分满意。他对这个儿子还是有几分偏爱的,再看看一旁的承宗,虽然沉默寡言,但却处处透着一股老成沉稳,年纪比承业要小着好几岁,但是那种沉凝的气度竟比哥哥还要强上几分,不由更是高兴。

    就教训起了儿子:你们都是我杨家的子孙。我们杨家没有别的,靠的就是读书养气,在学问上头下功夫。老太爷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举人都已经考出来了,再看看你们,吃饭穿衣多少丫头婆子伺候着?这一次不说别的,都把童子试给我过了。尤其是业儿,你已经十五岁了,若是再没有个秀才的功名,杨家没有你这样不肖的子孙!

    儿子省得了!两个人连忙躬身答应。

    难得有点时间,我要好好考校一下你们的功课。想了想,没有拿刚刚讲过的《论语》,却随手抽出一本《中庸》来,指着承宗道:宗儿先来。接着就考校起他们的功课来。

    承宗不慌不忙,显得胸有成竹,先按要求背诵了一段书中内容,又讲解了一番经义,大老爷虽没说什么,脸上的神色却越见缓和。

    问完了承宗,大老爷还是很满意的。转头又问承业。承业这时却手心里冒汗了。这些日子,嫡母那边送来四五个的女孩子,长得都很水灵。他最是怜香惜玉的性子,其中又有一个叫黄莺的,不但长得袅袅婷婷,还颇有几分才情,勾着他不是吟诗就是作画,便是先生讲学的时候,都是心猿意马的,散了学哪里有时间温书?

    在外头,小厮们又撺掇着他认识了几个京城里的浮浪子弟,见他是首辅府的公子,哪个不紧着巴结,这些人里头什么歪瓜裂枣没有,在他们的引诱下,整日里呼朋引伴,下馆子开诗会,虽还不至于眠花宿柳,却把课业荒废了不少。

    如今老头子问起他的功课,他便有些期期艾艾的。一段《中庸》背得磕磕巴巴。经义也解释的驴唇不对马嘴。

    大老爷越听越生气,狠狠一拍桌子:你这个孽障,怎么你的功课不进反退,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承业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父亲息怒,儿子愚钝,惹您生气了。回去儿子一定头悬梁锥刺股,努力上进,再不敢惹父亲生气了。承宗见哥哥跪了,自己站着不好,便也在他的旁边跪下了。

    承业不说还好,越说大老爷越生气,一个茶杯就扔在了他的脚边,啪嚓一声摔个粉碎,连茶带水溅了承业满裤子都是。你以为你的那些腌臜事我不知道!我是看你年纪已经这么大了,给你留着体面!不知道自省自警,小小年纪就知道拈花惹草,你看看你腰里带的那是什么东西,一个荷包用嫩红色的,你是个女人么?

    一阵臭骂,承业唯唯应着,一句话不敢回。大老爷骂了一阵,最后吩咐:你现在就给我出去,跪在你自己的院子里背一个时辰的书。到童子试之前,除了家学里读书,你给我老老实实呆在自己院子里读书,若敢踏出院门一步,我打折了你的狗腿!滚!

    打发了儿子们出去,又将平日里服侍承业的几个小厮叫进来盘问一番,小厮们战战兢兢的,只说二少爷循规蹈矩,偶尔出府也是以文会友,并无旁的。大老爷见问不出什么,只好吩咐道:好生伺候着!哪个要是敢带着哥儿学些有的没的,别怪我知道了手辣,我将他活活打死了喂狗!见小厮们一个个吓得两股战战,也就让他们下去了。

    他烦躁地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起柳姨娘几日里影影绰绰的,总在向自己暗示着大太太不安好心。大太太这个人他是清楚的,刻薄小气不能容人,看她一直没有短了业哥儿的用度,本来还以为她终究知道顾全大局,想明白了她未来的依靠总归要着落在这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子上头。

    眼见着业哥儿越来越不争气了,难道这竟真是大太太撺掇的,大太太竟安了这样恶毒的心?

    他和大太太的感情早就淡了,大太太看不惯他宠爱柳姨娘他也是知道的。可是大太太毕竟是太后的侄女,就算自己这个做丈夫的,也总要给她留几分体面。

    真是越想越烦躁。

    正好这时候管事又进来问他是否要摆饭,大老爷便道:你去二门上回一声,今天我在太太那里用饭。

    怡宁居得到消息的时候,大太太已经吃过了晚饭。大老爷已经有日子没来正院了,大太太急忙吩咐小厨房赶着做几道大老爷平日里爱吃的菜肴,又在丫头的服侍下换了一身衣服,重新梳了个髻,插了几支珠翠首饰。刚捯饬完,大老爷就进了院门。

    大太太忙将大老爷迎进堂屋,说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