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婚晚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7】姚魔王发威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吃完碗热面条,走了一天山路的几个人,周身都暖和了。

    自己人做的面条就是好吃。华妙冰的助手直言夸奖沈奶奶。

    沈奶奶见他们吃的多,给他们再冲点热茶,拿来一些土山楂,吃了能消食化积。

    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一个不速之客走进了沈奶奶家里。

    走进来的人,是沈老三。

    沈老三来沈奶奶这里,也是因沈毛安在他那里闹的烦。因为在尤二姐沈二哥那里闹了没用,在沈奶奶这里闹要被沈奶奶打,沈毛安最终只能选择沈老三这个软柿子来捏。

    妈——叫了一声,见大门没锁,沈老三径直进了沈奶奶的院子,走到厅堂一看,居然有好几个人在沈奶奶这里吃饭,都是陌生人的样子,妈,这些人是?

    华妙冰看到了与自己丈夫长得相似的小叔,赶忙低下头。

    可沈老三看见她了,吃惊时,脚下差点踉跄。

    沈奶奶见避也避不过了,和沈老三说:他们是从北京来的专家,你应该听毛安说过了,我想,他们是在别村调研,回来时没拦到车,结果走到我们村里来了。我看他们没吃晚饭,刚好面条有剩下,请他们吃了碗面条。

    但是,但是,她不是——

    沈老三的眼神往华妙冰那里转。

    他应该没有看错人的。

    华妙冰嫁给他大哥时长得就已经很好看,样子很容易认,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华妙冰好像都没有怎么变。

    我告诉你,老三。沈奶奶却是怕儿子回去后和毛安、媳妇等人说起,事儿闹大了,牵连到沈佳音,抓住儿子悄声说,你应该知道,她是谁,这事儿是不能乱说的。

    这话,华妙冰顺着风声听见了。看来,沈奶奶比她更忌讳她身份暴露。不知她该不该为此松口气。但是,如果她不正当地表明自己身份,岂不是等于不认女儿,不正面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又谈何来赎罪呢。

    像是在内心里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华妙冰站起来,对沈老三:三叔,我们可以谈谈吗?我知道家里只有你还在务农,包了个果子园。

    沈奶奶和沈老三同时一惊。

    沈奶奶皱了眉:她这是想干什么?私下贿赂老三?

    沈老三是个老实的货,问回华妙冰:有事找我?

    都说了,我这次下来调研,在接连几个村和这个村,都发现了些问题。需要找个农户问问。你不是在种田吗?华妙冰尽可能让自己脸上的线条变得像办公事的严肃。

    沈老三听她这是公事公办,刚好沈毛安在他那里闹的正是这个事,他自己也疑惑,想问当事人。只是,没想到,这个当事人会是当年离家出走的大嫂。心里面的感情,和沈奶奶一样复杂。他和华妙冰走到了一边,交谈问话。

    先,还是说的公事。

    我吃了老支书给我的一颗花生,味道和二十多年前我在这里吃到的自己种的花生,完全不一样。华妙冰说。

    是吗?沈老三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那司机大叔插了话: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小花生,不过记得,那时候的花生,哪有现在的花生那么好吃。

    变好吃了不好吗?

    好吃不好吃是一回事,我关注的问题是,花生变味道了。说明这里土壤的成分发生了改变。

    这么多年了,地都消耗了二十多年,能不改变吗?沈奶奶像有意唱反调,也插了进来说。

    这就是土地利用问题了,土地如何有效地进行种植的问题了。二十多年前的时间,如果不好好地规划,像东北一些土地就是,种了一些什么经济作物,一种,那土地就被消费完了,基本不能种东西了,要把土地养回来,需要十几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专家就是专家。农民即使知道点知识,也只知道皮毛。只知道不用化肥,不洒农药,就叫爱护土地了。哪知道种什么,都要有规划,才叫做是爱土地。

    沈奶奶只知道,她这个走掉的大儿媳回来一说,头头是道的专业词汇,又把她全神贯注地吸引了进去。为此,沈奶奶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这个女人,连她宝贝孙女都敢扔了,她说什么都不能再被对方牵鼻子走了。

    你是说我们这里的土地,各家随便乱种,为了钱,看什么好种就种什么。沈老三听着不明白,可农村就是这样。古今往来,哪个不是这样种东西的。

    以前,是以前,以前的人,有像我们现在这样吗?一年几收?你这样一年至少两收吧,一块土地来说。

    沈老三点了头,伴随华妙冰这话,他自己都感觉到事情严重了,眼瞧自己没有不辛苦,加倍的干活,但地里的产量总是提不上去,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这次下来,虽说是给你们引进技术,引进好的科学成果,种一些能赚钱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因为土地是你们的生命,是你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如果让你们把土地消耗完了,接下来的农民靠什么过活?所以,我更重视的是,你们现有的土地资源情况。结果这一趟下来,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有些村,山地明显开垦过,树木讨伐过,但是,之后补种的树种又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使得土壤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当然这个情况到处都有,不止我们这个地方。只是这块地方,算是我的半个老家,我不想看着它再这样继续下去。原生态,回归土壤原有的原貌,是最好的。

    一席话,说的几个当地人全部沉默。

    沈老三接着说了句实在话:你是科学家,这些道理,对我们农民来说太过深奥,你只要说我们该怎么做就好了。你的说法,是不是指你带来的项目,并不适合我们这里。

    可能你们这边的土壤是不适合了,我明天,会到市西的方向调研,据我推断,可能那边比较合适。

    可是那边的农户,和我们一样,也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

    你们这边,不是有个农家乐吗?

    沈奶奶心头一乍,想,莫非和老支书刚说过的话,应验了。

    听说他们养殖的黑猪没有用化肥饲料,销路很好。但是,他们养黑猪用的其它饲料,我怀疑,为了节约成本,是在本地种的。我见你们这边本地很多农户,都种的同一种作物。看起来不像给人吃的,而是喂猪的吧。

    唐向东,当时出于两种目的,一是肥水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