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路妖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携手名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将军就可以动员和组织起来六十个师,即使徐州最终失守,也至少能够拖日本半年多的时间,等到1938年的下半年,武汉会战,蒋介石相信,动员起来一百个师是不会有问题的!

    南京保卫战多坚持一天,徐州战场上李宗仁将军就可能多动员一个师出来,能拖一个月,徐州会战的战场上,极大的可能中国军队不是六十个师,而是九十到一百个师的力量,而南京保卫战多打一天,日军就无法“南北对进”!现在徐州、郑州、洛阳等地的重要物资也在抓紧时间向武汉转运,而武汉的物资在抓紧时间向重庆抢运,即使我们守不住这些大城市,也一定要争取时间把能够转移走的重要机器设备和重要物资全都抢运到大后方去,多一天时间,就能够在大后方多一份物资储备,多一天时间,就为我们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多做一份贡献!

    (五)

    第二道防线的主要防御阵地有五处,各摆上了一个师的兵力,第66军的159师和160师两个师撤下来之后,八个团还剩下六个,此次抽调5个团担任各防御阵地的预备队。

    板桥阵地,由第41师防御;

    牛首山阵地,由第48师防御;

    江宁阵地,由83军第156师防御;

    麒麟门阵地,由83军第154师防御;

    尧化门阵地,。由镇江撤下来的江防军第103师防御;

    彭小文很奇怪为什么张师爷建议这么部署,精锐的两个德械师,孙元良的第88师和王敬久的第87师,包括同样为德械师但是前期伤亡比较惨重的宋希濂的第36师,第74军的第51师和第58师,桂永清的教导总队两个旅以及宪兵部队三个团。这四个师、两个旅再加上号称委员长特别卫队的“中国宪兵”三个团,全部都放到第三道战线上去,第二道防线安排的全部是“杂牌军”,这么用起来合适吗?

    而且第十五军团的第107师、第108师和自己的第112师安排在最后的序列,依托城墙坚持5天之后巷战,这么安排,各部队会不会有意见?

    张师爷说道:“仗越往后打越艰苦,假如现在就把那几个精锐师打光了,你觉得那些杂牌部队能守住紫金山和雨花台吗?第三道防线交给他们,你放的下心吗?至于最后的巷战,第十五军团的三个师,是要掩护其它部队陆续撤退的,如果不让自己亲信的部队指挥,要是出了纰漏,最后的结果就是崩溃!”

    彭小文也反思了一下,的确,在历史上那场南京保卫战中,惨烈的仗全部都是第87师、第88师、第74军以及教导总队他们在打,而那些杂牌部队呢?唉,都在日军攻破南京之后夺路而逃,都是在那种状态下死掉的,是的,趁着第一道防线打的气势正盛,把这些杂牌安排到第二道防线上去!

    不过孙元良、王敬久他们可不满意,他们认为彭参谋主任摆明了是要让“杂牌”去抢战功,哪有这个道理!几个师长和军长找到总司令唐生智和副总司令彭孟镇,要求“评理”,这种结果让司令部非常高兴,部队有强烈的求战之心,那自然是好事情!

    这些所谓的“杂牌”居然也有不满意的,66军对于把他们安排成预备队极其不满意,各师预备队的营长们,轮番开始找各自的师长吵闹,吵闹的原因居然是不愿意任预备队,要求分配阵地!

    他们的理由是,要是仗打完了,我们部队还没轮到上阵地,那他娘的太没有面子了!我们部队要在保卫战中多死一些人,尤其应该多杀些敌人,这样我们才能心安理得!

    好!士有死战之心,那么这样一来,士气自然就起来了,军心自然就稳定了!

    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的蒋介石以及各高级将领们同样也在关注着南京战事,对于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的安排,以及各部队旺盛的求战之心,蒋介石非常满意!

    (六)

    彭小文曾经做过国军的战损统计分析,按照凇沪会战为模板,总共伤亡高达十五万人中,增援、弹药输送和伤兵后运的过程中,由于暴露位置被日军炮火杀伤的,居然有三万多人,占到了五分之一,当有了交通壕和强调路线的安全之后,增援、弹药输送和伤兵后运的伤亡比例大大下降,松江作战和苏州河作战中,强调和注意此事的六十七军,在这个方面的伤亡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三点多,也就是说,如果凇沪会战开始的时候就强调这个事情,那么至少可以使国军减少两万人左右的损伤!

    第二个统计和强调的,是预备队战术,在一线式防御中,国军和日军的伤亡严重不成比例,侧翼被突破之后,在溃退过程中伤亡的,居然也有将近三万人,又是一个五分之一!在使用预备队战术之后,伤亡比例大大改变,现在进入阵地的士兵不约而同地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一个士兵要打死两个鬼子,达不到这个战果不要谈什么嘉奖,这是基础!

    阵地上挖150公分深的交通壕,实行全阵地连接,依据地形及火力需要,在交通壕背后或前面,挖150公分深的多个散兵坑与交通壕相通,士兵站立起来能射击,能投手榴弹,坐下休息时候要求能够舒适,在坑口要加上遮阳避雨的设备,上面还要覆以伪装。

    预备队官兵在阵地后面每个人挖一个曲尺型单人掩蔽部。此外在阵地前的地堡,都要利用地形构筑,各个原有的地堡都必须要有带伪装的交通壕通至主阵地,地堡距离主阵地不宜太远,不要超过三十五米。

    交通壕、散兵坑、单人隐蔽部、直角阵地上的手榴弹投掷掩体、外壕地堡、高地战术、鞍部战术,使用起来之后,阵地上的士兵死于日军炮火的伤亡率从百分之三十,下降到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如果凇沪会战开始就推广这个作战体系的话,由于日军猛烈炮火造成的那五万人的伤亡,能够降低到二万人左右!

    这个战损分析让各部队的军事长官大为震动,同时还有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陈诚、薛岳等这些高级将领,凇沪抗战伤亡的十五万人,居然只有五万人是死于正面阵地攻防和白刃作战,其余十万人的伤亡中,有超过一半是可以通过技战术手段降低下来的!

    (七)

    不仅仅是据险死守,更主要的是,在这次的防御安排中,有多处主动出击。而且安排的主动出击的部队,都是彭小文亲自选出来的部队。

    第74军51师153旅305团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