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路妖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节 灭顶之灾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以应付,如果日军再抽调一个师团到这个方向,我们又要如何应对?”

    彭小文看着现在的局势,南线日军与北线日军在徐州会师之后,正在迅速疏通徐州南北两段的津浦铁路,现在连云港也被占据,日军可以通过陇海线、津浦线、大运河将辎重输送到蚌埠,然后通过淮河向西作为运输线,支撑合肥-六安-潢川-信阳,阜阳-潢川-信阳两条作战线路,各动用两个师团,潢川拿下,信阳则不保,信阳不保日军直奔武汉,郑州是否被日军夺取,实际上毫无意义!

    历史上日军在打下武汉之后,于1941年和1944年还是对郑州发动了两次攻击,1944年那一次是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1941年那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从战略的角度上,发动一次会战,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杀人,而是有着更深层面的原因!

    看到彭小文没有说话,李宗仁道:“小文,你在战术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大战略方面,你有局限性啊!”

    彭小文暗想,怎么这么多的不解之谜,这么多教材这么多解密,都是把抗战的国军24次正面会战一个一个肢解开来讲的,但是这么串接起来,果然是奇妙啊!

    彭小文道:“李长官,我现在明白您为什么在最初制订撤退方案的时候,要把60个师全部撤到皖北了。”

    李宗仁点点头,说道:“现在日军只要把后勤线稳定住以后,还是要从合肥和阜阳两个方向往西打,那么现在撤退到豫东的兵力,还是要抽调回来,对不对?”

    彭小文道:“是的,而且如果日军佯攻豫东,牵制住第一战区的兵力之后再向合肥和阜阳推进,那么局势就会很严峻。”

    李宗仁说道:“你说的没错,但是你仔细再想想,如果日军佯攻皖北和皖中,真实目的是把豫东的兵力调开,打击郑州呢?”

    彭小文仔细的思考着,打下信阳,武汉就等于沦陷了,何必舍近求远非要打郑州呢?结合起来现在国军的兵力部署,南京荣誉师虽然战斗力严重损失,但是蒋介石手里还有胡宗南的第一军啊,那是国军的王牌部队,此次徐州会战,已经把胡宗南的部队从陕西抽调了过来……

    陕西!打下郑州,沿陇海线进入陕西!

    临潼,国军的“三十二倍十五榴”有四门一直死死地守在临潼!

    华北,山西,日军为什么华北会战中一定要先打山西,打下山西,兵逼陕西!

    1938年,日军在徐州会战的同时,向黄河风陵渡发动进攻。

    1941年,在第一次攻击郑州之前,日军先发动的是中条山战役,中条山,晋西南,西安的屏障!

    每一次打郑州,山西都会随之蠢蠢欲动!

    难道,难道日军打完徐州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武汉?而是另一个战场?

    彭小文冲到地图前,指向另一个地点,重庆,国民政府的陪都。大后方,四川。彭小文仔仔细细地看着,思索着。

    (四)

    1937年年底蒋介石就定下了迁都重庆的方案,将四川作为大后方,进行持久抗战,拿空间换时间,就是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把物资转移进四川。

    所谓“围剿”,所谓“攘外必然安内”,一方面是“剿共”,一方面是要进入四川,这是一个大战略,早在1935年甚至更往前,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也就是说,蒋介石的一系列内战,真的是在为抗战做准备?

    1938年1月滇缅公路就开始抢修,就是为了中原和东部沦陷之后有一条生命线!同样1938年日军就开始轰炸昆明,这种战略上的较量,早就开始了!

    四川是大后方,那么云南、陕西就是四川大后方的两个最重要的战略缓冲,其中云南是南部生命线,而陕西则是北部生命线,苏联援助的物资,就是从兰州到西安,然后再转运到四川以及抗战战场各处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六出祁山、还有魏国伐蜀,从长安下汉中,经剑阁、绵阳,奇袭绵竹攻克成都!从陕西向四川,不止是一个战例,不止是一条路线。

    当蒋介石把重兵囤积在武汉之后,日军发现了国民政府的战略意图,因此在徐州会战的后期,要夺取陇海线。其目的不是为了沿平汉线打击武汉,而是类似于德国绕开马其诺防线,从比利时杀入法国的战例相同,日军的真实目的,是置武汉大军于不顾,率先夺取四川大后方,不打武汉会战,直接打四川会战!

    蒋介石已经将全中国的兵力接近200个师都集中在武汉附近,如果日军攻下郑州,沿陇海线直取西安从汉中南下进入四川,中国将遭受灭顶之灾!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