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佛陀2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采访时泪流满面地说:不知为什么,我的丈夫似乎预感到了死亡。就在他踏上死亡之航前不久,他悄悄地给我写了一首凄凉的诀别诗,其中最不祥的几句是这样写的:虽然我真的不愿意想到死亡,可当死亡的时刻即将来临的时候,我真想悄悄地对你说:‘亲爱的,爱你到永远!‘就像他悄悄写这首诗一样,他悄悄地把这首诗留在了家里。

    **逝世前的自言自语1975年10月1日上午,**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独自靠在床头上,静静地想着。突然,他自言自语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一年后的9月9日,**在北京逝世。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一个朋友一次讲起自己的梦,在梦中这个朋友登山时遇到雪崩而摔死。荣格听后当即提醒他说,近期不要做冒险的事情。对方很不以为然,不久后这个朋友就在一次登山活动中,由于固定身体的锁扣滑脱而坠崖身亡。

    美国医生威廉姆·格林、史蒂夫·戈尔斯坦因和亚历克斯·莫斯一直在研究死亡的现象,他们对数千名突然死亡的病人背后的故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人预见到了自己的死亡。而且他们表现出来的死亡前兆不是预言式的话,也不是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而是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通常是希望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能够井然有序。许多人在死亡前会陷入一种消沉的状态,持续的时间从一个星期到半年不等。医生们认为,这种出现的非常奇怪的忧郁是由本人体内的荷尔蒙变化引起的。这种莫名的沮丧,其心理特征是为无法逃脱的死亡准备中央神经系统。

    中国专业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何明华,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释,这种预感死亡的现象和人的潜意识有着很大程度的联系,是人的心理情结在起作用,特别是这些预感多发生在突发的死亡事件之前。人的潜意识是人类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潜意识中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人的意识层。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死亡的冲动,心理学上称之为死本能。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当人在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快乐,或者精神上的压力使其感到生是一种痛苦时,人对生的**就不是很强烈,这时死本能在潜意识中占的分量就比较大。而当潜意识中这种死亡的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实中就会发生与之对应的事件。何明华称,人对死亡的预感,可以说是这种死本能激发、扩大的表现。因此,很多人对死亡的预见会表现为一种消沉的心理状态,这说明他们当时潜意识里死本能很活跃,而生本能相对压抑。

    何明华说,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能量总量是一定的,因此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人们在预感到自己死亡的时候,及时接受心理治疗,正视其潜意识反映的心理状态。通过唤起其对生的渴望,扩大求生欲,使生本能更加活跃,而抑制死本能的作用,是可以避免死亡事件发生的。

    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唤醒公公的生本能,让他求生的**超过死本能,从而延续生命,完成他的愿望之后,再毫无遗憾地回归永恒的家园呢,梦灵来到了公公婆婆所住的小区,一边停车,一边想着。

    就在这时,梦灵的心里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上次参加天力主持的心理咨询师交流会时,天力给她介绍的一部片子来,当时她就复制在电脑里了,手提电脑就在车子里,梦灵一伸手提出自己红色的小戴尔,快步走进公公婆婆的公寓。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