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第四十一章 内心强大的孩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比较弱,他的意志会被压抑,会产生怀疑。变成一个害羞、胆小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忽视孩子的逆反,欣然地接受孩子探索世界的全过程。

    如果孩子在吃午饭的时候不吃饭,最好的方法就是清空冰箱,饼干全部藏起来,整个下午都让他饿着。让他知道在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就要饿肚子。不要去指责,默默地这样做,等到晚上他饿了就一定会好好吃饭。对于孩子排大便,如果孩子不想排。就由他去,也许他会玩着玩着忘记了排便,也许故意跟家长作对拉在裤子里,家长都不要去指责,因为以往的训练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他内心也充满了恐惧:“妈妈会不会指责我?”他在等待,也在观察,这时家长就要让他“失望”了,没有指责孩子,只是简单单地陈述这件事“我看到宝贝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哦。”那么孩子自己便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于3岁前的孩子要尽量少指责,多正面引导。3岁前的孩子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的,孩子做了一件错误的事,家长只要告诉他什么是错误的,对的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批评。如果孩子打碎了一个花瓶,可以这样引导:“宝宝,这个花瓶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花瓶,现在宝宝把他弄碎了,花瓶会很疼,宝宝也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孩子做对了一件事,家长就要鼓励:“宝宝真棒,今天吃饭很主动,以后要做得更好”,做得更好是什么概念呢?家长也要具体地告诉孩子。

    可惜,很多家长会采取这样的做法――“哎呀,你看看你把饭吃得到处都是,来来来,我喂你。”这时家长其实在篡夺孩子的自主能力,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我是这么的强大,你看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为我做事情。”另一方面他也会觉得,“我是那么的无能,我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要别人来帮我做。”

    让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3岁前,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等。

    有些家长会认为1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现在教孩子这些太早了,不是的,1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怎么坚持和放弃。当孩子做出乱开冰箱、翻柜子、把桌子上的东西全挪到地上这些事后,你要告诉孩子‘你的玩具就在你的玩具区,只能在这个区域内玩玩具,水杯、茶壶这些东西是你不能碰的。”

    3岁后把主动权还给孩子。3岁后亲子依恋几乎消失,但是大人还有依赖心理,总感觉孩子很小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如果3岁前让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那么孩子在3岁后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3~6岁是孩子的主动性、内疚心理、创造力发挥的最强时期,这时的孩子表现为比较主动,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如果成年人去限制孩子独创行为和想象力,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信,从而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安排好的狭窄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一位妈妈正在责备孩子。专家建议,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对1~3岁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指责。

    早期家庭教育让孩子心理营养足 , 孩子内心就强大。我们不要太过责备孩子,让他们得到认可,得到自信,这比什么都重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