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八卦头条
大妞瘪着嘴,担心总比提心吊胆好吧?
姑奶奶,我错了还不成,你就跨过这个坎行了。香草耸了耸肩,擒住大妞的肩膀笑着问道:对了,二丫跟她娘去你们家干啥了?
还能干嘛,打听你跟婶子的消息呗。你说你们说走就走,人家知道时人都不见了,要不是我来过几次,我去哪了寻你去?大妞打掉香草搭在肩上的手,没好气道。
行了,看你那酸样,有时间你跟二丫说说,让她没事来我家玩,别人就算了,要不然传出去被我奶知道了,又得来闹腾。
我嘴巴紧,你就放心好了。大妞愁眉苦脸的询问道:听说你背了一百两的债?
香草点头,不给钱人家不放人,没有办法。
我爹说人家要是催的急,就先在我家拿了还给人家。
你知道谁借我银子的吗?香草神秘兮兮道。
谁?好奇心大过天。
村长家里的岳少爷。
大妞眼睛闪了又闪,好奇道:他怎么会借钱给你,从实招来。
香草从头到来,大妞感慨道:原来是这样啊!看来你们还挺有缘的。
能多遇到几个有缘的财主才好那。
大妞乐呵道:瞧你就差钻钱眼了。
我现在可是要养活一大家子的,没钱怎么可行。香草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没个正经,你们这刚搬了过来,菜园子也是空的,如果家里缺啥菜了,就提篮子去我家挑。
那就谢谢土财主了。
大妞瞪了某人一眼。两人说了会子话,大妞就回去了。
刚才眯了一小会。香草现在暂时还没有睡眠。想了想,从炕上翻身而起,找来了纸跟笔墨,把手边的事情做一个后续的规划,呈列出来。也好做打算。
她现在要给吴掌柜铺子里的人教手艺,在过两日还要帮他看新店,监工,治弄新货,如果忙起来家里肯定是沾不上边。
家里除了置办的一些死物,活物根本就没有,菜园子也是空的。这如果要生活,还不得饿死。
她该考虑买点家畜回来让陈氏养,在买些菜苗子回来播种,这样就是没钱也不愁吃了。
还有天气一热。东西就容易变质,家里也缺个存放东西的地窖。还有吃水问题,不想还好。一想就头疼,后面要弄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在等着她。
仔细想了想,这两日她事情也不是特别多,抽空先给家里买点鸡鸭回来,然后在把地窖弄出来,吃水问题就先撇后,毕竟往家里接水。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好的,人力,时日,工具,缺一不可。
上次买家具手边还剩了五两银子,加上今个岳青云给的一百两,她手边总共家当是一百零五两银子,除去负债一百两,她还是剩五两,哎,怎么算来算去她还是个穷人啊!
虽说换了地方,很多人都会不习惯睡不好。但是从火海里出来的娘几个,那真是一夜无眠,一直安稳的睡到了第二日。
大妞家自从开了铺子,她哥跟她爹就轮流在镇上守夜,很少回小岭村。家里也就她们娘俩两个。她们一般早上赶牛车去镇上帮忙开店,响午过后没人了,她们就会回来。
给酒楼送肉也还在继续,大妞一家本来就不爱攀比,低调,所以村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开了新铺子,只认死理觉得他们还在镇上卖肉。
如果被村里那些爱贪小便宜的人知道了,肯定会赶着去镇上蹭吃蹭喝的,所以这种结果是大妞一家愿意的。
别看他们现在挣了钱,但是该干的不该干的,他们还是分的很清楚,有一文存一文都让香草刮目相看。
那种淳朴的品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段日子的观察,足以让香草放心以后把春草交付给他们,毕竟这样的人不多。
早上一起身,香草就搭着大妞家的顺风车去了镇上。
在说花婆子这边,她这才也真够倒霉的,那随从绑了人,拿着香草给的票子回去就把事情跟他家老爷说了,人家那员外一听,顿时大火,想他一个腰缠万贯的老爷,何时遇到过如此丢人之事。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说他续个弦还要抢人家孩子的娘,这不是打他的脸,觉得花婆子做这事不厚道,要不是看在花婆子年纪大了,家里还有媳妇孙子,他早把人拉去卖了。
花婆子这次礼钱没拿到,名声也臭了,还被差点卖了,心里那真是恨的咬牙,她出了事情,李氏连家门都没登,自己拿着那一百两逍遥,她怎么能不恨,总想着有一日要把仇了去,事情一出,她也没敢家里人说,就一直在家窝着,没想到这事最终还是被村里人跟家里人知道了,她越发没有面子。
不知道是谁在背后走漏了风声,花婆子帮李氏卖媳妇这事传开了,说什么花婆子缺德,什么事不干,偏偏要做这种买卖人的事情,这不是给他们小岭村丢人,看谁家的姑娘,还有小伙以后敢找她说亲事。
好多人自发上门扔烂菜叶,吓的花婆子连门都不敢出了,连带着一家人都被她祸害了,家里人只要现在走出去,人家就跟躲瘟疫一样,闪的远远的,这让一家人气的不行,只能选出一个代表去香草家给人赔礼道歉。
花婆子这事一出,香草住新屋,盖新房的事情也被人桶了出去。
说香草为啥没带走林家任何东西,那是因为人家根本不稀罕。
人家早就跟村长买了地,请人盖了新屋,不日前连家具都置办好了,人家屋里摆放的东西比老林家好上一万倍。
传出的话神乎其技,版本也是各种,什么香草发了横财,还有什么香草遇到贵人之内,真是无奇不有。
一时之间,香草占据了村里的各种八卦头条,什么香草买房,香草发财,村民讨论的不亦乐乎。
讨论的同时也不忘酸酸老林家的人,有人故意上门串门子,一个不小心就说溜了嘴。有些人则围在林家院外成群结帮讨论,林家人就是聋子,也都能把那些话题倒背如流了。
这事一传开,好些人都耐不住好奇的找上了门,想去瞅瞅大家说的新屋,便纷纷拎着自家的特产找上了门,还有些是纯粹来院外胡溜达的。
陈氏见都是一个村的也不好把人赶出去,毕竟人家都带了东西上门,怎么说也是串串门子,逐让春草烧了水在院里招呼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