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袁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7、张合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尔等可有统计出来渔阳城需要多少粮草才能平息这场祸乱?袁尚蓦然开口道,声音低沉,显然,已经考虑清楚。

    田丰沮授审配许攸几人闻言,心中微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慰,显然,袁尚此举,乃是他们心中最希望看到的。

    审配脸色肃然,朗朗道:主公高义,我等敬佩,关于渔阳城需要多少粮草支持,我等已经统计清楚了,至少需要二十万石粮草,而且,只能支撑一个月,或许还没有一个月之久。

    二十万石。袁尚心中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却也有些肉疼,要知道,八万虎狼出征时,携带的粮草也就十多万石而已,而一个渔阳城百姓,不到一个月的消耗,就比八万将士还要多上一些,并州库存,也仅有不到五十万石的粮草,这一下子去了差不多一半,袁尚不心疼才怪,第二个心疼的则是逢纪,这个外表清瘦,头戴纶巾的男子,同样心中在滴血,作为主管后勤的后勤处处长,并州库存一直都是在他和内务二处的李霄云共同管辖,库中有多少粮草,他心中自然清清楚楚,一下子要拿出二十万石,而且还不一定够,这位擅长内务的谋士顿时心中一缩,大为肉疼。

    通知李霄云,让他亲自押送粮草过来,如今并州也不平静,让张?牵昭单经这些大将挑选几位性子沉稳点的将领押送过来。尽管心中滴血,袁尚还是捏着鼻子下令道。

    喏。审配拱手道。

    而此时,远在并州的张?心中同样不平静,略显白皙的脸上,虽没有多少愁容,却也沉沉如乌云,当初袁尚率兵倾巢而出,留下不到五千的老兵,余者都是轮值的服役兵,战斗力有限,如今各路诸侯,除却与兖州后院被烧了一把火的曹操以及被袁尚干掉的幽州公孙瓒,余者如董卓孙坚袁术袁熙刘表甚至连刘关张都跑过来凑热闹,在控制着天子的董卓号召下,号称六路讨逆义军,或多或少,集合了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兵锋直指并州。

    张?与牵招和单经三人被袁尚委与重任,虽没有随军出征,却肩负着守护家门的重大责任,尤其是诸位智谋过人的谋士早已预料到会有敌军袭来的这一天,使得这项任务更加的沉重。

    从数天前受到情报开始,张?与牵招单经两人只是简单的会了个面,当夜,牵招率部归了朔方郡,朔方郡作为并州的新郡治,是为门面,况且,那些鲜卑胡人素来不安分,时而骚乱,若无牵招这等大将盯着,想来,这群在塞外喝多了西北风的胡人早就挺近中原了。

    而单经则固守雁门郡,雁门郡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地理位置异常显著,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单经乃是袁尚旧部,从潜伏在公孙瓒身边就一直对其忠心耿耿,忽而雁门这浩大雄关的守卫之责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而张?本人,则率领着一支不到两千的老兵,已经两万多的服役兵驻扎在晋阳城内。

    晋阳城乃是原先的并州治所,只因袁尚强制要求,这才将治所迁徙到了朔方郡,将治所将晋阳城转移并不代表晋阳城就不重要,相反,它的战略重要性比起朔方,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更加重要。

    晋阳城的初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乃是赵国领土。秦朝横重天下之后,设立晋阳县,历史上,晋阳城多为敌攻,却鲜有见其陷落的时候,当年赵为智魏韩三国所围,却能够坚持一年多而不克,足以说明了晋阳城的防御强度。

    晋阳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高耸的城墙和厚实的防御强度,他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地理上,晋阳位于太行外,兼卫河西、上党、雁门三郡,护壶、箕两关,可以说是控司、兖、冀三州要冲之地,若能善于经营发展,就凭这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足可进并天下、退守一方,故而袁尚虽然将治所转移到了朔方郡,但是对于晋阳城同样异常的重视,犹如洛阳与长安的关系一般,左右呼应,由于朔方郡相对而言比较偏远,故而晋阳的重要性就越发的凸显,张?守晋阳,同样肩负着守卫上述三郡的周全,同时,与牵招单经两人形成最佳的防线,拒敌于外,给袁尚一个安稳的后方环境。

    略显老旧的议事大厅,仅有数名将领落座,光线亮堂,几张或是刚毅或是饱经风霜的面孔视线皆凝聚在上首的张?身上,等待他的命令。

    张?手中拿着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文字,乃是远在朔方的牵招托情报处传递过来的。

    纸张有些粗糙,却异常的珍贵,在白纸还没能彻底运用之前,竹简乃是主流,不过对于用不惯的袁尚来说,每一次记录文字,无异于是一项巨大的攻城,故而,花了不少力气,这才命手下的匠作将纸给研发了出发,倒也不是很难,在之前,西汉已有先人研发出来过,而蔡伦也仅是将其改造一番罢了,故而这项技术也不算多么难以攻克的难关,唯一令袁尚有些有些懊恼的是成本的问题,确实高了点,故而,也仅仅用在一些军事用途上,寻常小吏或者百姓,多还是以竹简为主。

    仔细看了一遍,却见张?捏了捏鼻梁,略一沉吟道:那群胡人又不安分了,不知道又是哪家不怀好意的诸侯遣派使者去会见了轲比能,那家伙,素来心怀大志,急欲想要纵马中原,与曹操眉来眼去的,倒是一个人物,如今鲜卑蠢蠢欲动,看来,牵招将军不能轻易移动了,没有一个强有利的大将盯住他们,想来,一松懈,可能后患无穷啊。

    堂内,几个身披甲胄的将领同样脸色肃穆,接到牵招来信,张?立即召集了麾下的几员副将,或是锐气当开的年轻小将,或是经验十足的老将,人数不多,却是张?麾下的左膀右臂,协助其镇守晋阳,辐射三郡周全。

    将军,如今已经发现的敌军哨骑已经不下于十波,是否先捕杀一番,震慑一下那群宵小?小将张铭出声道。

    张铭乃是张?的侄子,两人年纪其实相差不多,也就七八岁而已,张?出身河间张氏大族,上头还有兄长数名,而张铭正是他第二兄之子,素来钟爱舞刀弄枪,不好管教,时而惹事,后来被张?带在身边亲身调教,数年下来,倒也颇有改观,武艺什么就不说了,人沉稳了许多,一些见解,连张?都不由得刮目相看。

    不对于张铭的提议,张?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道:先耐心等待猎鹰和情报处的情报,先摸清敌军的情况,知彼知己,方能见招拆招。

    张?素来谨慎,猎鹰与情报处的情报掠取,都还未送来,故而,不想轻易出动,恐防给敌军进攻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