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每日里在王夫人和贾母的院子里走几个来回。就是很不短的距离。故此没人抱怨什么。虽庄园确实占地面积广。走到中途的时候难免在一个小亭子里休息了一阵。但即使是寒风吹着,也没人提,去问问轿子的事。
迎春几人都知道,黛玉是不会做轿的。而她的年纪。仅仅比探春大上一个月,若光看外表,也最是娇弱。难道只叫一顶轿子过来,让探春坐上去吗?
而除此之外,迎春几个,尤其是宝钗,自然还有些别的念头。这些念头,也让她们没有开口问轿子的事。
只是,她们这般不埋怨。单从跟着的宫女们的神色来看,也难说是否讨好。
至于抱琴,她倒是一直笑着的。
不过,她们歇息的地方本来就已经离落梅院不远。等到再次出发,她们倒是很快就见到了院门。
那落梅院三字。虽写得也算出色,却明显出自女子时候,十分柔婉。
可这会儿,也没哪个姑娘顾得上欣赏这个。
一进那空荡荡,几无人声的院门,几个姑娘就有些诧异的发现,这院子里竟只有三个扫雪的粗使嬷嬷!
迎春也忍不住诧异道,这一路上我就没见着几个人,也没听着什么声音。还说人人司值严谨。怎么现在看着,倒是这别庄里的人手少了些?
抱琴就叹道,可不正是如此?王府说把这庄子借出来办群芳宴,倒也借得十分彻底,除了这些打扫的粗使嬷嬷,竟一个人手都没留下。东宫又哪有那许多人可以调用的?还是和要请的那几位夫人商量了,到时候各自带些人手过来。否则怕是有什么事,都找不到人手来办。
便是迎春,听得此话,也不由若有所思。
——要是这么说,她们带的人手可太不够了!而且要是按这么说……
不过,还不等紫鹃等跟着的丫鬟愁眉苦脸,旁边已经传来笑声,贾家的姐妹们也来了。
随着话声,三个都快及笄的女孩子一并从边上走了过来。
这别庄布置得清雅,一路都是石子的小径,并不十分平整。这几个姑娘走在上面,身形便有些摇摇的,似乎并不稳当,却又似乎有种弱柳扶风的美感。总之……
探春又看了眼黛玉。
黛玉年纪虽小,袅娜如柳之姿却是已有展现。但她走起路来,却也全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样该算是怎样的,探春一时间竟形容不出来。
只是,探春的心里,难免浮出了一个念头——
这吴家的姑娘,看来确实是不好走路的。那么,那位吴才人,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但她到底年纪还小,就是敏锐些,对这样的事,也很难想得深。别说她,就是成熟些的宝钗和黛玉,在这事上也想不深。
倒是迎春,她本来就有了一点儿猜想,此时一看这几个姑娘走路的姿态,就有点儿想要扶额的冲动。
——这年头,果然已经有了那样丑陋的恶习吗?
因她们在家,也要为了脚小巧好看而裹裹脚,那又实在是称不上残忍变态,只是约束成长,稍有些不舒服。她还当是后世夸大了裹脚的习俗呢。谁知……
那吴才人据说比元春得到封号要早得多。
难道说太孙也好这一口?
而且……这算是还要掺和东宫的宫斗不成?
众所周知,红楼中人物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或因事,或因情。
而宝琴和抱琴的名字读起来一模一样。也确实有个字是一样的。这其中有何深意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