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则天]女皇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章博弈13

    李治双手死死地攥住剑身,鲜血从他手掌缝隙蜿蜒流出,顿时染红了他足下的一方坐榻。

    雉奴!!你、你快撒手!!

    李世民被李治的一手血吓了一跳,立刻松了宝剑。

    李治也像是刚刚感觉到痛楚一样,‘哎呦’一声松了手。

    褚遂良趁机把剑夺了下来丢在一边,随即跪在一旁。

    微臣僭越了,请圣人恕罪……

    李二陛下也顾不得训斥褚遂良无礼,只拉着李治的手,看着那一道剑痕和源源不断涌出来的鲜血,心疼得要死,嘴里直叫唤:快传太医……

    太医像是早有准备一样,听到李二陛下的吼声就立刻冲了进来,不过发现受伤的人是晋王殿下时,两人也微微一愣。

    磨蹭什么,快给晋王疗伤!李二陛下吹胡子瞪眼,恨不得儿子手上的伤口立刻止血愈合,毫无痕迹。

    两个太医不敢怠慢,飞速拿出金疮药、纱布、绷带等物,为李治止血包扎。

    其实,李世民刚才用的那宝剑还没有开过锋,只是一件装饰品而已,要割断一个人的脖子还是有些难度的。

    只是众人太过紧张了,根本没有发现那宝剑的蹊跷。

    而李治因为太过惊诧,当时死死地抓住剑身,用力过度之下,割伤了手掌。那伤口看起来鲜血淋漓十分惨烈,其实并不深,也没伤到经脉,只是皮肉之伤,并无大碍……

    长孙无忌等人先前看到应声而入的太医已经心有疑惑,再看他们所带的药物布带,哪还有不明白的!

    如果今天不是晋王忽然出现,李二陛下八成要用苦肉计逼着他们同意立魏王吧?

    遇到这样一个无赖的圣人,真是大不幸啊!

    四人默默叹了口气,面面相觑。

    等到太医为李治包扎完毕,李世民再三确定儿子的伤口无大碍后,太医们又被丢出了大殿。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跪伏在地,道:圣人有什么话尽管吩咐,臣等无所不从!你丫抽风就抽风吧,何苦拿寻死来吓唬我们呢!

    大不了就如你的愿吧!

    其余三人见状,也跪在长孙无忌之后表示附议。

    李世民见目的已经达到,很光棍地把一份草诏丢了出来,道:我欲立九郎为太子。

    哈?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说立魏王的吗?

    怎么变成立晋王了?

    李二陛下的脑壳坏掉了吗?还是刚才受刺激太大又抽了?

    忽如起来的转折让长孙无忌等人呆若木鸡,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治也惊呆了,不知所措地看看亲爹,又看看跪在前面的舅舅。

    谁能告诉他,这是什么情况啊啊啊啊……

    圣人您是说……立晋王?褚遂良不确定地问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很肯定地告诉他:朕决意立晋王为太子,诏书已经草拟好了,卿等再参详一下……李二陛下说完,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回头拉着李小九包成粽子的两只手长吁短叹。

    终于明白自己又被李二陛下耍了的长孙国舅气得直想扑上去咬李世民两口。

    我了个大擦!

    你要立晋王就立呗,咱们又不是不同意,你那样装疯卖傻、样寻死觅活的算是怎么回事?!

    众人心中都默默吐遭了一句,面上还不得不做出惊喜的表情来。

    只有长孙无忌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高呼:谨奉诏。

    房玄龄等人也跪伏在地高呼谨奉诏。

    李世民大喜,拉着李治,笑道:你阿舅许你了,还不快拜谢?

    李治还懵懵懂懂呢,李世民说啥他就做啥,真个上前向长孙无忌行礼。

    长孙无忌哪里敢受李治的礼,忙起身托着李治的手臂道:晋王不可,君臣之礼不可废……

    好好好……李二陛下见状,表示十分高兴,就让李治先行退下,留下长孙无忌等人继续讨论册立新太子的事。

    朕这些时日为了立储之事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今日总算放下心来!只是……李世民看看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圣人还有何烦恼,不妨直言。长孙无忌一看李二陛下的神色就暗暗警惕起来。

    谁叫这货每次露出这种神色就要坑人呢?

    长孙无忌可是被坑过无数次了!

    惨痛的教训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李二陛下摸着唇上的短髭,虚咳了一声,道:朕若立九郎,不知百官心意如何?

    原来您还惦记着候选人全票通过这件事呢?

    众人黑线。

    这次是房玄龄出头了,就见他颤巍巍道:圣人您是马上得天下,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正该选立守成之君。

    晋王仁孝,天下归心久矣。乞望陛下试召问百官,必无异辞。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负陛下,罪当万死。

    房玄龄素来谨慎,能说出这样的话实为不易。

    李世民十分满意,又看向李世勣。

    李世勣只有一句话: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果然是军人作风,简洁明了!

    李世民给了四人三天时间去朝中联络群臣开吹风会,然后召集京中六品以上官员朝议新太子一事。

    四人办事效率果然很高,李二陛下一提出要立晋王李治,群臣莫不拜服,欢呼:晋王仁孝,当为嗣。

    不久,又有民间老者上奏,说是太原发现天石,上面书有治万吉这样的字样……

    这一祥瑞预示着李治为太子乃是天命所归……

    朝野上下对新太子更是再无异议。

    而李二陛下也趁势下旨,改封魏王李泰为东莱郡王,命其择日出京。

    至此,新太子选立一事算是尘埃落定了。

    ==============================吴小诩分割线=================================

    吴诩乍听说李治还是被立为太子了,也只能感叹历史的惯性是很难改变的。

    好在她现在跟李治接触不多,也没发现对方对她有什么奇怪的想法(你确定?),只要继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