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终于出现了!
在得到南十夜送来的红犀角和玉苍翠后,刘仲平很快配制出解药,让陷入半昏迷状态的金璎璎喝了下去。
金璎璎呕出三大盆黄水之后,第二日全身浮肿顿消,指趾的红点俱都消褪,用过太医开过的调理身子的方子,也只用了两日,她整个人就恢复如前,除了人看上去憔悴点,瘦了一圈以外,那秀丽可人的容貌终于重现。
看着镜中重新复原的容貌,金璎璎惊喜莫名。
她摸着依旧缺少血色的脸,凝望着镜中秀丽的容颜,恍如隔世。
她对着镜子梳妆着,抹了些胭脂在略显苍白的脸颊上,一双漆黑的眼眸看着镜中那个从门外走入的华服男子,连忙起身,盈盈一拜,玉如见过王爷。
庆王忙扶起她,无须多礼。
他打量着她的脸色,笑道:你今个儿脸色好多了,还透着些许红润。
金璎璎也感激道:多谢王爷的救命之恩,玉如真的是无以为报。
庆王不觉上下打量起她来,玉如,我怎么觉得你病愈后像是变了一个人,连说话的语气都温柔多了。
金璎璎温婉的反问道:有吗?
她一抬眼,看到跟在庆王背后进来的那位刘仲平,不由走过去,又是一拜,玉如谢过刘先生的救命之恩。
刘仲平只是淡淡道:无需谢我,我只是受人所托而已。
庆王不由对这话感到好奇了,这个刘仲平明显是从关外风尘仆仆的赶来的,而且是专程为救玉如而来,那么是谁请他来的呢?而此人举止傲慢,一副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样子,还有谁能叫得动他?他不由好奇地问道:敢问先生是受何人所托?
刘仲平道:是谁都不重要,只要这位姑娘平安就好。
庆王见他不想说也没再勉强,只是问道:玉如体内的毒应该全解了吧?
不错。刘仲平提醒道:姑娘体内的毒已经全解了,不过。这次就算我能解了这种奇毒,却也不能保证下次还能解别的来历不明的毒,王爷最好查清下毒之人,防患于未然。
庆王也皱起眉,先生,此毒是种什么样的毒?
什么样的毒?刘仲平在房间内踱着步,手背在身后,此毒无色无味,一旦见血能立刻渗入血液中,令人防不胜防。玉如姑娘。你可有得罪什么人?此毒霸道无比。若非有深仇大恨。如何会用这种毒来对付你?
深仇大恨?金璎璎摇头,没有。
那你在毒发之前有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比如说哪里很意外的磕了下,碰了下的。
刘仲平这一提,金璎璎立刻想起来。不由得冲口而出,我想起来了,在中毒之前,有一天,在路上撞了一个小丫鬟,小丫鬟手上的不知道什么硬物的尖尖曾经把我的脸划上了一个很小的口子。
对,就是那个小口子!
可是那个小口子过了两天都自己愈合了。她摸着自己的脸,一点痕迹都没有,应该不是和这个有关系吧。
刘仲平立刻道:那种毒只需要一丁点小口子就行了。随后,那口子是可以自行愈合的,因此一般人不会想到是中毒了,这就是此毒最大的特征,等察觉时就迟了。
庆王一听这话。立刻追问金璎璎道:你还记得那个小丫鬟长什么样子吗?等我找出她,必将严惩不贷。哼,险些就害死你了!
金璎璎迟疑了一下,这才道:这时间过得太久了,我记不清了。
她不是记不清,如果再让她看到那个小丫鬟,她肯定能一眼认出她,然而,这事明摆着肯定是她的主子逼迫她下毒的,即便是挖出那位夫人,那个小丫鬟肯定也逃不出严惩,那一百皮鞭抽下地,连自己也受不了,更何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丫鬟,因此,她才谎称记不清。
刘仲平看了眼现在又生龙活虎的金璎璎,朝着庆王道:王爷,我还有些话要单独对玉如姑娘说。
庆王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庆王离开后,刘仲平关上房门,盯着金璎璎看了几眼,忽然问道:玉如姑娘,你和十夜是什么关系?
十夜?哪个十夜?
南十夜。
金璎璎有些莫名其妙,这刘仲平会突然提起南十夜,不由摇头道:没什么关系啊,我和他不熟。
那你对他印象如何?刘仲平又问。
这个问题问得更加古怪,金璎璎撇撇嘴,翻了个白眼,我对他的印象嘛,他这个人啊,成天都冷冰冰的,骄傲的不得了,两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每次看到我就只会训斥我,说我不够温柔,不够漂亮,还叫我去读什么诗书,而他自己呢,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
刘仲平听了这番话,显然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他怔怔又看了金盈盈俏丽的脸蛋一会儿,忽然语气凝重的道:你对十夜很重要!
金璎璎掏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得追问一句道:什么啊?
瞧着她一脸茫然的样子,刘仲平忽然叹息一声,摇摇头,背过身朝门的方向走去,边走嘴里在慢声吟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他边走边吟念着,语声浑厚苍劲。
先生……金璎璎追出去,想问为什么,又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只有看着刘仲平吟完仰天哈哈笑着走了。
金璎璎立在门边,被刘仲平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她对南十夜很重要?
她有没有听错?怎么可能?
那个冷冰冰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南十夜,那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南十夜,会对自己有意?打死她也不会相信,在山庄里,他是那样的嘲讽她,甚至直言自己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她才不会自作多情到以为那个南十夜会爱慕自己,这肯定是那个刘仲平乱说的。
不过,他为什么会认识南十夜呢?
但是,想想那两人都是一样的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说起来倒是很相似,也许物以类聚,他们性情相投而因此成为了朋友也说不定。
*********************
肃穆的房间内,气氛凝滞。
庆王的六位夫人围桌而坐,她们背后立着的是各自随侍的丫鬟。
这一屋的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