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绍 游街造势孙绍祖寻姻求缘云绿蓁第(1/2)页
在黛玉的前世,林家“死绝了”,荣国府、尤其是贾老太君看在亲缘之份上,收养了林黛玉这个外孙女。
转眼今世,境遇掉了个个儿,看在亲戚一场的份儿上,外孙女是不是也该帮一帮外祖母?
可从前接二连三的算计,外孙女早被伤透了心,如今还能“愿意”奉养外祖母一家么?
一家子凄凄惶惶、悲悲惨惨,过了今日却不知有没有明日,万一天家再次翻旧账,可不得跟宁府一样被灭满门!看着胆战心惊的一个个,贾母抹着泪,硬咬着牙做了决定:“还是去黛玉那儿罢……带着我的寿材去,大不了豁出我这条老命,总能给你们求来一条活路!”
虽然历经两次抄家,可贾母的那架子金丝楠木棺材却还在呢。毕竟,那么晦气的玩意儿,哪个官家会抄了去?
贾政大惊,本就青黑的脸都快紫了:“母亲……”
不等贾政说完,贾赦却一拍大腿,已然吩咐上了:“就按母亲说的办!”
赦老爷盘算盘算,这真是个好主意。曾听贾敬说起过,林家那小姑娘是备着要做太子妃的,名声上一点亏不得,就不信她能任由亲外祖母无家可归,带着具寿材在家门口苦苦哀求,外祖母也是亲长,谁家的太子妃能如此不孝不尊?横竖自家现在是块烂石头,拿去碰人家的金蛋,心疼的怎么都不是自家!
朝不保夕的,哪还顾得了脸?灰头土脸的老老少少一合计,还真打算就这么定了,真叫搂着儿子暗哭的李纨心凉了个通透,四妹妹说得没错,本就是没眼见更没脊梁骨的一家子老小,如今没落了,越发的全身骨头都软干净了!林姐儿心软且善,暗地里去求求,如何不行?非得往大了闹,蹬鼻子上脸赶着逼人家,逮着和善的欺负,真以为人家不会狠下心来报复?
若不是儿子还小需要照顾,李纨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她却不知,仅跟这“谋生计”的一家子一墙之隔的巷子里,挺着顶小巧的软轿子,轿里的人听着打探来的信儿,心也越发的冰凉,一双明眸渐渐染上淡淡的水汽。
春莺忍了又忍,才没冲过去啐一口,只咬着牙暗骂:“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玩意儿!穷亲戚打秋风还知道带点儿土产呢,他们倒好,打算带棺材上门!姑娘一向身子娇弱,万一被唬出个好歹来……他们这到底是指望着外孙女救命,还是嫌自己倒得霉不够,硬要拖着外孙女一起!”
轿子半遮掩个纤细的身影,黛玉不说话,捻着轿帘的纤指却扣得紧紧,攥得越发的莹白。
春莺见姑娘伤心,越发的气闷,捏在手里的包袱也坠得更重。这是一整包的银钱,除了十大锭整银,还有不少零散的小银锭,皆是过了二遍炉火的土元宝,没印戳,可以随时随意花的那种。
这包袱银子,是黛玉打算用来“接济”的。
“‘接济’什么啊,那架子棺材贱卖了也值个几百两,真能饿死他们?姑娘压根就不该操别人家的心!”又是春莺,着急上火的。
康嬷嬷对着春莺皱了皱眉,示意她别再撩火气。丫鬟们未必看得透,可她心里清楚,姑娘这外祖家现在愁得是不钱,而是怕哪天就真没了命……不过,这手段,也实在下作了些。
黛玉终于松开攥得死紧的手,手心都被掐的疼,却是打下了轿帘,轻轻吩咐着:“走罢。”
春莺等丫鬟倒是没什么,康嬷嬷却轻叹一声,有些担忧:“姑娘不管是对的,可……就怕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
“没什么关系,我不在意便是。”黛玉轻轻叹了一声,又稍稍掀起了轿帘,轻声道,“我暂且不回家里,去婶婶那儿借住几天。”
谁敢把寿材往长公主府门前放呢?这叫诅咒皇室,乃谋大逆之罪。
“姑娘能看开,正是好的。”过好自家的日子便是,何苦为了别人的事儿磋磨了自己!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不再说话,任由轿子晃晃悠悠地往长公主府走,可刚走都巷口,就听街上一片嘈杂,还有杂乱无章的掷物声。
黛玉从窗子里向外看,就见街上挤满了人,太过吵嚷,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康嬷嬷忙让轿子先避着,打发了个护卫去打探,那护卫纵是身手矫捷,也在人堆里头七拐八弯地钻着,好一会儿才挤到前头,看得清楚——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游街呢!
游街的是个木笼子,里头枷着个灰头土脸的囚犯,护卫仔细一看,乐了,这可是曾经京城的名人,号称中山狼的孙绍祖。
游街示众,犯的罪过不一定大,但必然值得“警醒众人”;孙绍祖属于数罪并罚,藐视皇室、再查出他与人通奸,哪条都够得上游街的。
看热闹一向是老百姓的消遣,烂叶子白菜帮子臭鸡蛋,反正也不能吃,何苦不用来砸着出气儿?可怜的中山狼游了半个时辰,已是满身的污秽,哼哼唧唧着都快没了气儿,丝毫没有昔日张牙舞爪的模样。
护卫忍着乐呵回去报信,丫鬟婆子们听得撇嘴,连着说得绕道走,别让那满街乱飞的臭鸡蛋污了姑娘的轿子,黛玉却又瞧了瞧那边的人头攒动,垂着眸儿,只在心中猜测着——这个时候忽然让这孙绍祖游街示众,大概、该与叔叔婶婶有关。
虽然朝堂上正风云诡谲着,可茶馆书场戏园子都知道,升斗小民、不谈政治,茶余饭后的消遣么,说说中山狼罢——哎,听说以前他几番大闹宁国府,是为了追他孙家的“逃妾”;原以为没有国公府会不要脸到典女为妾、与人还债,可想想宁国府摊上的那些个罪名……啧啧,那家子有什么做不出的?似乎、啧啧,这中山狼还真不是诬告的。
真可怜了宁荣二府的那些个姑娘,简直不被当人,说卖就给卖了。
茶馆里头,扇扇子说八卦,寒门士子偏要操那侯门闺秀的心,直叹繁华易败、鲜花易折,世间哪几出有《西厢记》般的锦绣奇缘,只可怜、可叹矣!
黛玉回到长公主府,依然伤感着,还有些隐隐的踟蹰,柔兰公主自是看了出来,干脆说明白了:“让大理寺赶紧将孙绍祖的案子结了,确是你叔叔去催的。”
黛玉咬了咬唇,捻着衣角:“叔叔,是为了我罢。”
柔兰公主点了点头,又叹一声:“你别多想,你那外祖家、一向是拎不清的,没得又带累你。你叔叔只是想、有备无患。”
林睿只是造个势,并未往绝了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