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几千年来的思维,先求温饱,然后是小康,之后就要追求殷实富足、出人头地,再接下来就是封官进爵、大富大贵,终极目标无外乎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没有错,这就是中国关于“成功”的价值观。
现在这个阶段,将军们希望一鼓作气击溃和全歼日军这两个师团,不管是师长还是军长,还是集团军司令还是兵团司令,他们只需要考虑他们那个级别的事情。如果现在让他们撤退,甚至他们以后在写回忆录的时候,还要痛骂长官无能,葬送了他们的胜利!
不能责怪那些将领,自古曲高和寡,伯牙之琴唯钟子期为知音,天下人皆无法体会,那是天下人的错吗?当然不是。
是伯牙的错吗?当然也不是。要不然孔老夫子也不会感慨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此处的远方,不是地域而是时空,此处的朋,不是酒肉朋友和狐朋狗友,而是超越时空的相知和理解。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拿时间换空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纵然是明白,可是真正面临撤退的时候,谁能做到坦然!
拿空间换时间,换时间干什么,整训部队,生产和积攒弹药,积极备战!想一想要是给彭小文三个月的整训时间,他能训练出多少精兵!
空间失去了,但是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增大了日军的补给困难和相互援助的困难,别看寺内寿一手里还有川岸文三郎的第20师团,以及准备加强给川岸文三郎的两个守备师团,第108师团和第109师团,此外还有预备队第114师团,看起来兵力很多,可是寺内寿一知道,战线已经拉的太长,从北平到济南,每个已经占领的城市都要分出兵力,华北治安军正在筹建,战线太长,到处都要分兵占领,到处都要分兵保护,中国,太辽阔了!
李宗仁遗憾而惆怅地看着地图,不甘心啊!浩瀚日月,大好河山!哪个将领甘心退却,纵然知道拿空间换时间,可是这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鲜血的山河,谁舍得拱手相让!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理解的时候,渗透着辛酸。
(三)
“难道苏联顾问团也认为,现在最好的方案是撤退吗?”蒋介石的难过,比李宗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世界上都崇拜开疆拓土的君王,谁甘心国土在自己的手里沦丧!
总参谋长何应钦和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都很难过,他们专门跟苏联军事顾问团探讨了彭小文的判断和方案。
陈诚道:“委员长,苏联朱可夫军事顾问小组对整个战局分析,按照彭小文所提出的讲法,板垣第5师团和土肥原第14师团两只“诱饵”部队将国军精锐左右拉开,陇海线南北两侧,打击国军的胸膛和后背,朱可夫将军认为彭小文的判断是正确的。”
蒋介石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怀疑,但是他只是不甘心,彭小文始终的那个三天里,他一直少言寡语,也没有发脾气,只是让何应钦和陈诚去跟苏联军事顾问团探讨彭小文的方案。虽然蒋介石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结果。
何应钦说道:“朱可夫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本来就在准备于日军开战,他们从彭小文的判断和方案里,把寺内寿一的这套打法可以总结为“双刀战术”,淮河一线,第13师团和第6师团,前后双刀;运河淮阴一线,突前的是天谷旅团,后面是第101师团,前后双刀;从津浦线直接打固镇的第3师团,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随时都能够与第6师团以及天谷旅团组成双刀;禹王山台儿庄一线,从台儿庄战役开始,就一直是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双刀并进。因此苏联军事顾问团认为,豫东战场的第14师团与微山湖西岸的第16师团,既可以组成一个诱饵一把钢刀,同样可以组成前后双刀、双刀并进!”
蒋介石感慨道:“双刀战术,日本人在整个战略上也是军事进攻与政治诱降双刀并进的战术啊!”
陈诚接着说道:“苏联顾问团推断出,整个战局,日军动用的战术,全部都是“双刀”战术,因此双刀战术,的确是寺内寿一的擅长!按照这个理解,日军的北线第16师团背后一定藏有重兵,所以苏联顾问团认为,彭小文提出的,放弃歼灭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迅速撤退到豫东地区,是当前的最佳方案。”
何应钦道:“委员长,从后勤线来说,豫东地区更靠近郑州,更方便补给,而且现在日军的重兵是在徐州一侧,迅速脱离并得到喘息,合兵一处,不失是个好主意。”
蒋介石心里很苦,打到现在就放弃,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难道真的不能打下去了吗?蒋介石不想放弃,即使苏联军事顾问团也认为当前不适宜继续作战,而是要果断撤退,他仍然不想放弃。
他们是苏联人,不是他们的国土受到侵略,他们不理解那份心情。
蒋介石抬起头,看看何应钦和陈诚,问道:“五天,五天能够围歼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吗?”
何应钦和陈诚对视了一眼,没有回答,他们知道,蒋介石要冒险了。
蒋介石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良久,他艰难地命令道:“电告李宗仁,撤退计划暂缓执行,务必迅速歼灭日军第5师团和第10师团!”
何应钦和陈诚没有劝阻,他们知道蒋介石的苦衷,一直都知道,为什么蒋介石一再改变作战计划,该撤退的时候不撤退最后导致崩溃,上海的时候是这样,南京的时候也是这样,到了徐州还是这样,但是真的能理解。
作为军事委员会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也应该会知道,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打到现在10个月出头,整个中国剩下的战略粮食储备,只够吃半年的!(资料记载,6个月的粮食储备,一半存在前线,一半存在大城市。)
朱可夫的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朱可夫只是个军人,他无法提供给蒋介石那么多的粮食,蒋介石难道不知道自己在冒险吗?还有一个多月麦收,有了粮食不至于饿死,持久抗战才有意义!这种诱惑,作为蒋介石无法抵御。
(四)
蒋介石的电文,李宗仁和白崇禧丝毫没有意外,他们理解蒋介石的心情,他们也想胜利,没有人打仗是为了“胜利的撤退”,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蒋介石电令:“五战区暂缓执行撤退方案,务必确保陇海线南北安全并迅速歼灭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