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第六十五章 佛教与科学2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悸等反应。又如1911年英国医生华尔德?基尔纳通过用双花青素染料涂过的玻璃,观察到人体表面有一厚达十五毫米的彩色光层。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种人体表面的彩色光层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荧光,系由于生物体内荧光酶的化学作用所产生。二是生物体内正离子与负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发光。三是生物体内的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彩色光层会随着人体的思维活动、健康状况诸因素而变化。

    印度瑜伽行者用实践证明,由意念可以产生意念身,即在意念世界中显现出一个组织精密、色调生动的身影。如一个人有强烈的爱心,则他的身影便会呈现出娇艳欲流的玫瑰色。如一个人有急欲救助病人的慈善心理,则其身会放射出洁白如玉的光气环。再如一个人急欲安慰某个精神沮丧的亲友,则他会以金光闪耀的天使姿态出现在亲友面前。除了电波和光环之外,一个怀念亲友的人会主动地投射出一股意识流,借以增强亲友与逆境搏斗的能力。

    大乘佛教经典告诉我们:“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乘菩萨行者,由于心胸广大,有殊胜的智慧,施乐拔苦的慈悲,就能放射出灿烂的光环,克服艰难险阻,战胜邪魔,发扬正义。这三句话是学佛者的心珠,依此灵明的心珠,就能放射出五色的光环。太虚大师说:“此三句摄显密性相,一切佛法尽。一切佛法,皆依此三句而建立。救世利人之精神,亦依此三句而发挥尽致。”

    综上所述,可见主观能动力(心)是改变和推动物质的主要力量。但一般科学工作者(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却只强调物质和自然界的力量,而忽视甚至否定了心(意识)的力量,偏执一端,这是片面的、错误的。

    佛教的法相唯识学,不否定一切现象,分析精深完备,主张发挥心的主观能动力,即是“识变”。可以说,法相唯识学是研究如何发挥心力,以认识和改造自我及客观世界的学问。

    心灵可以发射光辉,正如佛经所说:“心光照大千”,这是真实不虚的。在一定程度上,此心光能转变为神通。佛教修持方法的次第,即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引发神通(神通指神奇的超常能力,一般所说的“六神通”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