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着坚定的脚步,叶离回到了教室。
时间如今是二月,深冬季节,天气隐晦,却有一阵冷风吹来,坐在窗户边的学生都有些瑟瑟发抖着。
不过叶离的身体却变得炙热。他要写,他要将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写出来。
而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刚拿出笔来,却是看到了自己身前的那柳阳转回头来,冷漠地向他一瞥,压低声音地嘲笑说:“都快下课了,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呢,你以为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现场作文来?”
他的声音里似乎藏着一种怨恨。
叶离没有回答他,自顾地沉浸在自己的构思里。
而柳阳嘿嘿冷笑着,摇了摇头,声音里更似有一种不甘:“这第一名一定是我的!”
叶离握住笔尖的指节不由紧了一下。
他瞥了一眼远处的操场,还有操场边的小花园、湖水。那些都记载着他前世在这个闪过着的影子和欢笑声。
这是他的最后一节课了吗?而今以后,他将不能去这学校了,那些年少轻狂的读书声,那些午后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花园里的温暖,都将不再。
在此做一个告别吧!
他的笔尖一顿,写出了四个字来:“最后一课”。
他一字一顿,笔迹遒劲地写了下去。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老师骂我……”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前世里是经典名著,甚至引起的超越小说本身的教育意义,而梁启超就说过:这篇小说有着不可思议的人道主义的力量。
叶离顿了顿。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开头,但这篇文章的力量却是全世界的。
曾有多少次自己上学,没掌握好知识,生怕老师骂自己……
叶离慢慢地写到了下面,写出了主题,写到主人公到了学校后,却发现他们的老师柔和又严肃地对他们说,这是最后一次给他们上课了,以后他们的学校里不许教母语,只许教其他国家的语言,而这最后一堂语言课,希望大家都用心学习。
在写的过程里,叶离仿佛感受了都德小说里的力量。
都德的这篇小说写的是战争失败后,整个民族沦落为奴隶的时候的感想,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写出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给其中的人物赋予了相当深厚的情感。
只有保住自己的语言,才能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所以这篇小说成为了世界短篇小说里的杰作,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译文,并且被成功地收入教材中。
这一刻,叶离仿佛听到了操场上的乒乓桌上传来着学生的欢笑,仿佛看到那个弹古筝的少女,记得她身上的校服就是四高的,而如今自己终于和她渐行渐远,如同上辈子一般连认识的机会都没有吗?
被退学的力量指引着,被这篇作品本身的内涵压抑着,叶离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开始高涨。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不少学生都乘着这个课间的时间离开了位置,跑出去休息了。
不过叶离却恍然未觉一般,现在他的脑海里只有这个世界,这篇小说。
他没有多少时间了,他还要把它完善到最美。
他提笔继续写着。
他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主人公叹息着的说的一句话:“可怜的人”,这不仅是形容这个只能教最后一课的老师是可怜的人,他自己也是可怜的人,那些特地来听课的镇上那些老年人也是可怜的人,整个失去语言的国人都是可怜的人!
这是对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和悲哀。
写到这里,叶离的心微微动荡了一下。
刚认同了这个学校,认同了这里的学生,认同了自己的学业,涌起了新的渴望,涌起了对这个世界的亲近。
可是,世界却和他开了如此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学校里平时只是犯了一些小错,就要被体罚。
而仅仅因为宣传栏上的文章,因为这一个事情,竟然要被退学,要被如此惩罚!
写到这里,叶离想起了自己刚才看到退学处分时的震惊,看到了那教导主任那狰狞表情时的愤怒,想起了自己将要彻底地离开这里,他的心都抽搐了一下,所有的情绪在融合着,在酝酿着。
他完全融入了这篇文章的情绪中。
他感觉到无法喘息,他想起了前世里自己拼命努力,却一无所获,所有的东西都被一些上司轻轻松松地堂皇夺之。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父亲为出版社拼命地努力,可是在出版社里却遭受着恶意竞争,遭受着排挤,而父亲苦苦全身心努力着的一切,竟然被出版社离职,竟然是这样的命运。
我要控诉那种不甘!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起,延续了数秒,周围传来了不少的骚动。
叶离没有停,继续写下去。
他写到小说里的主人公被老师教起来背书,可是却背不出书的窘境来,如果愿意的话,主人公宁愿任何代价都愿意拿出来,可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刻叶离再次凝视了一眼学校的操场。
远处湖边上那一堵裂开着的白墙,白墙上的蔓藤,在午时阳光下摇来晃去,似乎有一个紫衣的女生在那里拿着古筝,温柔地看着蔓藤的和蔓藤交错中露出来的天空。阳光照着绿叶,是那么地轻松舒适。
只是这些又像是一个幻影。
再见了,我的学校,别了,这里的一切。
记忆里忽然出现了一幕画面,是母亲在银行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疲倦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和煦的微笑,白头发很细,而我又该怎么回去面对那样的一张笑脸?
叶离仿佛感觉到自己胸口被什么东西堵得满满的,被一个内心的妖魔愚弄着,让他受到驱逐。
于是小说里,叶离加入了属于学校操场的白墙、蔓藤,加入了这些细节,也加入了对母亲的一丝情感。
这是对最后一课的再创作,是属于他的最后一课。
然后在挣扎中,在非常不乐意中,他写下了最后的句子。
备用站:www.lrxs.org